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突破
1、关于电解质的概念 2、电离平衡 夯基固本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 定义 化合物类型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能否直接电离 通电时的现象 实例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相 同 点 电离程度 不 同 点 电离过程 化合物类型 水溶液中微 粒存在形式 注意事项: 1、化合物; 2、本身电离;CO2、SO2、SO3属于非电解质,Na2O等是电解质。
3、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导电性无关,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AgCl。由于他们溶解度太小,测不出(难测)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是强电解质。
4、电解质导电的条件是溶于水或融化
5、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和所带电荷成正比 三、电离:(1)定义:化合物溶于水或熔融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等号与可逆号、分步电离、酸式根的情况)
强电解质的电离:NaHCO3= NaHSO4=
注意:KHSO4在水中的电离式和熔融状态下电离式是不同的。
弱电解质的电离:NH3․H2O H2CO3 ; Al(OH)3 (3)弱电解质相对强弱的描述——电离度和电离常数
(4)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分子电离成离子与离子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
特征:难电离、吸热、可逆、动态平衡
- +
以醋酸的电离为例CH3COOH CH3COO + H 项目 加水 升温 加NaOH(S) 加浓H2SO4 加CH3COONa(S) 加金属Mg 加冰乙酸(S) 加氯化铵(S) 平衡移动 电离度 n(H) C(H+) C(CH3COO ) +-PH 导电能力 影响因素: 温度、浓度、同离子效应
A、电离是吸热过程,因此,升高温度使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1
B、稀释弱电解质溶液,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C、同离子效应:增加阴、阳离子的浓度,平衡向左移动(反之亦然)。 电离平衡的应用:
1、解释常见现象:为什么Al(OH)3既溶于强酸、又溶于强碱?
2、用于鉴别溶液:有两瓶PH=2的酸溶液,一瓶是强酸,一瓶是弱酸。现只有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和蒸馏水。简述用最简便的实验方法来判断哪瓶是强酸。
3、用于分析水的电离:现有25℃时的 ① 纯水② HCl溶液③ FeCl3三种溶液,由水电离生成的氢离子浓度最多的是 四、电解质强弱的判断方法:
1、同T同C比较导电性;2、同T同C比较反应速率; 3、浓度与PH的关系:0.l mol/L CH3COOH的PH>1
4、溶液的稀释:等体积pH=4的盐酸和醋酸分别稀释到pH=5醋酸所加的水多,若加等体积的水醋酸的PH<5
5、测定对应盐的酸碱性:氯化钠溶液呈中性而醋酸钠溶液呈碱性 6、用实验证明存在电离平衡:如醋酸钠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变红,加入醋酸钠,颜色变浅。 7、利用强酸制弱酸如将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溶液中,出现浑浊说明碳酸的酸性大于苯酚。 8、利用元素周期律判断 五、电解质的导电性
电解质与溶液的导电能力:电解质导电须有外界条件:水溶液或熔化状态(即电离); (1)电解质本身不一定导电,导电的也不一定是电解质。(2)离子化合物一般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都能导电,而共价化合物只能在水溶液中导电,熔化时(即液体)不导电,据此(熔化状态下是否导电)可以区别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3)溶液的导电能力决定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总浓度和所带的电荷数,。导电性强的溶液不一定是强电解质溶液;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于弱电解质。
(要注意区分是否电解质与导电能力大小的关系。这里需要考虑物质类别(化合物或单质)、导电机理(自由离子导电或自由电子导电),以及物质状态(固态、水溶液或熔化状态)。 物质以及所处状态 KOH 水溶液 KOH熔融状态 HCl 水溶液 HCl液体 NaCl水溶液 液氯 氯水 氨水 SO3和水) 练习:
1、下列事实能说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 A 其水溶液能导电 B 极易溶于水
C 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熔化状态下不导电 2、下列物质中属于导电性最强的电解质的是( )
A 无水硫酸 B 熔融的氯化钾 C 稀盐酸 D 固体氯化钠 3、往醋酸溶液中滴加稀氨水时,溶液的导电能力发生变化,其电流强度I随加入稀氨水的体积V变化曲线图为( ) I
0VII0BVI0A0VV DC[思考]如改成往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呢?
-
4、含有自由移动Cl的有( )
A.KClO3溶液 B.液态氯化氢 C.氯化钾溶液 D.氯水
5、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能导电的物质是( ) A、碘化钾 B、乙醇 C、氨气 D、蔗糖 E、氢硫酸 F、硫酸氢钠 G、NH3·H2O H、液氧 I、盐酸 J、浓硫酸 K、氨水 L、石墨 M、铜 N、熔融的氯化钾 O、KOH P、K2O Q、液态氯化氢 R、食盐水 6、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3CH2COOH B.Cl2 C.NH4HCO3 D.SO2
2
7、把0.05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100mL下列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 ) A.自来水 B.0.5mol/L的盐酸 C. 0.5mol/L的CH3COOH溶液 D. 0.5mol/L的KCl溶液 8.pH相等的盐酸溶液和醋酸溶液都稀释相同的倍数后,pH的大小关系是( )
A.盐酸>醋酸 B.醋酸>盐酸 C.盐酸=醋酸 D.无法判断
9.pH=1的盐酸平均分成2份,1份加适量水,另一份加入与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适量NaOH溶液后,pH都升高了1,则加入的水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 )
A.9 B.10 C.11 D.12 10、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3CH2COOH B.Cl2 C.NH4HCO3 D.SO2 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离度大的物质是强电解质 B、1L1 mol/L盐酸中含有1 mol H C、1mL 0.1 mol/L 氨水与10mL 0.01 mol/L 氨水中所含OH-离子数目相等
D、弱电解质的电离度随溶液稀释而增大,因此在不断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强 2、将0.l mol/L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或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都会引起
-
A.溶液中[OH]减小 B.CH3COOH电离度变大 C.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 D.溶液的pH增加
3、在相同温度时100mL 0.01mol/L的醋酸溶液与10mL 0. 1mol/L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A 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 B 电离度 C H的物质的量 D CH3COOH的物质的量 4、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为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
A、H20 B、NaOH固体 C、NH4Cl固体 D、CH3COONa固体 5、在下列叙述中,能说明盐酸的酸性比醋酸强的是
A.等体积pH=4的盐酸和醋酸分别稀释到pH=5醋酸所加的水多 B.盐酸和醋酸都可用相应的钠盐与浓硫酸反应制取
C.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应的钠盐固体,醋酸的pH变化大 D.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分别跟锌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起始速率相等
E.等体积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分别跟足量的锌反应时,醋酸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多 F.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盐酸和醋酸与足量的锌反应时,产生的氢气一样多 G.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盐酸和醋酸与足量的锌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起始速率盐酸的快 H.氯化钠溶液呈中性而醋酸钠溶液呈碱性
6.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为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
A、H20 B、NaOH固体 C、NH4Cl固体 D、CH3COONa固体 7、下列质中加入(或通入)到氢硫酸中硫离子的浓度加大的是:
A、硫酸铜溶液 B、氨气 C、稀硫酸 D、水 8、在0. 1mol/L的醋酸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水时,平衡逆向移动 B.加氢氧化钠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C.加入同浓度的盐酸,氢离子浓度减小 D.加醋酸钠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
9、要使0. 1mol/L的醋酸溶液中,C(H)/C(CH3COOH)的值增大,可采取的措施( ) A.加氢氧化钠固体 B.加少量冰醋酸 C.升高温度 D.加水
10、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有如图所示曲线,请回答。 (1)“O”点为什么不导电______。
(2) a、 b、 c三点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 (3)a、b、c三点中,醋酸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一点是______。
-(4)若使c点溶液中的[CH3COO]提高,在如下措施中,可选择 [ ]
3
A.加热 B.加很稀的NaOH溶液 C.加固体KOH D.加水 E.加固体CH3COONa F.加Zn (5)在稀释过程中,随着醋酸浓度的降低,下列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量是 [ ]
++
A、C(H) B、 H个数 C 、CH3COOH分子数
9、已知多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且第一步的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的电离程度,第二步的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三步的电离程度。今有HA、H2B、H3C三种一元、二元、三元弱酸,根据“较强酸+较弱酸盐=较强酸盐+较弱酸”的反应规律,它们之间能发生下列反应:
2----2-
①HA+HC(少量)=A+H2C ②H2B(少量)+2A=B+2HA ③H2B(少量)+H2C-=HB-+H3C
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条件下,HA、H2B、H3C三种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
-2-3---2-
(2)A、B、C、HB 、H2C、HC 6种离子中,最易结合质子的是 , 最难结合质子的是 。
(3)判断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填写标号) 。
-3---2-2---
A.H3C+3A=3HA+C B.HB+A=HA+B C.H3C+B=HB+H2C (4)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
A. H3C+OH (过量) ; B. HA(过量)+C 。 接轨高考 1、(09海南卷6)已知室温时,0.1mo1/L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溶液的pH=4 B.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大
-7 ++6
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D.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倍 2、(08天津)醋酸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离子浓度关系:C(H)=C(CH3COO)+C(HO)
-
B 0.1mol/L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C(HO)减小 C醋酸溶液中加醋酸钠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D常温下,ph=2的醋酸溶液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 3、(05北京)常温下,ph相同,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加适量的醋酸钠固体,ph均增大 B温度均升高20度后ph均不变 C加水稀释2倍后,ph均减小 D加足量的锌,产生氢气一样多 4、(ph=3的两种酸溶液A、B,去等体积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酸A比酸B产生的氢气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是强酸,B一定是弱酸 B A是弱酸,B一定是强酸 C A是强酸,B是强酸 D A的酸性一定比B的弱 5、等体积的pH =3的强酸溶液和弱酸溶液分别跟足量的镁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弱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 B、强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 C、两者产生等量的氢气 D、无法比较两者产生氢气的量
-1
6、(2011·福建,10)常温下0.1mol·L醋酸溶液的pH=a ,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 )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 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1
C.加入等体积0.2 mol·L盐酸 D.提高溶液的温度 7、常温时,0.1mo1/L的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此时溶液中C(HO)/C(NH3 H2O) (增大、减小、不变) (2)若加入硫酸使其恰好反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所得溶液的ph 7(<、>、=),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2-(3)若加入硫酸使ph=7,此时C(NH4)= a mo1/L ,则C(SO4)=
(4)若加入ph=1的硫酸,且体积比为1:1,则所得溶液中的个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有大到小的关系是: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