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经济学说史心得及思考

来源:图艺博知识网


经济学说史心得及思考

这个学期选修了经济学说史这门课程,它是关于经济思想发展的历史,介绍了前古典经济学时期、古典经济学时期、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现代经济学时期的著名经济学家及各个经济学流派的经济思想和观点。其中有些经济学家的观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引发思考。

1、 古希腊的经济思想

这个时期自然经济占主导,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出现三位很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苏格拉底、色诺芬和柏拉图。苏格拉底具有唯物主义观,认为人生最主要的目的是道德生活,在伦理的范畴,财富应该是获取幸福的手段,不能当成目的。色诺芬则用对话这一文学形式创作了《经济论》一书,后来成为古希腊流传下来的第一部论述经济的著作。柏拉图拥护斯巴达贵族政治,反对雅典民主政治,他的《理想国》一书让我们看到尖锐的社会矛盾正动摇着奴隶制度,从唯心主义哲学出发,提出所谓跟人类理性相一致的在正义原则下来组织一个消除贫富对立的国家,把农业看做基础;他的《法律轮》主张平分土地,归属居民;他把社会分成三个阶层,及执政者阶层、保卫者阶层和提供营养阶层,没有把奴隶列入其中,而是视为工具。

斯格拉底的道德观念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追求道德生活,培养高尚情趣,讲究自身素养,而不是一味拜金,成为金钱奴隶,失去获得快乐的源泉,了解货币的本质,衡量价值的尺度,以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

色诺芬用易于更广泛人群接受的文学形式向我们反映他的经济思想和对经济活动的主张,重视农业,拥护自然经济,反对雅典所采取的发展商业和货币经济的方针;根据奴隶制自然经济的要求,确定了奴隶主的经济任务,主张把奴隶主的家庭经济管理辟为一门专门学问,认为主持家务是妇女的天职,家政训练应该成为女子教育中的特别项目;虽然他著作等身,但他的观点和思想以及在经济领域中的地位一直备受争议,但无可否认他大量著作中所体现的经济学思想给经济学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柏拉图是多领域的集大成者,他重视农业,符合当时自然经济占主导的社会背景,希望建立一个消除贫富对立的国家,在当时的条件下,几乎是不不可能实现的,在他划分的三个阶层中,没有把奴隶划进去,而视其为工具,忽视了平等、人权等观念,这与他所生活的环境以及时代背景有极大联系。

2、 重农学派观点的进步与缺陷

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下半期法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学派,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者,强调农业的积极作用,把农业看成是生产的自然基础,并以这种见解为指导,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在经济学说史上,重农学派第一个试图研究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社会总产品分配的规律,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朗斯瓦·魁奈和安·罗伯特·热克·杜尔阁。

魁奈是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首领,首创了重农主义所有的理论,有时被称为近代第一个经济学家,代表作是《经济表》,是重农主义理论体系的全面总结。杜尔哥是继魁奈之后的重农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深受魁奈的影响但不是魁奈的门徒,也几乎没有参加所谓“经济学家”们的派系活动,他的《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是重农主义的重要文献,发展、修正了魁奈和其徒党的论点,使重农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特征有更加鲜明的表现。

重农学派思想的进步体现:

①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这一秩序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在社会经济各部门中,只有农业能够使财富得以增加,所以只有农业阶级才是生产阶级;

③重农学派对资本主义几大阶级的初步形态进行划分,尽管这一划分并不科学;

④重农学派在马克思注意之前就对社会再生产作了最天才的说明,他们用最简单的方式说明社会再生产的基本问题。

重农学派思想的缺陷体现:

①他们在考察一国经济时,只将农业看成唯一的生产部门,将剩余产品归结于土地自然力的产物;

②他们几乎没有探讨价值问题,缺乏有影响的价值观。

重农主义学说奠定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重农学派关于财富、资本、剩余价值、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每个集团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意义,以及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等问题的分析,给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开拓了道路,马克思称重农学派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之父。

亚当斯密用“矫枉过正”评价了重农学派;重农主义学说虽然曾经一度获得很大的成就和影响,但是法国形势发展很迅速,重农主义很快地落在时代的后面,资产阶级也就长期地忘记了它的伟大的代表。

3、 配第的经济理论

①经济生活如同自然界一样,存在内在的客观规律;应当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各种经济问题的内在规律。

②经济现象不能试验,应当就经济事实列出数据,加以分析比较,以寻找数字背后的内在联系。

③新的价值理论:劳动价值论,首次从生产或供给的角度来分析、认识财富和价值问题,认为价值由生产要素决定。

④研究新型的生产雇佣关系:

●从理论上,认识和论证应当规定的工资水平,工资是维持工人生活所需的

生活资料的价值。

●地租就是农产品价值扣除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的余额。

他首次科学地阐明商品交换的等价基础是耗费劳动,把生活资料与工资相联系,触及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工资规律,即劳动力价值规律,虽有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一面,但又包含有正确的因素。在经济学说史上首次分析了级差地租,配第的地租论已经触及到剩余价值问题,但在他的经济理论中还没有利润这个范畴,他只是在地租形态上来理解剩余价值。

但他没有严格区分价值与交换价值,价值与价格,价值与使用价值。不可能进一步探讨创造价值的劳动的性质。不能区分价值的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关系。

4、 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与著作

经济思想:

①分工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起源是由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异,那是起因人类独有的交换与易货倾向,交换及易货系属私利行为,其利益决定于分工。

②货币理论:货币的首要功能是流通手段,持有人持有货币是为了购买其它物品。当物物交换发展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后,商品的价值就用货币来衡量。

③价值论:亚当斯密指出,价值涵盖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前者表示特定财货之效用,后者表示拥有此一财货取另一财货的购买力。

④分配理论:是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及土地地租自然率之决定理论。亚当斯密指出,尽管雇主拥有抑低工资的力量,工资仍有其最低水平,此一最低水平是劳动者必须能够维持基本生活。

⑤资本积累理论:资本累积是大量进行分工必备的另一要素。分工的扩张与生产效率的提高跟资本的总额成正比。透过分工过程,可增加劳动生产量,提高国民所得,增强国民储蓄意愿与能力。

他的著作:

《道德情操论》:在亚当斯密生活的那个时代,“道德情操”这一短语,是用来说明人的令人难以理解的能力,即能判断克制私利的能力。因此,亚当私密竭力要证明的是:具有利己主义本性的个人是如何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中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尤其是自私的感情和行为,从未而建立一个有必要确立行为准则的社会而有规律的活动。

《国富论》:第一篇论劳动生产力改善的原因及其生产物在各阶级的人们间之自然的分配顺序;第二篇论资产的性质、积蓄及用途,有五大论点: 一论资产的性质及分类,二论社会总资产中的一种特别部门及银行的各种操作以节约货币的方法,三论资本的积蓄及生产与不生产的劳动,四论利息的升降,五论资本的各种用途,并予以比较。

他认为人类有自私利己的天性,因此追求自利并非不道德之事。倘若放任个人自由竞争,人人在此竞争的环境中,不但会凭着自己理性判断,追求个人最大的利益,同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使社会资源分配达到最佳状态。

5、 大卫·李嘉图的经济思想

最后几次课上,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大卫·李嘉图,他出生在贵族家庭,天资聪颖的他从小就开始接受先进的经管思想,长大后可以顺理成章的接管家族的产业,但为了他心爱的人,放弃了自己显赫的背景,开始自己独立生活,凭借自己在经济方面的天赋与努力,最终获得了在经济学界不可缺少的地位。 他以边沁的功利主义为出发点,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继承了斯密理论中的科学因素,坚持商品价值由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原理,并批评了斯密价值论中的错误。他提出决定价值的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不仅有活劳动,还有投在生产资料中的劳动。他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始终坚持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

他还提到了对外贸易对于财富的增长,他认为:只有对外贸易才会是各个国家把他们的资本和劳动用于本国的土地上;对外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利于资本积累;对外贸易可增加用收入购买的物品数量和总类。

对外贸易在今天的中国也是一个重要话题,他不仅把商品生产发展很高的国家互相联系起来,而且通过对外贸易使生产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和地区也加入到交换领域中来,使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深入到经济生活中,随着各国的商品流通发展成为普遍的、全世界的商品流通,作为世界货币的黄金和白银的职能增长了。通过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不但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而且还可以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加速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李嘉图理论体质的两个矛盾:①资本与劳动交换和交换规律的矛盾

②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价值规律的矛盾

局限性:以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基础,这个规律是错误的,是假定在生产率不变提出的。

他的思想中存在着局限,但他没有诡辩而是坦然接受,承认自己观点的缺陷,再伟大的人都会犯错,坦然面对事实的人,或许这个事实会引来嘲笑、嫉妒、抨击,更可贵的是忽视这些负面的东西,追随真理的态度。

一个学期的学习,让我大致清晰了经济思想的发展过程,了解了一些重要的经济思想和经济观点,更记忆犹新的是课堂上老师同学一起探讨的过程,其中两次探讨给我留下较深印象,菜贱伤农的讨论和人性是否自私的探讨,各抒起见,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别人的独特见解,取长补短,这也是一种提升,我希望以后有机会,老师能多组织我们讨论。

社会迅速发展,对人们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知识更新节奏加快,所以我们的学习不能拘泥于课堂与书本,西方的这些经济理论毕竟只是我们参与社会实践的一个基础,基础固然重要,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在思考中把别人的东西变成适合社会适合自己的东西,给予合理是用的创新,发展适合我们中国自己的经济理论。

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许多的未知领域,未知,是一种诱惑,也是一种挑战,需要我们不断的观察、思考和补充。以上就是本学期我所学到的内容与思考感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