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给水管网安装
民用建筑群(住宅小区)及厂区的室外给水管网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与验收。 输送生活给水的管道应采用塑料管、复合管、镀锌钢管或给水铸铁管。塑料管、 复合管给水管的管材、配件,应是同一厂家的配套产品。
规定输送生活饮用水的给水管道应采用塑料管、 复合管,镀锌钢管或给水铸 铁管是为保证水体不在输送中受污染。 强调管材、 管件应是同一厂家的配套产品 是为了保证管材和管件的匹配公差一致, 从而保证安装质量, 同时也是为了让管 材生产厂家承担材质的连带责任。
1 给水管道在埋地敷设时,应在当地的冰冻线以下,如必须在冰冻线以下铺 设时,应做可靠的保温防潮措施。在无冰冻地区,埋地敷设时,管顶的覆土埋深 不得小于 500mm,穿越道路部位的埋深不得小于 700mm。
检验方法:现场观察检查。 说明:
要求将室外给水管道埋设在当地冰冻线以下, 是为防止给水管道受冻损坏。 调查时反映,一些特殊情况,如山区,有些管道必须在冰冻线以上铺设, 管道的保温和防潮措施由于考虑不周出了问题,因此要求凡在冰冻线以上 铺设的给水管道必须制定可靠的措施才能进行施工。
据资料介绍,地表 0.5m 以下的土层温度在一天内波动非常小,在此深度以下埋 设管道,其中蠕变可视为不发生。 另考虑到一般小区给水管道内压及外部可能的 荷载,考虑到各种管材的强度, 在汇总多家意见的基础上, 规定在无冰冻地区给 水管道管顶的覆土埋深不得小于 500mm,穿越道路(含路面下)部位的管顶覆 土埋深不得小于 700mm。
2 给水管道不得直接穿越污水、化粪池、公共厕所等污染源。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说明:
为使饮用水管道远离污染源,界定此条。
3 管道接口法兰、 卡扣、卡箍等应安装在检查井或地沟内, 不应埋在土壤中。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说明: 法兰、卡扣、卡箍等是管道可拆卸的连接件,埋在土壤中,这些管件必 然要锈蚀, 控出后再拆卸已不可能。 即或不控出不做拆卸, 这些管件的所 在部位也必然成为管道的易损部位,从而影响管道的寿命。
4 给水系统各种井室内的管道安装,如设计无要求,井壁距法兰或承口的 距离:管径小于或等于 450mm 时,不得小于 250mm;管径大于 450mm 时,不 得小于 350mm。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说明:
条文中尺寸是从便于安装和检修考虑确定的。
5 管网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 1.5 倍,但不得小于 0.6MPa。
检验方法:管材为钢管、铸铁管时,试验压力下 10min 内压力降不应大
于 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应保持不变,不渗不漏;管材为塑 料管时,试验压力下,稳压 1h 压力降不大于 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 检查,压力应保持不变,不渗不漏。 说明:
对管网进行水压试验, 是确保系统能正常使用的关键, 条文中规定的试 验压力值及不同管材的试压检验方法是依据多年的施工实践, 在广泛征求 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综合制订的。
6 镀锌钢管、钢管的埋地防腐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规定时,可按表 6-1 的规定执行。卷材与管材间应粘贴牢固,无空鼓、滑移、接口不严等。
检验方法:观察和切开防腐层检查。 说明:
本条文中镀锌钢管系指输送饮用水所采用的热镀锌钢管,钢管指输送消 防给水用的无缝或有缝钢管。镀锌钢管和钢管埋地铺设时为提高使用年 限,外壁必须采取防腐蚀涂料有沥青漆、环氧树脂漆、酚醛树脂漆等,涂 覆方法可采用刷涂、喷涂、浸涂等。条文的表 9.2.6 中给定的是多年沿用 的老方法,但因其价格廉,易操作,适用性好等特点仍采用,表中防腐层 厚度可供涂覆其他防腐涂料时参考(对球墨铸铁给水管要求外壁必须刷沥 青漆防腐)。 表 6 -1 管道防腐层种类 防腐层层次 正常防腐层 加强防腐层 特加强防腐层 (从金属表面起) 冷底子油 冷底子油 冷底子油 1 沥青涂层 沥青涂层 沥青涂层 1 外包保护层 加强包扎层 加强保护层 3 (封闭层) (封闭层) 沥青涂层 沥青涂层 4 外保护层 加强包扎层 5 (封闭层) 6 沥青涂层 外包保护层 7 防腐层厚度不小于3 6 9 ( mm) 7 给水管道在竣工后,必须对管道进行冲洗,饮用水管道还要在冲洗后进行 消毒,满足饮用水卫生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冲洗水的浊度,查看有部部门提供的检验报告 。 说明:
对输送饮用水的管道进行冲冼和消毒是保证人们饮用到卫生水的两个关 键环节,要求不仅要做到而且要做好。
8 管道的坐标、标高、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8-1 的规定。
说明:
条文的规定是本关既实际可行,又能起到控制质量的情况下给出的 表 8-1 室外给水管道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埋地 铸铁管 敷设在沟槽内 1 坐标 钢管、塑料埋地 管、 复合敷设在沟槽内 管 埋地 铸铁管 敷设在沟槽内 2 标高 埋地 钢管、塑料管、 复合敷设在沟槽内 管 直段( 25m 以上) 水平 铸铁管 40 起点—终点 拉线和尺 量管纵 3 横向 钢管、塑料检查 直段( 25m 以上) 管、 复合弯曲 30 起点—终点 管 9管道在连接应符合工艺要求,阀门、水表等安装位置应正确。 检验方法:现场观察检查。
10 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在不同标高平行敷设, 其垂直间距在 500mm 以内时, 给水管管径小于或等于 200mm 的,管壁水平间距不得小于 1.5m;管径大于 200mm 的,不得小于 3m.
说明: 从便于检修操作和防止渗漏污染考虑预留的距离。
消防水泵接合器及室外消火栓安装
1 系统必须进行水压试验, 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 1.5 倍,但不得小于 0.6MPa。 检验方法:试验压力下, 10min 内压力降不大于 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 力进行检查,压力保持不变,不渗不漏。 说明:
根据调研及多年的工程实践,统一规定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 1.5 倍, 但不得小于 0.6MPa。这样既便于验收时掌握,也能满足工程需要。
2 消防管道在竣工前,必须对管道进行冲洗。 检验方法:观察冲洗出水的浊
度。
说明: 消防管道进行冲洗的目的是为保证管道畅通,防止杂质、焊渣等损坏
消火 栓。
3 消防水泵接合和消火栓的位置标志应明显,栓口的位置应方便操作。消防水 泵接合器和室外消火栓当采用墙壁式时, 如设计未要求, 进、出水栓口的中心安 装高度距地面为 1.10m,其上方应设有防坠落物打击的措施。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说明: 消防水泵接合器和消火栓的位置标志应明显,栓口的位置应方便操作, 是为了突出其使用功能,确保操作快捷。室外消防水泵接合器和室外消 火栓当采用墙壁式时, 其进、出水栓口的中心安装高度距地面为 1.1m 也 是为了方便操作。因栓口直接设在建筑物外墙上,操作时必然紧靠建筑 物,为保证消防人员的操作安全,故强调上方必须有防坠落物打击的措 施。
4 室外消火栓和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各项安装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栓口安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mm) 100 50 拉线和尺 量检查 100 40 +50 +30 拉线和尺 量检查 +50 +30 装 设计允许偏差为± 20mm。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说明:
为了统一标准,保证使用功能。
5 地下式消防水泵接合器顶部进水口或地下式消火栓顶部出水口与消防井盖 底面的距离不得大于 400mm,井内应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并设爬梯。寒冷地区 井内应做防冻保护。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说明:
为了保证实用和便于操作。
6 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全阀门及止回阀安装位置和方向应正确,阀门启闭应 灵活。
检验方法:现场观察和手扳检查。
说明: 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全阀应进行定压(定压值应由设计给定),定压后 的系统应能保证最高处的一组消火栓的水栓能有 10—15m 的充实水柱。 管沟及井室
1 管沟的基层处理和井室的地基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现场观察检
查。 说明:
管沟的基层处理好坏, 井室的地基是否牢固直接影响管网的寿命, 一
但 出现不均匀沉降,就有可能造成管道断裂。
2 各类井室的井盖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有明显文字标识,各种井盖不得混
用。 检验方法:现场观察检查。
说明: 强调井盖上必须有明显的中文标志是为便于查找和区分各井室的功
能。
3 设在通车路面上下或小区道路下的各种井室,必须使用重型井圈和井盖,井 盖上表面应与路面相平, 允许偏差为± 5mm。绿化带上和不通车的地方可采用轻 型井圈天井盖,井盖的上表面应高出地坪 50mm,并在井口周围以 2%的坡度向 外做水泥砂浆护坡。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说明:
调查时发现,许多小区的井圈和井盖在使用时轻型和重型不分,特别是 用轻不用重,造成井盖损坏,给行车行人带来麻烦。这次对此突出做了 要求。
4 重型铸铁或混凝土井圈,不得直接放在井室的砖墙上,砖墙上应做不小于 80mm 厚的细石混凝土垫层。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说明:
强调重型铸铁或混凝土井圈,不得直接放在井室的砖墙上,砖墙上应做 不少于 80mm 厚的细石混凝土垫层,垫层与井圈间应用高强度等级水泥砂 浆找平,目的是为保证井圈与井壁成为一体,防止井圈受力不均时或反复 冻胀后松动,压碎井壁砖导致井室塌陷。
5 管沟的坐标、位置、沟底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
查。 说明:
本条界定了管沟的施工标准及应遵循的依据原则。
6 管沟的沟底层应是土层,或是夯实的回填上,沟底应平整,坡度应顺畅,不 得有尖硬的物体、块石等。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说明:
要求管沟的沟底应是原土层或是夯实的回填土, 目的是为了管道铺设后, 沟底不塌陷,要求沟底不得有尖硬的物体、块石,目的是为了保护管壁在 安装过程中不受损坏。
7 如沟基为岩石、不易清除的块石或为砾石时,沟底应下挖 100~200mm,填铺 细砂或粒径不大于 5mm 的细土,夯实到沟底标高后,方可进行管道敷设。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说明:
针对沟基下为岩石、无法清除的块石或沟底为砾石层时,为了保护管壁 在安装过程中及以后的沉降过程中不受损坏,采取的措施。
8 管沟回填土,管顶上部 200mm 以内应用砂子或无块石及冻土块的土,并不得 用机械回填;管顶上部 500mm以内不得回填直径大于 100mm 的块石和冻土块; 500mm 以上部分回填土中的块石或冻土块不得集中。上部用机械回填时,机械 不得在管沟上行走。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说明:
本条文的规定是为了确保管道回填土的密实度和在管沟回填过程中管道 不受损坏。
9 井室 的砌筑应按设计或给定的标准图施工。井室的底标高在地下水位以上 时,基层应为素土夯实; 在地下水位以下时, 基层应打 100mm 厚的混凝土底板。 砌筑应采用水泥砂浆,内表面抹灰后后应严密不透水。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说明:
本条系对井室砌筑的施工要求。检查时建议可参照有关土建专业施工质 量验收规范进行。
10 管道穿过井壁处,应用水泥砂浆分二次填塞严密、抹平,不得渗漏。 检验
方法:观察检查。
说明: 调查时发现,管道穿过井壁处,采用一次填塞易出现裂纹,二次填塞基 本保证能消除裂纹,且表面也易抹平,故规定此条文。
室外排水管网安装
1 本章适用于民用建筑群 (住宅小区) 及厂区的室外排水管网安装质量检验与 验收。 说明:
界定本章条文的适用范围。
2 室外排水管道应采用混凝土管、 钢筋混凝土管、 排水铸铁管或塑料管。 其规 格及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及设计要求。
说明: 调查中反映,住宅小区的室外排水工程大部分还应用混凝土管、钢筋混 凝土管、排水铸铁管, 用的也比较安全, 反映也较好,故条文中将其列入。 以前常用的缸瓦管因管壁较脆, 易破损, 多数地区已不用或很少用, 所以 条文中没列入。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各种塑料排水管如:聚氯乙烯直壁管、 环向(或螺旋)加肋管、双壁波纹管、高密度聚乙烯双重壁缠绕管和非
热 塑性夹砂玻璃等已大量问世, 由于其施工方便、 密封可靠、 美观、耐腐蚀、 耐老化、机械强度好等优点已被多数用户所认可, 在上海市已被大量采用, 完全有取代其他排水管的趋势,故将其列入条文中。
3 排水管沟及井池的土方工程、 沟底的处理; 管道穿井壁处的处理、 管沟及井 池周围的回填要求等,均参照给水管沟及井室的规定执行。 说明:
排水系统的管沟及井室的土方工程, 沟底的处理, 管道穿井壁处的处理, 管沟及井池周围的回填要求等与给水系统的对应要求相同, 因此确定执行 同样规则。
4 各种排水、 池应按设计给定的标准图施工, 各种排水井和化粪池均应用混凝 土做底板(雨水井除外),厚度不小于 100mm.
说明: 要求各种排水井和化粪池必须用混凝土打底板是由其使用环境所决定, 调查时发现一些井池坍塌多数是由于混凝土底板没打或打的质量不好, 在 粪水的长期浸泡下出的问题。 故要求必须先打混凝土底板后, 再在其上砌 井室。
排水管道安装
1 排水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无坡或倒坡。 检验方法:用水
准仪、拉线和尺量检查。
说明: 找好坡度直接关系到排水管道的使用功能,故严禁无坡或倒坡。 2 管道埋设前必须做灌水试验和通水试验, 排水应畅通, 无堵塞, 管接口无渗 漏。
检验方法:按排水检查井分段试验, 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加
1m, 时间不小于 30min,逐段观察。
说明: 排水管道中虽无压,但不应渗漏,长期渗漏处可导致管基下沉,管道
悬 空,因此要求在施工过程中, 在两检查井间管道安装后, 即应做灌水试验。 通水试验检验排水使用功能的手段, 随着从上游不断向下游做灌水试验的 同时,也检验了通水的能力。
3 管道的坐标和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3-1 的规定。 说明:
条文中的规定是本着既满足实际,又适当放宽情况下给出的 表 3-1 室外排水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允许偏差项次 项目 检验方法 mm100 埋地 坐标 拉线尺量 1 敷设在沟槽内 50 埋地 +20 用水平仪、拉 标高 线和尺量 2 敷设在沟槽内 +20 每 5m长 10 水平管道纵 拉线尺量 横向弯曲 全长(两井间) 3 30 4 承插接口的排水管道安装时, 要求管道和管件的承口应与水流方向相反, 是为 了减少水流的阻力,提高管网使用寿命。
排水管沟及井池
1 沟基的处理和井池的底板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现场观察和
尺量检查,检查混凝土强度报告。
说明: 如沟基夯实和支墩大小、尺寸、距离,强度等不符合要求,待管道安装 上,土回填后必须造成沉降不均, 管道或接口处将受力不均而断裂。 如井 池底板不牢,给管网带来损坏。 因此必须重视排水沟管基的处理和保证井 池的底板强度。
2 排水检查井、化粪池的底板及进、出水管的标高,必须符合设计,其允许偏 差为± 15mm。
检验方法:用水准仪及尺量检查。
说明: 检查井、化粪池的底板及进出水管的标高直接影响水系统的使用功能, 一 处变动迁动多处。故相关标高必须严格控制好。
3 井、池的规格、尺寸和位置应正确,砌筑和抹灰符合要求。 检验方法:观
察及尺量检查。
说明: 由于排水井池常期处在污水浸泡中, 故其砌筑和抹灰等要求应比给水检查井 室要严格。
4 井盖选用应正确,标志应明显,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
察、尺量检查。
说明: 排水检查井是住宅小区或厂区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检查井,其井盖混用情 况也最严重,损坏也最严重,群众意见也最大,故在通车路面下或小区 管道下的排水池也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第 9.4.3 条、条 9.4.4 条的规定。 室外供热管网安装
1 本章适用于厂区及民用建筑群(信宅小区)的饱和蒸汽压力不大于 0.7MPa、热水温度不超过 130℃的室外供热管网安装工程的质量应检验与验收。 说明:
根据国内采暖系统蒸汽压力及热水温度的现状,对本章的适用范围做出了规 2 供热管网的管材应按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管径小于或等于 40mm时,应使用焊接钢管。
B 管径为 50-200mm时,应使用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 C 管径小于 200mm时,应使用螺旋焊接钢管。
说明:
对供热管网的管材,首先规定应按规定要求,对设计未注明时,规定中给 出了管材选用的推荐范围。
3 室外供热管道连接均应采用焊接连接。 说明:
为保证管网安装质量,尽量减少渗漏可能性采用焊接。
管道及配件安装
1 平衡阀及调节阀型号、 规格及公称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后应根据系统 要求进行调试,并作出标志。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及产品合格证,并现场观察调试结果。
说明:
在热水采暖的室外管网中, 特别是枝状管网, 装设平衡阀或调节阀已成为
各用 户之间压力平衡的重要手段。本条规定,施工与验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 进行调试。
2 供热管网的管材应按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径小于或等 40mm时,应使用焊接钢管。
2 管径为 54-200mm时,应使用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
3 管径小于 200mm时,应使用螺旋焊接钢管。
说明: 供热管道的直埋敷设渐多并已基本取代地沟敷设。本条文对直埋管道的预 热伸长、三通加固及回填等的要求做了规定。
3 补偿器的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按设计要求或产品说明书进行预拉 伸。管道固定支架的位置和构造必须符合要求。
检验方法:对照图纸,并查验预拉伸记录。 说明:
补偿器及固定支架的正确安装,是供热管道解决伸缩补偿,保证管道不出现破
损所不可缺少的,本条文规定,安装和验收应符合设计要求。
4 检查井室、用户入口处管道布置应便于操作及维修,支、吊、托架稳固,并 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 对照图纸,观察检查。 说明:
采暖用户装置设于室外者很多。用户入口装置及检查应按设计要求施工验
收, 以方便操作与维修。
5 直埋管道的保温应符合设计要求, 接口在现场发泡时, 接头处厚度一致, 接 头处保护层必须与管道保护层成一体,符合防潮防水要求。
检验方法:对照图纸,观察检查。 说明:
与地沟敷设相比, 直埋管道的保温构造有着更高的要求, 接地处现场发泡施
工时 更须注意,本条规定应遵照设计要求。
6 管道水平敷设其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对照图纸,用水准仪(水平尺)、拉线和尺量检查。 说明: 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便于排气、泄水及凝结水的流动。
7 除污器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位置和方向应正确。 管网冲洗后应清除内 部污物。
检验方法:打开清扫口检查。 说明: 为保证过滤效果,并及时清除脏物。 8 室外供热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8-1 的规定。 说明:
经实践验证可行,在控制管道安装允许偏差上是必须的,因此列入本条。 表 8-1 室外供热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敷设在沟槽内及架空 用水准仪 20 坐标(水平 1 埋地 ( mm) 尺)、直50 尺、 拉线 标高敷设在沟槽内及架空 +10 尺量检查 2 埋地 ( mm) +15 管径≤ 100mm 1 用水准仪 水平管道 每 1m 管径> 100mm 1.5 (水平 纵、横方 3 尺)、直向弯曲 全长( 25m以 管径≤ 100mm ≯13 尺、 拉线 (mm) 上) 管径> 100mm ≯25 弯管 椭圆率 用外卡钳 和4 管径≤ 100mm 8% 折皱不平度 (mm) 管径> 100mm 管径≤ 100mm 管径 125— 200mm 管径 250— 400mm 5% 4 5 7 尺量检 查 9 管道焊口的允许偏差应符合 9-1 的规定。 说明: 表 9-1 钢管管道焊口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焊口平直度 管壁厚 10mm 以内 管壁厚 1/4 焊接检验尺和 高度 游标卡尺检查 焊缝加强面 2 +1mm 宽度 深度 小于 0.5mm 连续长度 咬边 直尺检查 25mm 长度 总长度(两3 小于焊缝长度 侧) 的 10 %
10 管道及管件焊接的焊缝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焊缝外形尺寸应符合图纸和工艺文件的规定,焊缝高度不得低于母材
表面,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
2 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应无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夹渣、弧坑和气孔
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说明:
为保证焊接质量,对焊缝质量标准提出具体要求。
11 供热管道的供水管或蒸汽管,如设计无规定时,应敷设在载热介质前进方 向的右侧或上方。 说明:
为统一管道排列和便于管理维护。
12 防锈漆的厚度应均匀,不得有脱皮、起泡、流淌和漏涂等缺陷。
检验方法:保温前观察检查。 说明:
保证涂漆质量,利于防锈。 13 管道保温层的原度和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13-1 的规定。 说明: 表 13-1 管道及设备保温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检验方法 允许偏差( mm) 厚度 用钢针刺入 1 +0.1δ—0.05δ 卷材 5 用 2m 靠尺和楔形塞 表面平整度 涂抹 尺检查 2 10 系统水压试验及调试
1 供热管道的水压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 1.5 倍,但不得小于 0.6Mpa。 检验方法:在试验压力下 10min 内压力降不大于 0.05Mpa,然后降至工作 压力下检查,不渗不漏。
2 管道试压合格后,应进行冲洗。 检验方法:现场观察,以水色不浑浊为合
格。 说明:
为保证系统管道内部清洁,防止因泥沙等积存影响热媒正常流动。 3 管道冲洗完毕应通水、加热,进行试运行和调试。当不具备加热条件时,应 延期进行。
检验方法:测量各建筑物热力入口处供回水温度及压力。 说明: 对于室外供热管道功能的最终调试和检验。
4 供热管道作水压试验时, 试验管道上的阀门应开启, 试验管道与非试验管道应 隔断。
检验方法:开启和关闭阀门检查。 说明: 为保证水压试验在规定管段内正常进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