2015年春期高中二年级期中质量评估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如果学生计算题结果错误,请评卷老师一定按解题过程给分)
选修3-3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选对但不全的给2分.) 1 A 2 B 3 B 4 C 5 D 6 C 7 D 8 A 9 ABD 10 ABC 11 AB 12 AD 二、本题共2小
题,共18分.将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3、(6分)ACD
--
14、(12分)1.5×105(4分) 124±5(4分) 1.2±0.3×109(4分)
三、本题共4小题,共44分.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15、(10分)解:设A、B中气体初态的压强均为P0,加热A中气体,达到稳定后A、B中气体的压强相等
对B中气体,由玻意耳定律P0V0=1.2P0(2V0-VA) (4分)
解得V7V (1分)
A06对A中气体,由理想气体状态过程:P0V01.2P0VA (4分)
T0TA解得:TA=1.4T0 (1分)
pAVApBVB16. (10分)解:(1)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3分)
TATB
pBVB0.5×3×180
得:TB=TA=K=480K (2分)
pAVA1.5×1
pApC (2)A、C两状态体积相等,则有= (3分)
TATC
pC0.5×480
得:TC=TA=K=160K (2分)
pA1.5
17、(12分)解:(1)设标准大气压为p0,药桶中空气的体积为V,打气N次后,喷雾器中的空气压强达到4标准大气压,打入的气体在标准大气压下的体积为V0 N.根据玻意耳定律
p0(V+V0 N)=4p0V (2分)
--
其中:V=5.7×103-4.2×103=1.5×10-3m3 (2分) 代人数值后解得 N=18 (1分)
(2)当空气完全充满药桶后,如果空气压强仍然大于大气压,则药液可以全部喷出.由玻意耳定律4p0V=p1 V1 (2分)
-
V1=5.7×103m3 (2分) 解得p1=1.053atm (1分) p1 > p0
可见,药液可以全部喷出. (2分) 18、(12分)(1)解:设玻璃泡C中气体的压强为P, B的容积为V
对B中的气体,温度不变
初态:P1=P+60mmHg V1=V (1分)
V (1分) 3由玻意耳定律P1V1=P2V2, (3分) 解得P=180mmHg (1分) (2)对C中气体,体积不变
初态:PC=P TC=273K (1分) 末态:PC′=P+60mmHg (1分)
末态:P2=P V2=4
由由查理定律PCPC (3分)
TCT2解得加热后右侧水槽的水温PC′=364K (1分)
选修3-4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选对但不全的给2分.)
1、A 2、A 3、D 4、B 5、C 6、D 7、C 8、C 9、AD 10、BCD 11、BC 12、 ABC 二、填空题.(共18分)
13、(7分)(1)P4(2分) (2)3(5分)
14、(11分)100.0(2分) 938.0(2分) 0.300(2分) 14.200(2分)
d(x7x1) (3分)
6(L2L1)三、计算题.(共44分) 15、(10分)解:(1)波长λ=4m,(1分) 周期为T=1s,(1分)
波速为vT所以v=4m/s.
(2分)
波传的到Q点用的时间tlpQv,(2分)
lpQ3m,所以t=0.75s. (1分)
(2)各质点开始振动时速度方向均向下,波经P点传到Q点的时间为则此时质点P的位移为10cm. (3分)
16、(10分)解:(1)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时,传播的可能距离为 △x(n)(4n3)(m)(n0,1,2,3)(2分)
3周期, 434vx,(2分) t因为t0.2s,
所以v(20n15)(m/s)(n0,1,2,3)(1分) (2)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传播的时间与周期关系为 t(n)T(n0,1,2,3,.)(2分)
14
得T4t0.8s(n0,1,2,3,)(2分) 4n14n1当n=0时周期最大, 为0.8s. (1分) 17、(12分)解:光路如图所示:
sin1OA1(3分) ,
OB2因为OP=3R,由几何关系知BP=R,则折射角260,
(3分)
由折射定律得玻璃的折射率为
nsin2,(3分) sin1所以n3.(3分)
18、(12分) 解:(1)从AB面入射的光线,在棱镜中是平行于AC面的,则光线进入AB面时的入射角α=60°,(1分)折射角β=30°.(1分)
该材料对此平行光束的折射率 sin αn=,(3分)
sin β
所以n3.(2分)
c,(2分) va最长时间t,(2分)
vna3a所以t. (1分) cc(2)n
选修3-5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选对但不全的给2分)
1 B 2 D 3 C 4 C 5 B 6 B 7 A 8 C 9 10 11 CD 12 BC ABD ABC 二、本题共2小题,共18分.将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3、(9分)(1)B(4分) (2)1∶2(5分)
14.(9分)(1) 2He(3分) (2)5.31±0.02(6分)
三、计算题,共44分.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15.(10分) 解:(1)设墙对物块的冲量为I,以向左为正方向,有 I=mv-m(-v0)(3分)
因为m=3kg,v=6m/s,v0=10m/s, 所以I=48kg·m/s. (2分)
4
(2)设墙对物块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F,有 I=Ft,(3分) 因为t=0.02s,
所以F=2400N. (2分) 16、(10分)
解:(1)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2v2-m1v1=(m1+m2)v, (2分) 解得:v=1 m/s,方向向右. 由能量守恒得:m2gx11122m1v1m2v2(m1m2)v2,(2分) 222解得:x=0.75 m.(2分)
所以小车的长度至少为0.75米
(2)当小车速度减小为零时向左运动的距离最大,由动能定理得
12,(2分) m2gx车0m1v12解得:x车=0.125 m.(2分) 17.(12分)解:以ve和vH表示碰撞前电子的速率和氢原子的速率, 根据题意有:mevemHvH0, (3分) 碰撞前,氢原子与电子的总动能为Ek1122, (3分) mHvHmeve22解以上两式并代入数据得Ek12.90eV (2分)
氢原子从基态激发到n=4的能级所需能量由能级图得
E0.85(13.59)12.74eV (2分) 碰撞后电子和受激氢原子的总动能EkEkE12.9012.740.16eV (2分) 18. (12分)解:(1)以小车和木块为研究对象,由于m受到冲量I之后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动量守恒.则
I(Mm)v,(3分)
小车的动能为
1MI22.(2分) EKMv222(Mm)(2)当弹簧具有最大弹性势能时,小车和木块具有共同的速度v. 在此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得
1I1Im()2EPWf(Mm)()2,(3分) 2m2Mm当木块返回到小车最左端时,由能量守恒得
1I1Im()22Wf(Mm)()2,(3分) 2m2MmMI2联立得EP.(1分)
4m(M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