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4月看了13本书,就是因为没时间才可以做到!

来源:图艺博知识网

1.《伊利亚随笔集》

伊利亚随笔是英国作家兰姆以伊利亚为笔名写的散文集,任何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能成为他的写作题材。他写扫烟囱的男孩,写伦敦街头的乞丐,对于这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毛姆是充满怜爱的。但他对已婚主义者秀恩爱的行为会进行毫不留情的批判,他自己就是一个终身未婚的人。

作为吃货,兰姆笔下烤猪的故事,是极其有趣的。同时他也善于自嘲,对于自己生病的的状态和病体复原后的心态充满着自嘲和幽默。

兰姆从小家境贫寒,但资质聪敏,因为口吃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这对他来说是一生中最遗憾的事情。十四岁开始谋生,二十岁遭遇失恋,一度精神失常,后来患有精神病的姐姐因为疯病发作,失手杀害了他们的母亲,他的后半生一直和疯姐姐相依为命,而且终生未婚。他是孤独的,也是悲悯的,同时他还是一个顽皮而略带忧伤的大孩子。

阅读时间:4月3日华侨城咖啡馆

2.《一个人的朝圣·奎妮的情歌》

看完《一个人的朝圣1》,一直被哈罗德在路上的精神所打动,这其中不仅仅是关于行走,更多的是关于家庭,童年,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以及成长与救赎。关于这本书,去年看完写了长书评。

此后了解到这本书有了第二本续集,便在网上买了一本,直到这个月才从书架上拿出来看,果然是书非借而不读。

相较第一本,这本奎妮的情歌延续了上一本的主题和写作风格,通过现在与过去相互交替的写法,抽丝剥茧般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立体多面的奎妮。一个名校毕业,却只能做着普通工作的奎妮;一个赤诚文艺,喜欢跳舞和写诗的奎妮;一个深爱着却又隐忍着的奎妮。这本虽然延续了第一本的主题,但是却欠缺第一部的张力和直击人心的魅力。

阅读时间:第一周周末

3.《我为什么要写作》

乔治·奥威尔在《我为什么要写作》这本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写他童年时期的求学经历。势利与集权的校长,动则恐吓与威胁的校长夫人,造就了奥威尔敏感孤僻的性格。也为他后来写作的主题奠定了基调。

乔治·奥威尔11岁的时候,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中学毕业后,1922年去了缅甸就职。27岁的时候,提出辞职,28岁专职写作,饱尝饥饿之苦,1934年靠写作为生。

谈及写作的原因,他说,一个是因为纯粹以自我为中心,希望自己显得聪明,向那些在童年时期就冷落你的大人出气。

二,是审美方面的热情,享受一个声音的冲击力,或者它对另一个声音的冲击力。他一直都追求让政治写作成为一种艺术,《动物庄园》将政治目的和艺术目的融为一体的代表作。

三,历史方面的冲动,希望看到事情的如实面貌,找出真正的事实,把它们存起来供后代使用。

阅读时间:第一周周三晚高新园图书馆

4.《伍尔夫读书随笔》

看伍尔夫的读书随笔,对于爱书人来说会有太多共鸣,她在开篇便说道,关于读书,一个人可以对别人提出的唯一指导就是不必听别人的指导,你只要凭着自己的天性和喜好得出自己的结论就好。

在谈及读书的角色,伍尔夫说当你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你要把自己当成作者的同谋,这样才能品出作品的味道。当当你看完这本书,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后,你就要开始转变角色,变成一个审判者,去评判这本书的好与坏。

全书有太多的共鸣和惊喜,这本书最爱后面的伍尔夫日记,从日记中,你会发现一个立体的伍尔夫,时而辛辣,时而沉思,时而温情,时而不羁,时而向内探索。

阅读时间:周一的早上,听喜马拉雅,晚上回来看纸质书

5.村上春树《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村上的这本短篇小说集,前后有两个好友曾推荐过,一直都想找来看,一看,果然没让我失望。

这本书则没有先前看村上小说时产生的隔阂,书中的故事,关于男人也关于女人,更多的是关于失去女人,或正在失去女人的,男人们的故事。

他们或是青春时的失落的恋情;或是中年之后,原本感情非常好的伴侣,妻子出轨的故事;或者是玩了一辈子的女人,最后却被女人玩弄,死于自杀的故事。

情节看似狗血,但是在村上的笔下,人物背后的百转千回,很值得玩味。后来看豆瓣的短评,小河说“村上春树最厉害的地方就在这里,那些失落的故事也许并不那么特别,但在他讲来,就很容易听进去。”对于这一点,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感同身受。

阅读时间:周三下班后,高新园图书馆

6.《零极限》

这是一本关于向内探索的书,对自我进行清理,并达成与内心的和解。“对不起,我爱你,谢谢你,请原谅”。看似极其平凡且普通的四句话,有时候真的有直达心灵的力量。

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与自己的身体和心灵进行沟通,只把它当成一种惯常的存在,也许这种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存在,反而让我们忽视了自己内心的声音。而当我们对自己的身体和内心说:“对不起,我爱你,谢谢你,请原谅”。这四句话时,内心里会很快恢复平静。

阅读时间:第一周和第二周中午零碎时间

7.张爱玲《少帅》

这本《少帅》,是张爱玲去美国之后用英文写的,经过郑远涛翻译成中文,倒也不觉得隔阂。

光看标题,我们就知道这是以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爱情故事为原型写的小说。只是书中的赵四小姐变为了周四小姐,张学良也直接称呼为少帅。

这本书是属于张爱玲的未完结篇,所以看完总是觉得一直都没有完结,想找续集来看,但终究是为完整篇。

阅读时间:周五晚上,下班后,南山图书馆

8.《顾准追思录》

顾准文集和顾准日记,是我大三了解到顾准之后就一直特别想看的书。知道顾准是源于柴静的一篇《祭顾准》。当时读到的时候,深深被顾准的精神所打动,特别是关于59年,顾准在商州面对饥荒的描述,和直面死亡的勇气,让我至今无法忘却。

大学的时候买了一册《顾准文集》,里面大多是讲经济学的,无奈,对于经济学知之甚少,也就没有继续读下去。这一次在图书馆邂逅《顾准追思录》,也算是一种惊喜。

里面收录了柴静,朱学勤,钱理群,王蒙等纪念顾准的文章。只是透过第三方碎片化的信息了解顾准,仍是不过瘾,还是想看《顾准日记》,无奈网上都已经无货!下去去找电子书。

阅读时间:第三周和第四周周末

9.《爱吃沙拉的狮子》

看挪威的森林,感觉村上应该是一个敏感又略微有些忧郁的男子;看《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感受到村上是一位沉稳坚韧,特MAN的男人。但是看这本《爱吃沙拉的狮子》,绝对会满足你对他所有的幻想。

从这本小说集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多面立体的村上,一个深谙女性情绪,并且极其幽默的村上。一个浪漫充满幻想的村上;一个顽皮,脑动大开的村上;一个拥有多重身份的村上,还有一个非常可爱的村上。哈哈,所有关于村上的这些侧面,我都很喜欢!

在写的过程中,他乐在其中。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自己写这些随笔的时候是写得既有趣又开心。而我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最大的感受也是“既有趣,又开心”。!

阅读时间:第四周周二晚上

10.《生命咖啡馆》

一个在高速路口迷路的人,偶然间来到路边的一个咖啡馆,咖啡馆的菜单上写着三个问题:

你为什么在这里?

你害怕死亡吗?

你实现自我了吗?

似乎关于此类寻找自我的书籍,总喜欢不厌其烦的套用这样的故事情节。一个迷途失意的人,偶然间闯进一个僻静而又神秘的空间,去寻找哲学或者灵性层面的解答。此类故事,看多了,其文学性和可读性便有所损伤。

不过我一直坚信,对自我进行提问,是最好的成长契机。给自己一个独处的空间,时不时去问自己以上三个问题,提出问题会让你产生寻找答案的动机,而一个人要是找到了答案,就会生成一股极大的力量。至少会帮助我们去认识自己。

阅读时间:第四周中午零碎时间

11.《学会学习》

我们一直都在强调学习,但很少有人告诉我们如何去学习。很多时候,我们读了十几年的书,却不知道该如何去学习,这是一件特别让人遗憾的事情。而在现在知识泛滥的互联网时代,我们更加应该要学习如何去学习。

这本《学会学习》是一本很好的学习指南书,本书的作者,斋藤孝介绍了16个名人的读书学习方法,也许是因为人物涉及过多,未免有些浅尝辄止,在阅读的过程中,总有些意犹未尽。

不过作者在介绍每个名人的学习方式的时候,总会涉及到一两本与这位名人有关的书,这倒不失为是一个很好的书目。

阅读时间:第四周周二晚上和周三早晨

12.《人生忽如寄》

现当代的散文作家中,喜欢二梁,一个是梁遇春,一个便是梁实秋。一直深爱着梁遇春的《春醪集.泪与笑》和梁实秋的《雅舍小品》。

这本新出版的《人生忽如寄》,集结了很多梁实秋的散文名篇。无论是关于谈话还是骂人,梁先生自有其独到犀利的见解,而且会在你忍不住连连赞叹的时候,分分钟将你逗乐。至少我在看的时候,每一次都被戳中笑点。

看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梁实秋,实在太萌太可爱,你很难不喜欢他。小长假之后,会出一篇这本书的书评,期待ing····

阅读时间:第四周中午零碎的时间,车上零碎的时间

13.《圣女的救济》

原本以为这个月的书单不会再有东野圭吾,但是没想到在4月的尾巴,我还是看了一本东野的书,原因是我回家了。而火车与东野圭吾对我来说,一直都是标配,所以昨晚在回家的火车上,我看完了这本《圣女的救济》。

《圣女的救济》是继《嫌疑犯X的献身》后伽利略系列长篇的第二部。当时看《嫌疑人》的时候,被石神的爱感动的稀里哗啦,自然就忽视了对手戏汤介的存在。但是看这本《圣女的救济》,除了女主的心路历程,最值得一看的当属汤介和草雉的cp搭档,当然还有的女刑警内海熏对女性的解读。对对于推理小说的短评,我向来是不剧透的,想看自己去读哈,东野总是会让你合上书本的刹那,给你出人意料的结局。

阅读时间:28号晚上回家的火车上

hello  菜菜:

本月的书单附带写了阅读时间和地点。这一整个月工作一直都是忙碌的状态,直到第四周才稍微有所缓和。因为工作上的忙碌,可供自己阅读的时间也相对减少。但是,现在我特别喜欢也特别感谢这种忙碌的状态。

上个月看《就是因为没时间,才什么都可以办到》这本书,当时并没有多大感触,直到现在我稍稍能理解这句话背后的力量了。这个月,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忙碌,反而做了很多事情,不仅仅是读书,在其他方面的效率也提升不少。紧张而忙碌的生活,让人更高效,这是真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