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济宁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浅析

来源:图艺博知识网
区域经济I District economy 济宁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浅析 王辉常红旭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272037 注:2O1 4年度济宁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 4JSGX01 8) 摘要:济宁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迅速,规模已经位列山东省前列,但存在着诸如从业人员认识不足、低端和重复建 设、营销不力等方面的问题,本文认为应该从人员素质、发展定位、产品开发、管理规范、宣传营销、经营规模 等多个方面着手,促进济宁市乡村旅游品质的大幅提升。 关键词:济宁乡村旅游;存在问题;品质提升;对策措施 目前,乡村旅游已成为国民休闲旅游的重要内容,是农民增收致 农业、休闲农业、休闲渔业,已形成了一批宜居、宜业、宜游、宜闲 富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具有重 的旅游小镇,主要有农事农趣体验型、古村落观光度假型、休闲观光 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济宁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越,农 型、民俗文化体验型等乡村旅游形态;开发建设了农家乐、渔家乐、 业资源丰富,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 一采摘节等乡村旅游产品;打响了山里人家、运河人家、圣地人家、湖 上船家等乡村旅游品牌。 4.发展规划。2012年4月,济宁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乡 、济宁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发展总体情况 村旅游发展的意见》,提出 ̄1j2016年建成形式多样、发展规范的乡村 1.发展历程。济宁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自发 旅游产品体系和特色显著、结构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2013年3 到有序的发展历程。随着城镇居民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日渐强烈和对 月,出台《关于开展济宁市二Et游、三日游活动的意见》,随后将乡 休闲游憩的意识逐渐浓厚,人们开始意识到乡村旅游的经济价值,济 村旅游列入旅游业发展 三年行动计划》;201 3年7月,经专家评审, 宁市乡村旅游初步形成并得到迅速发展。 《济宁市环城游憩带规划》获批并付诸实施。这些政策文件,规划和 明确了济宁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2.发展规模。近年来,济宁市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据济宁市旅游 局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市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5处,省级农业 旅游示范点2l处,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6处,省级旅游强乡镇34处,省 级旅游特色村37处,从业人数达7万人,全年接待300多万游客,收入近 20亿元。发展规模已位居全省前列。 3.发展形态。经过多年努力,济宁市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济宁市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但无论理念还是品质,都 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业者素质较低,对发展乡村旅游的认识不高。济宁市乡村 旅游起源于农民的自发行为,从业人员往往是未受过良好教育的普通 亦没有明显的表现。 五、结论 借鉴《印象刘三姐》关于增长极理论的应用,首次将增长 (四)与国际接轨缓慢 沈阳展览中心目前的基础设施是较先进的。但是想要与国际 极理论应用于会展经济上进行研究。以沈阳市政府出台的关于会 接轨,仍需要进行完善。曾经参展的参展商反映,中心的网络信 展的政策为依托,利用场馆定期举办各类国内外展会,进而加快沈 号不稳定,很多宣传设备用不了;还有说中心周边的酒店太贵等情 阳市会展经济的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沈阳会展经济的 况。单是网络这一快,与国内大型展馆相比相差甚远,与国际相比 发展战略计划,提升沈阳的知名度,提高沈阳在国内外城市中的地 差距就更大了。所以中心要与国际接轨,场馆内部设施需要不断地 完善,场馆周边的配套设施也需要尽快的完善。 位。四 参考文献: 四 发挥沈阳国际展览中心增长极作用的对策 [1]黄林.区域性城市经济增长极的选择研究一以川南城市群为 .(一)流动人口带动旅游业发展 例[J]经济体制改革,2ol2(5) 展览中心举办和承接国内外大型展会,吸引了大量人流聚集在 [2】蒋家宁.浅谈会展经济特性-b都市功能的提升[J】.前 -沈阳。在此期间,利用现有的资源组成团,号召来宾参观展会的同 言.2O1 z(e) 时了解满清发源地,不仅观看了展会获得信息,也游玩了解沈阳的 【5】刘泰超,李长奇.基于增长极理论的区域发展研究-b探讨 .- 历史,从而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山西建筑,201 4(7) (二)大量展会加快沈阳会展业发展 【4】郭慧萍,徐萍.沈阳会展场馆发展研列J】.北方经贸,201 0(12) 沈阳国际展览中心举办众多展会,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增加就 【5】刘旭,李安琪.基于增长极理论的沈阳国际展览中心研究 . 职岗位从而拉动内需。随之而出的是各大会展类服务公司的建设, 加大沈阳会展业行业内的竞争,从而使会展公司间的合作更为紧 密,促使沈阳会展业快速发展。 现代商业,201 4(1 5) (三)产业扩散加快周边设施建设 充分利用会展业的扩散效应,带动旅游业、房地产业等行业共 同发展,吸引国内外各行各业商人来沈阳投资。从而会扩展资金链 的延伸,增加工作岗位;同时人流的增加使现有的一些设施需要改 进和完善;却能够减少政府等机构部门对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量。 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79 OisLrict economy l区域经济 村民,对乡村旅游的认识受局限,开展旅游经营活动时,将土路改成马 值,依托当地民俗工艺品制作实用、新颖、多样的特色纪念品和农具 路、将茅屋变成楼房等这样的不顾及“乡村性”的举动时时发生,假 模型纪念品;创作发行展示济宁风土人情的书籍、摄影作品、音像制 若按照这种思路发展乡村旅游,只会走入歧路。 品等文化产品。 2.发展呈现低端状态,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目前,济宁市乡村旅 3.鼓励建设绿色土特产品研发基地,依靠人才、技术不断提升全 游还处于农家乐、渔家乐、采摘游等低端形态,低水平重复建设;在 市旅游商品档次。 产品方面,存在盲目与雷同现象,多数乡村旅游还停留在散户经营的 (四)管理规范化 “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赏田园景”阶段。这样的产品不能有效延 伸产业链,附加值少,这种同质化的竞争难以带来畅爽旅游体验,往往 陷入低价竞争。 3.宣传营销力度不够,社会影响力不大。发展乡村旅游最大的困 难往往就在于没有名气,难以引起社会关注。要想打出名气,只有进 行精心的包装、设计,进行精准的宣传、营销。但目前在济宁市,至 今很多乡村旅游景点还未被纳入旅游项目和线路,无论管理者还是从 1.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规划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突出乡 村意境和文化原貌,突出原生态保护。 2.建立乡村旅游工作协调促进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指导和组织协 调乡旅旅游发展,确保乡村旅游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3.加强对乡村旅游行业协会、学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的指导, 提高行业自律水平。 4.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者在经营、生产、服务过程的监督检查, 业者,对如何包装乡村旅游景点、如何进行乡村旅游的宣传营销,从 理论上和实践上还有很多欠缺。 4.基础设施落后,旅游便利性和舒适性不高。当前,济宁市乡村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村容建设的关系不够密切,投入改善村容的资金 和建设规划行为一般没有兼顾发展乡村旅游的需要。从旅游舒适性 角度来看,济宁乡村旅游景区和景点接待环境还不够友好,游览设施 便利功能还有待提高。同时,有的景区和景点过度开发化严重,有些 将生活服务环节引入环境敏感区,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对生态造成了 破坏。 二 对策与措施 针对济宁市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今后要在品质提升方面 下大功夫。具体的对策措施有: (一)人员专业化 1.依托乡村旅游培训基地,提供学习、考察的机会,重点加强对 乡村旅游经营户、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等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其在 餐饮卫生安全、客房服务、工艺品加工制作等方面的素质和技能。 2.依托高校旅游教育力量,搞好乡村旅游带头人、村镇干部等 管理服务人员的培训,重点加强在项目策划和开发、景点(区)经营管 理、服务质量和规范、本乡文化传统技艺展示和讲解等方面的实用 人才培训。 (二)发展高端化 1.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优化乡村旅游环境。 加快乡村道路、网络通信、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改厕改厨 工程”;完善乡村旅游服务功能,设置标准化引导标识,加快旅游购物 场所、游客信息服务中心、卫生医疗救援等配套设施建设;开通旅游 线路,在景区内增设出租点,开辟旅游停车场,方便自驾游游客;提升 乡村旅游的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水平,经营业户要配备抽水马桶、淋 浴、冰箱、消毒柜等基本设施。不断完善乡村旅游接待和服务设施, 切实加强乡村生态保护和环境优化,推进乡村旅游的高端化发展和可 持续发展。 2.积极适应旅游业由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变的发展趋势,以乡村旅 游休闲主导产业为发展定位。依托优势旅游资源,招商引资,吸引旅 游大企业投资乡村旅游大项目,采取景区带动、公司+农户、整村推 进等方式,着力开发“洋家乐”、 休闲庄园、度假区等高端乡村旅 游产品,加快济宁乡村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走高端发展之路。 (三)产品特色化 1.集聚休闲要素,打造乡村旅游休闲特色。本着“一村一品”、 “一家一艺”的原则,着力打造农事农趣体验型、现代新村观光型、 古村落观光度假型、休闲观光、现代农业观光型、民俗文化体验型 旅游小镇。按照差异化原则,集中打造“济宁乡村游、好客到我家” 品牌集群,打响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 2.开发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乡村旅游商品。培育观赏价值独 特、营养价值丰富的农产品新品种,提升名优特奇农产品的旅游价 80 现代商业M0DERN BUSINESS 推动乡村旅游业健康发展。 (五)营销网络化 1.加强乡村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和市场营销。在报刊、电视、 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广泛进行乡村旅游宣传;鼓励旅行社将更多的乡 村旅游景点纳入旅游项目和线路,延长游客逗留时间;举办各种类型 的乡村主题旅游活动。 2.全面加强新媒体营销。创新旅游推介方式,在百度、淘宝网 等OTA上线,采取外包的办法,聘请一批对网络、微信、微博感兴趣 的旅游达人以服务外包形式组建一支网军,开展网上随时跟踪营销服 务。 (六)经营产业化 1.推动乡村旅游各散户景点整合为景区,推进城郊游憩带、东部 山区、微山湖区等一批乡村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加快特色乡村旅游产 品集聚,形成集群效应,不断推动济宁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 2.在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和保障农民权益的前提下,鼓励旅游 大公司、大集团等社会资本采取多种形式,如承包租赁、合资合作、 托管经营等,参与发展乡村旅游业,推动乡村旅游向集约化、规模化 方向发展。 3.鼓励和支持组建乡村旅游合作组织,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的组织 化和产业化程度。支持景区+农户、协会+农户、合作社+农户、农 户+农户等经营模式,以合作社、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整合乡村旅游资 源,推进连片开发,规模化经营。固 参考文献 [1】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乡村旅游业振兴规划(201 1—201 5 年)》【z】.2011.5.4 [2】济宁市人民政府.《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 意见》【z】.2012.4.29 【5】王桂桂.山东迎来乡村旅游发展的春天[N】.中国旅 游,201j,07 【4]何景明,马泽忠,李辉霞.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 思考【J].农村经济,2004,07 [5】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 .旅游学刊,1 999,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