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1773757 U(45)授权公告日 2020.10.27
(21)申请号 202020097270.X(22)申请日 2020.01.16
(73)专利权人 刘乾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东四街5
号楼52号(72)发明人 杨伟 崔丽敏 杜洪彪 张佳
辛小峰 刘胜楠 陈园园 王欣 张利娟 刘乾 (51)Int.Cl.
E02D 17/2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1773757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道路路基边坡防护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路基边坡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板、第一固定立柱、支撑杆和第二固定立柱,所述防护板后端中部上方固定有铰接座,且铰接座内部通过销杆铰接有支撑杆上端,支撑杆左侧的防护板背面上通过固定支座固定有第二固定立柱,防护板左侧面开设有连接凹槽,且防护板右侧面设置有连接凸头,防护板正表面均匀设置有固定凸块。该道路路基边坡防护装置,在防护板后端通过平行固定的两组立柱固定再地面上,之后通过支撑杆支撑防护板的上端,使得防护板紧紧贴合在道路路基边坡上,同时在防护板正面设置三角形的固定凸块,固定凸块上表面受力后形成与防护板平行的分力,增加固定效果,保证防护性能。
CN 211773757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道路路基边坡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板(1)、第一固定立柱(3)、支撑杆(4)和第二固定立柱(5),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1)后端中部上方固定有铰接座(8),且铰接座(8)内部通过销杆铰接有支撑杆(4)上端,支撑杆(4)左侧的防护板(1)背面上通过固定支座(6)固定有第二固定立柱(5),且支撑杆(4)右侧的防护板(1)背板上通过固定支座(6)固定有第一固定立柱(3),防护板(1)左侧面开设有连接凹槽(7),且防护板(1)右侧面设置有连接凸头(2),防护板(1)正表面均匀设置有固定凸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路基边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1)内部均匀开设有透气空腔(9),且防护板(1)内部设置的透气空腔(9)的厚度为防护板(1)厚度的三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路基边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1)和正面设置的固定凸块(10)为一体注塑制成,且防护板(1)后端设置的铰接座(8)和固定支座(6)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并且固定支座(6)上通过U型的紧箍固定第二固定立柱(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路基边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1)侧面设置的连接凸头(2)截面为梯形结构,且连接凸头(2)和连接凹槽(7)相配合,同时一组防护板(1)侧面的连接凸头(2)安装在另一组防护板(1)侧面的连接凹槽(7)内部拼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路基边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1)正面上水平设置的固定凸块(10)剖面为三角结构,且固定凸块(10)的上表面与防护板(1)背面之间的夹角为60—90°,并且固定凸块(10)的下表面与固定凸块(10)的上表面形成直角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路基边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1)为PC材质构成,且防护板(1)后端设置的第一固定立柱(3)、支撑杆(4)和第二固定立柱(5)均不锈钢的空心管道结构,并且第一固定立柱(3)、支撑杆(4)和第二固定立柱(5)下端倾斜头,同时第一固定立柱(3)和第二固定立柱(5)上均设置固定有四组固定支座(6),且支撑杆(4)的伸出防护板(1)的长度大于第一固定立柱(3)和第二固定立柱(5)伸出防护板(1)的长度。
2
CN 211773757 U
说 明 书
一种道路路基边坡防护装置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边坡防护领域,具体为一种道路路基边坡防护装置。背景技术
[0002]降雨是引起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之一,降雨使得含水率的增加导致土体下滑力的增大边坡稳定性系数减小,同时降雨也会对坡体造成侵蚀加大土体发生崩塌的可能性,道路尤其以市政道路为主,只有通过铺设防护砖或者种植绿植,表面滑坡的出现,需要对滑坡进行紧急防护之后铺设防护网种植绿植,现有的防护装置采用防护板防护滑坡,施工不便,并且不容易固定,影响防护效果。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道路路基边坡防护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路基边坡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板、第一固定立柱、支撑杆和第二固定立柱,所述防护板后端中部上方固定有铰接座,且铰接座内部通过销杆铰接有支撑杆上端,支撑杆左侧的防护板背面上通过固定支座固定有第二固定立柱,且支撑杆右侧的防护板背板上通过固定支座固定有第一固定立柱,防护板左侧面开设有连接凹槽,且防护板右侧面设置有连接凸头,防护板正表面均匀设置有固定凸块。
[0005]优选的,所述防护板内部均匀开设有透气空腔,且防护板内部设置的透气空腔的厚度为防护板厚度的三分之一。[0006]优选的,所述防护板和正面设置的固定凸块为一体注塑制成,且防护板后端设置的铰接座和固定支座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并且固定支座上通过U型的紧箍固定第二固定立柱。
[0007]优选的,所述防护板侧面设置的连接凸头截面为梯形结构,且连接凸头和连接凹槽相配合,同时一组防护板侧面的连接凸头安装在另一组防护板侧面的连接凹槽内部拼接。
[0008]优选的,所述防护板正面上水平设置的固定凸块剖面为三角结构,且固定凸块的上表面与防护板背面之间的夹角为60—90°,并且固定凸块的下表面与固定凸块的上表面形成直角结构。[0009]优选的,所述防护板为PC材质构成,且防护板后端设置的第一固定立柱、支撑杆和第二固定立柱均不锈钢的空心管道结构,并且第一固定立柱、支撑杆和第二固定立柱下端倾斜头,同时第一固定立柱和第二固定立柱上均设置固定有四组固定支座,且支撑杆的伸出防护板的长度大于第一固定立柱和第二固定立柱伸出防护板的长度。[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1]1.在防护板后端通过平行固定的两组立柱固定再地面上,之后通过支撑杆支撑防
3
CN 211773757 U
说 明 书
2/3页
护板的上端,使得防护板紧紧贴合在道路路基边坡上,同时在防护板正面设置三角形的固定凸块,固定凸块上表面受力后形成与防护板平行的分力,增加固定效果,保证防护性能;[0012]2.在防护板侧面设置的连接凸头与侧面的连接凹槽拼接在一起,使得拼接的防护板形成一组整体,并且可重复利用,而防护板内部设置透气空腔,减少防护板的重量,并且不影响整体的强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背部示意图;[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拼接示意图;[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固定示意图;[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防护板剖面示意图。[0017]图中:1、防护板;2、连接凸头;3、第一固定立柱;4、支撑杆;5、第二固定立柱;6、固定支座;7、连接凹槽;8、铰接座;9、透气空腔;10、固定凸块。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19]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道路路基边坡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板1、第一固定立柱3、支撑杆4和第二固定立柱5,防护板1后端中部上方固定有铰接座8,且铰接座8内部通过销杆铰接有支撑杆4上端,支撑杆4左侧的防护板1背面上通过固定支座6固定有第二固定立柱5,且支撑杆4右侧的防护板1背板上通过固定支座6固定有第一固定立柱3,防护板1左侧面开设有连接凹槽7,且防护板1右侧面设置有连接凸头2,防护板1正表面均匀设置有固定凸块10,防护板1内部均匀开设有透气空腔9,且防护板1内部设置的透气空腔9的厚度为防护板1厚度的三分之一,减轻防护板1的重量,并且防护板1内侧设置的固定凸块10起到加强的效果,不会影响防护板1使用的强度,防护板1为PC材质构成,且防护板1后端设置的第一固定立柱3、支撑杆4和第二固定立柱5均不锈钢的空心管道结构,并且第一固定立柱3、支撑杆4和第二固定立柱5下端倾斜头,可将第一固定立柱3、支撑杆4和第二固定立柱5很好的固定在地面上,便于施工,同时第一固定立柱3和第二固定立柱5上均设置固定有四组固定支座6,且支撑杆4的伸出防护板1的长度大于第一固定立柱3和第二固定立柱5伸出防护板1的长度,使得第一固定立柱3和第二固定立柱5形成的面与支撑杆4之间形成夹角,第一固定立柱3和第二固定立柱5与支撑杆4与地面形成三角稳定效果更好。[0020]使用时,首先将防护板1前面贴合在道路路基边坡,之后将第二固定立柱5和第一固定立柱3下端压紧在地面上,之后将支撑杆4绕着铰接座8转动,将第二固定立柱5和支撑杆4形成夹角,之后将支撑杆4下端压紧在地面上,保证防护板1紧紧贴合在道路路基边坡,防护板1正面上水平设置的固定凸块10剖面为三角结构,且固定凸块10的上表面与防护板1背面之间的夹角为60—90°,并且固定凸块10的下表面与固定凸块10的上表面形成直角结构,固定凸块10的上表面受力后形成与防护板1平行的分离,使得第一固定立柱3和第二固
4
CN 211773757 U
说 明 书
3/3页
定立柱5更好的固定在地面上,并且使得防护板1底部与地面接触,之后将多组防护板1进行拼接,完成防护。
[0021]防护板1和正面设置的固定凸块10为一体注塑制成,且防护板1后端设置的铰接座8和固定支座6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并且固定支座6上通过U型的紧箍固定第二固定立柱5,可进行第一固定立柱3和第二固定立柱5的拆卸固定,防护板1侧面设置的连接凸头2截面为梯形结构,且连接凸头2和连接凹槽7相配合,同时一组防护板1侧面的连接凸头2安装在另一组防护板1侧面的连接凹槽7内部拼接,拼接形成的防护装置形成整体,并且防护板1可拆卸重复使用。
[002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5
CN 211773757 U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6
CN 211773757 U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2
7
CN 211773757 U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3
图4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