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图艺博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白马铁矿选矿产物工艺矿物学研究

白马铁矿选矿产物工艺矿物学研究

来源:图艺博知识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矿产保护与利用 No.2 2006年4月 CONSERVATION AND UTⅡ IZA nON OF MINERAL PESOURCES Apr.2006 白马铁矿选矿产物工艺矿物学研究 张建廷 (攀钢集团矿业公司设计研究院,四川攀枝花,617000) 摘要:白马铁矿即将投入生产,针对所设计的流程最终精矿品位为57%TFe的实际,对风化矿比例为 22.27%和50%的两种矿样,采用加细筛的阶段磨矿阶段分选流程,预先确定选出品位为56.5%一58%TFe 的铁精矿,并对相应的尾矿进行工艺矿学研究,得出了一系列精、尾矿工艺矿物学数据和评价指标,从而较为 切合实际地确定生产指标和评价产品质量。 关键词:白马铁矿;铁精矿;尾矿;工艺矿物学;指标 中图分类号:TD92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0076(2006)02—0036—06 Study on Processing Mineralogy of Dressing Products from Baima Iron Ores ZHANG Jian—-t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Mining Corporation,Panzhihua Iron and Steel Group Co.,Si- chuan Province 617000,China) Abstract:With production of Baima Iron Mine near,its designed grade index of final iron concen— trate was determined to be 57%rite.In this test,wiht two ore samples wiht the extent of22.27% and 50%wihtering,under the predefined final iron concentrate grade of 57%TFe by a process of stage grinding and stage separation and fine screening,a series of mineralogical data and indexes of relevant tailings and concentrate was obtained.It can contribute to determining production indexes nad evaluate product quality. Key words:Baima Iron Mine;iron concentrate;tailings;processing mineralogy;indexes 矿比例分别为22.27%(简称标准样)和50%(简称 l 阐舌 配比样)的两种矿样,扩大连选试验采用原矿一磨 白马铁矿是攀西四大钒钛磁铁矿之一,现探明 矿一磁选一细筛一磁选流程,选别前的精矿指标分 储量8.7亿吨,可开采储量61 209万吨。针对白马 别确定为56.5%TFe和58%TFe的选铁精、尾矿进 铁矿开发利用的前期选矿实验室试验和半工业试 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样品分为:(1)标准样精 验,确定的铁精矿品位为53.5%TFe,目前已不能适 矿指标TFe56.5%:A精矿、B尾矿;(2)标准样精矿 应高炉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要求。白马铁矿已经于 指标TFe58%:C精矿、D尾矿;(3)配比样精矿指标 2003年12月19日开工建设,生产在即,且选矿前 TFe56.5%:E精矿、F尾矿;(4)配比样精矿指标 期生产工艺流程铁精矿品位已按57%TFe设计。为 TFe58%:G精矿、H尾矿。 了完善白马铁矿工艺矿物学数据、资料,较为切合实 际地确定生产指标和评价产品质量,我们采用风化 2白马铁矿精矿、尾矿的物质成分 收稿日期:2005—09—29 作者简介:张建延(1956一),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毕业于昆明工学院,从事岩矿鉴定及工艺矿物学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张建廷:白马铁矿选矿产物工艺矿物学研究 ・37・ A精矿55.o4 32.33 B尾矿13.81 10.60 6 0.704 0.178 0.072 0.315 0.0O94 0.0142 0.0 lo 0.0153 0.010o 0.0555 O.oo55 0.0114 0.OO77 0.011 0.0125 C精矿D尾矿58.79 31.67 16.22 11.75 m B 如 0.774 0.74J4 0.O42 0.096 m 0.086 0.308 0.0o63 0.0137 0.0537 E精矿F尾矿H尾矿56.o0 30.01 14.16 9.44 14.63 9.35 舛 0.155 0.240 0.157 0.237 0.0o84 0.O453 0.0o82 0.O458 0.0236 0.0126 G精矿57.53 30.55 0.767 0.143 0.0o72 0.0o71 0.0208 0.0o83 从表1可以看出: A12O3、CaO均低。 (1)A、C、E、G精矿的TFe品位分别为55.o4%、 1 8 7 .66  9. 2O  5. 2 7 8 . 58.79%、56.o0%和57.53%,与白马铁矿的理论品 8 9 6 8 3 1 2 3 .1 2 3. 1 5 3 .1 5 位60.80%相比较,选矿质效率分别为90.53%、 .2.2 白马铁矿精矿、尾矿铁、钛化学物相 本研究精矿、尾矿样品的物相组成见表2。 从表2可知: 乃 8 3 8 甜 8 96.69%、92.11%和94.62%。尽管精矿TFe中包 含一部分钛铁矿、硅酸盐等矿物相的铁,但是其选矿 2 6 1 5 1 5 5 5 1 5 7 8 (1)各精矿中的铁以磁性铁为主,在52.18%~ 质效率相对比较高。 4 4 6 8 8 5 5 3 6 5 3 3 (2)各精矿FeO均在30%左右,而Fe O,都在 41%以上,特别是C精矿和G精矿在48%以上,这 4 6 e=加 躬盯 ¨ 56.28%之间;其次是赤褐铁,均为1.6%左右;其余 矿物相中的铁都较低。A、C、E、G精矿磁性铁的分 布率分别为95.21%、95.52%、93.82%和94.82%, 比较高;应回收的铁(磁性铁与赤褐铁)的累积分布 率分别为:98.14%、98.15%、96.76%和97.71%, 都相当高,说明选别效果很好,这也是选铁的总量效 率。 可能与加入了一定比例的风化矿有关。 (3)各精矿中TiO 都在10%左右,比较低; V O5在0.704%~0.774%之间,比攀枝花矿精矿 (简称攀精矿,下同)的0.52%~0.61%高;S在 0.096%~0.157%之间,比攀精矿的0.3%~0.9% (2)各尾矿中的磁性铁有一定的含量,特别是 低得多;其它元素如SiO 、A1 O,、CaO、MgO与攀精 矿稍有差异,但差值不大,按地质四元组分CaO+ MgO/SiO +A1 O,计算,碱性系数均在0.7%左右。 为半自熔性铁精矿粉;而Co、Ni、P含量都很低。因 D尾矿为5.67%,分布率达32.83%,比较高,造成 该尾矿TFe最高;其余尾矿中磁性铁在1.65%~ 2.25%之间,分布率在11%~15%之间。各尾矿赤 褐铁均在7%左右,含量较高,这与风化矿的加入, 并且又采用的是弱磁选工艺有关。 (3)各精矿中的TiO ,来自钛磁铁矿和钛铁矿, 含量都在4%~5%之间,二者累积分布率93%~ 96%左右,并且两矿物中各自分布率占累积分布率 的一半左右。各尾矿中的TiO 主要是赋存于钛铁 矿中,含量在3.64%~4.61%之间,分布率除D尾 此,白马铁矿精矿化学成分显著特征是铁高、钒高, 而钛低、硫低。 (4)B、F、H尾矿中TFe在14%左右,而D尾矿 为16.22%比其它尾矿高(损失原因将在后面分 析);Fe O,在7.96%~10.24%比攀枝花矿尾矿(简 称攀尾矿,下同)的5%左右高;TiO 4.76%~ 5.26%比攀尾矿(9%左右)低,V O50.042%~ 0.143%比攀尾矿(0.024%~0.075%)高,s为 0.237%~0.315%比攀尾矿(0.55%~0.66%)低; 矿为81.43%外,其余均在88%左右,而在钛磁铁矿 中的含量除D尾矿稍高(O.49%)外,其余都很低。 综上所述,各精矿中磁性铁高,赤褐铁其次,选 铁的总量效率很高,选别效果很好。各尾矿中合理 损失的铁(钛铁矿铁、硫化铁、碳酸铁和硅酸铁)占 SiO 、MgO与攀尾矿差异较小,而A1 O,和CaO都比 攀尾矿低得多。其余元素含量低,较为稳定。白马 铁矿尾矿化学成分特征是铁高,钒较高,而钛、硫、 27.21%~36.96%;不合理损失的铁中磁性铁除D 尾矿较高,占32.83%,其余的11.60%~15.12%应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8-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6焦 该是较合适的评价指标;赤褐铁矿铁虽然占的比例 是不能回收的,即必定被流失的。 较大,为39.95%~51.44%,但是弱磁选工艺对其 表2 白马铁矿精矿、尾矿化学物相分析结果(%) 表3 白马铁矿精矿、尾矿矿物组成及单体解离度测定结果(%) 2.3 白马铁矿精、尾矿矿物组成及单体解离 55.04%;C精矿中钛磁铁矿含量最高,为94.58%, 度 而脉石含量仅1.88%,最低,因此,其TFe最高,为 本研究精矿、尾矿样品的矿物组成及单体解离 58.79%。其余两精矿介于二者之间。说明不同精 度见表3。 矿品位决定了不同的矿物含量。 从表3可以看出: (2)各精矿中钛铁矿含量在2.18%(A精矿)至 (1)各精矿以钛磁铁矿为主,其含量随TFe的 3.32%(C精矿)之间,含量都不高,属正常含量。 高低而有所不同(选别前所确定的精矿rite指标不 硫化物含量都很低,所以,各精矿中s的含量很少。 同),并与脉石矿物的含量呈负消长关系。A精矿中 (3)脉石矿物主要是橄榄石、钛辉石和斜长石。 钛磁铁矿含量为87.55%是最低的,则脉石含量为 少量的绿泥石、角闪石,测定时归并人脉石一项中。 9.95%,是最高的,所以,其精矿rite最低,为 (4)各精矿中目的矿物钛磁铁矿的单体解离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张建廷:白马铁矿选矿产物工艺矿物学研究 ・39・ 都比较高,在90.71%~98.07%之间,并且与所确 定的精矿指标(TFe)有关,如A精矿和E精矿品位 nlnl产率较高,分别为94.49%和73.42%,即更为集 低,钛磁铁矿相应单体解离度也低,分别为90.7l% 和91.79%;而c精矿和G精矿品位高,钛磁铁矿相 应单体解离度也高,分别为98.07%和96.48%。A、 c、E、G精矿中的脉石以单体形式存在分别为 34.2l%、88.33%、55.00%和35.74%,其中C精矿 中的脉石单体解离度最高,这与整个物料已磨得很 中。各精矿铁主要分布在0.10、0.074、一0.074 nlln 三个粒级,分布率在90%~100%之间,特别是C精 矿一0.074 mm铁的分布达94.88%,相当高。各精 矿粒级TFe含量从0.18 inln至一0.074 mm是逐级 增加的。从一0.074 mm水析结果可看出,0.045 nlln至0.037 mm粒级TFe增加,且一般增加幅度较 大,而往下各粒级则逐级降低。各精矿0.037 nlln 细有关。脉石以单体形式进入精矿中主要是磁夹杂 所致,单体一般粒度较细,除c精矿外,其余精矿均 有一定量的连生体(此部分将在产物分析中详细阐 述)。 (5)尾矿中铁矿物(包括钛磁铁矿和赤褐铁矿) 有一定量的单体,但是,其含量除D尾矿外,都已较 低,如果不考虑磁选不能回收的赤褐铁矿铁,那么, 此部分应属于不可避免的流失。各精矿中钛铁矿的 解离度都较高,利于综合回收。尾矿中脉石单体解 离度一般都较高。 3白马铁矿精矿、尾矿物料的工艺性 质研究 精矿是流程的最后产出产物之一,也是最终产 品。其质量及有关指标的好坏将反映出选别效果和 流程的合理性等;尾矿也是流程最终产出产物之一, 理论上讲,选别中所有应抛弃的矿物都应分布于尾 矿中,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总有应回收的矿物不同 程度、以不同形式流失于尾矿中。因此,需查明精矿 矿物解离度和粒级分布率,研究杂质矿物成分及其 混入方式,连生体状态以及杂质矿物在各粒级的分 布,分析含杂原因,阐明能否降低杂质含量,改进质 量和提高品位的限度;对尾矿查明铁的流失形式 (单体、连生体或其它)及其含量,主要矿物的粒度 分布及各粒级分布,考察导致金属损失的原因,为改 善选别指标、提高回收率提供依据。为此对各精矿、 尾矿进行了筛析、水析,并将各粒级制成砂光片,进 行矿物含量、单体解离度测定;对1'Fe、TiO 、V O S 进行了化学分析及铁在各粒级中的分布率等进行了 分析研究。 3.1 精矿、尾矿粒度组成及铁分布分析 各精矿粒度分布较集中,主要在一0.125 nlln各 粒级,且C、G精矿全为一0.125 nlln粒级,一0.074 粒级TFe含量最高,均在60%左右,接近理论品位, 而一0.010 nllTl粒级TFe含量最低,在14.63%~ 37.14%之间。因此,就粒度而言,一0.019 nlln粒级 含量是影响铁精矿质量的因素之一。 尾矿粒度组成较为分散,从0.9~一0.074 lllln 各粒级均有分布,并且其产率特征都是粗细粒级高, 中间粒级低,这与粗粒抛尾和粗精矿细磨有关。铁 的分布率高低与粒级产率分布有相同的趋势。尽管 0.9 mm、0.45 mm粒级铁的分布率高于中间的各粒 级,但是,各粒级铁含量从粗至细是逐级降低的,即 0.9 mm粒级TFe含量最低,这说明白马铁矿选矿工 艺流程采用粗粒抛尾是合适的。从对各尾矿一 0.074 nllTl的水析结果看,粒级分布都主要在0.045 nlln和0.019 mm粒级,0.037 mm粒级产率较低,而 TFe含量最高,而0.010 nlln和一0.010 mm粒级 TFe含量相对较低。各尾矿铁分布率均是在 一0.074 mm粒级最高,都在50%以上,说明铁的流 失主要在微细粒级。 3.2矿物在粒级中的分布及解离度分析 (1)各精矿中钛磁铁矿在各粒级的含量都是从 粗至细逐级增加,一0.074 mm中含量最高,均在 90%以上,特别是C精矿达94.98%;而脉石含量与 钛磁铁矿含量呈负消长关系,从粗至细逐级降低,即 在一0.074 nlln粒级中最低,如C精矿一0.074 nlln 粒级中为2.64%;钛铁矿含量从粗至细有增加趋 势,而硫化物含量在各粒级中有高有低,无规律性。 因此,A、E、G精矿中主要脉石杂质矿物的混入量在 中粗粒级相对较多,是影响其质量的因素之一,c精 矿中主要是在细粒级混入少量的脉石,所以,其TFe 品位最高。 各精矿回收的目的矿物钛磁铁矿单体解离度从 粗至细一般都是逐级增加(个别除外),加权后最低 的A精矿92.93%,最高的C精矿98.42%,反映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6正 不同的解离度与相应精矿的TFe含量密切相关。杂 质矿物钛铁矿、硫化物、脉石的单体解离度在各粒级 有高有低,规律性不太强,但一般解离度都较低。为 了对钛磁铁矿解离情况进一步定量分析,用数粒法 测定其单体和连生体,进行产物分析,分析结果是: A、c、E、G精矿钛磁铁矿单体占有率分别为 93.17%、98.44%、94.59%和96.93%,各类连生体 中钛磁铁矿的数量是与脉石连生最多,分别为 4.93%、1.05%、3.57%和2.26%。A精矿和E精 矿中与脉石连生量主要是在0.18 rllIn、0.154 mill和 0.125 mm三个粒级,并且3/4的富连生体和1/2连 生体较多。由于与脉石的连生量多,即连生带人了 相对多的脉石,所以其TFe品位较低,特别是A精 矿未达56.5%TFe的预定指标。G精矿由于0.28 mm粒级钛磁铁矿与脉石连生体量为48.69%,即该 粒级连生带人了一定量的脉石,因此,其TFe品位也 未达58%。C精矿与脉石的连生体量最少,所以, TFe品位较高。 (2)尾矿中的铁矿物包括钛磁铁矿和一定量的 赤褐铁矿,统计时都归人钛磁铁矿一项中。钛磁铁 矿在各尾矿中各粒级含量无规律可循,且一般在各 粒级的含量都较低,仅在个别粒级较高,如B尾矿 的0.9 mm粒级中为11.28%(主要是粗粒赤褐铁 矿),因此,除赤褐铁矿外,各粒级中钛磁铁矿含量 已较少。D尾矿中一0.074 m/n粒级中有14.95% 的钛磁铁矿,主要是以微细粒夹杂流失,因此,其 TFe相对较高(16.22%)。各尾矿中脉石是物料的 主要组成矿物,各粒级中的含量(除个别粒级外), 均在80%以上,分布相对较均匀。钛铁矿含量一般 是中间粒级稍高,粗粒级最低。 各尾矿铁矿物单体解离度一般在0.18 mill以 上各粒级较低,而在0.18 mm以下粒级都比较高, 在83%~100%之间;硫化物有相同趋势;物料的主 要组成矿物脉石解离度,各尾矿除0.45 mm和0.9 mm两个粒级外,其余各粒级均相当高,在91.63% ~99.73%;钛铁矿单体解离度各尾矿各粒级与脉石 的情况相似,但加权后可看出,其解离度在80%左 右,相对较低,这是因为0.45 mm、0.9 mm单体解离 度低,而粒级产率相对较高的缘故。而这两个粒级 的钛铁矿含量低,TiO:含量也低。所以,在尾矿综 合利用回收钛铁矿时,宜先抛弃+0.45 mm粒级,就 能保证满足回收钛铁矿所需的单体解离度。 为了查清尾矿中铁矿物的流失形式(单体、连 生体及其它),进行了尾矿产物分析,分析结果:B、 D、F、H尾矿中流失的铁矿物(包括钛磁铁矿和赤褐 铁矿)单体占有率分别为80.50%、83.66%、 78.65%和77.56%,即D尾矿中铁矿物以单体流失 的比其它尾矿多。各类连生体中铁矿物的数量与脉 石连生中最多,分别为19.15%、15.44%、20.20% 和20.91%,说明铁矿物主要是与脉石连生,与其它 矿物连生很少。与脉石连生主要是在0.28 mill以 上中粗粒级,并且多以1/8的极贫连生体为主,少量 的1/2和1/4连生体,进一步说明流程采取粗粒抛 尾的合理性。从铁金属分布来看,各样一0.074 mm 粒级中分别为50.71%、65.65%、57.60%和 60.61%,即铁金属的流失一半以上都是在微细粒级 中。从镜下测定可知,铁矿物单体的流失,中粗粒级 中以赤褐铁矿居多,而在细至微细粒级中则是以钛 磁铁矿为主,属夹杂流失。在D尾矿中钛磁铁矿微 细粒流失较多,所以,是造成TFe在所有尾矿中最高 (为16.22%)的原因。 综上所述: (1)从各精矿粒级分布、铁的分布及最终精矿 品位来看,一0.074 mm粒级的量决定着铁的分布及 最终品位,C精矿一0.074 mm粒级最多(94.49%), 最终精矿品位最高,为58.79%;A、E精矿一0.074 mm粒级量相对较少,其品位较低;而G精矿虽然 一0.074 mm粒级达73.42%,铁分布率也达 74.68%,但是由于0.28 mill粒级有一定量,钛磁铁 矿含量低,单体解离度也低,所以最终精矿品位也相 应稍低,为57.53%。因此,精矿品位要达58%以 上,估计其一0.074 mm产率一般要达80%以上。 但要注意控制一0.010 mm粒级含量。 (2)由于A、E精矿0.125 mm及以上粒级钛磁 铁矿含量在80%左右,且单体解离度相对较低,从 精矿产物分析可知是以连生的形式带入了一定量的 脉石矿物,影响了最终精矿品位。因此要提高其精 矿品位,就要使0.125 mm以上粒级钛磁铁矿解离 度提高,减少脉石连生体的进入。c精矿的杂质混 入已属正常范围。 (3)各尾矿由于采用粗粒抛尾和粗精矿细磨, 所以粒级含量特征是粗、细粒级高,中间粒级低,这 是正常的。粗粒级中铁分布率高于中间粒级,但粗 粒级是产率高,畲铁低,所以粗粒抛尾是合适的。从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张建廷:白马铁矿选矿产物工艺矿物学研究 ・41・ 尾矿产物分析可知,铁金属流失主要是在细至微细 矿物。因此,要得到较高品位(例如TFe58%)的铁 精矿,一0.074 mm粒级含量要达80%以上,从而保 证目的矿物钛磁铁矿的单体解离度。 (3)各尾矿中不合理损失的铁所占比例已较 少,铁金属及目的矿物的流失主要是在微细粒级,从 工艺流程和选别方法来看,其各项指标没有特别明 显的异常,所以,流失已属正常状态。说明所采用的 粒级,这些粒级产率高,金属分布率高,钛磁铁矿主 要是单体流失为主,属微细粒夹杂流失。特别是D 尾矿,微细粒级钛磁铁矿单体流失相对较多,造成最 终尾矿rife最高,为16.22%。说明要得到高品位 的精矿,就必须要细磨,一0.074 m/n粒级要达到较 高的含量(如c精矿)。而磨得较细,目的矿物微细 粒级的夹杂流失相应就会多,其尾矿TFe高就是必 然结果。 选别工艺流程较为合适。 4结语 (1)对不同风化矿比例的精、尾矿工艺矿物学 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标准样(风化矿比例22.27%), (4)从精、尾矿物料的工艺性质研究可知,不同 的精矿品位指标,其相应的粒级分布、铁金属分布、 目的矿物含量及单体解离度有所差异,这是正常的。 而研究所得出的相应参数和指标可以作为选矿生产 产品的考察及综合评价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1]长沙矿冶研究院.白马铁矿合理铁精矿品位研究报告 [R].2003.8. [2]攀枝花钢铁研究院矿山分院.选矿厂流程产物工艺矿物 学研究报告[R].1996.12. 还是配比样(风化矿比例50%)的精矿TFe品位高, 含钒高,TiO:含量低,是较为优质的铁精矿;尾矿 铁、钒较高,而TiO 、S、A1 O,、CaO较低。特别是尾 矿中钛铁矿含量低,TiO 也低,对综合利用回收钛 不利。 (2)各精矿的选矿质效率和量效率都比较高, 说明选别效果较好。A、E精矿TFe低是由于有一 些粒级中的目的矿物钛磁铁矿的单体解离度不够, 以连生体形式带人了一定量的杂质(主要是脉石) [3]吴本羡,等.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工艺矿物学研究[M].成 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 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编制的技术要求 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由文字说明书和图 件两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及要求包括: (一)分矿区概述矿区地理位置、范围(拐点坐标)、面 积、所在地交通、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以及矿区内煤炭资源 地质工作情况、地质特征、资源储量等。 (二)用表格的形式列出已设立探矿权、采矿权的证号、 名称、矿区范围坐标、面积、有效期限等详细情况,其中采矿 权分布列表按矿山企业开采规模分大、中、小分列并列出占 用的资源储量。 (三)根据编制原则对确定设置的矿业权数量、规模、位 置等划分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论证。 (四)矿业权设置方案结论中要对设置的矿业权数量、矿 区范围、资源储量、位置、面积、拐点坐标、标高等进行描述。 (五)矿区矿业权设置平面图中要有地理要素、地质勘查 程度、已设探矿权采矿权名称和范围、拟设置探矿权采矿权 经适当简化后,作为底图,包括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界线、乡镇 以上居民地、铁路和主干公路、重要水系、重要山峰及标志 点。 2.基础部分。标明规划矿区范围、煤层零点边界、分预 查、普查、详查、勘探标明其工作程度及范围;煤层露头线、煤 层等深线、断层、褶曲等;拟设探矿权、采矿权范围;已设探矿 权、采矿权范围。 3.矿业权设置方案图以单个国家规划矿区为对象绘制, 比例尺以能清晰显示、标注各类探矿权、采矿权矿区范围为 原则确定,地理要素图例遵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六)编制矿业权设置方案所采用资料的年份截止到 2005-年底,矿业权设置方案实行动态管理,滚动修编。各省 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向部提交矿业权设置方案成果时,应连 同电子版文件一并上报。 各省(区)国土资源厅要高度重视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矿 业权设置方案编制工作,加强对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提供 必要的技术、经费保障,确保完成矿业权设置方案编制 工作任务。 名称和范围、小矿资源整合范围等内容。在图左下角分别以 附表形式简要列出拟设矿业权名称、资源、面积等情况和已 设矿业权名称、资源、面积等情况。具体要求如下: 1.地理部分。以本省(区)1:50万基础地理图为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yib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1910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