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为什么有人玩手机浪费了青春,有人玩手机成就了梦想?

来源:图艺博知识网
为什么有人玩手机浪费了青春,有人玩手机成就了梦想?

亲,很抱歉,你握着手机在看这篇文章,我却要让你不痛快了。

你一天有多少时间在看手机?

想想,一天中你看了多少次手机,用了多长时间,都干了什么?聊天,购物,看视频?课堂上,地铁上,吃饭时,会议中?

你是否一离开手机就像没魂儿了一样?是否一会儿不上网就感觉被世界遗忘?是否在某次长时间上网后,突然会有一种莫名的空虚,或者对如此浪费青春有一种隐隐的懊悔?是否你也想管住自己伸向屏幕的爪子,但一次次依然如故?

如果你说,我没什么大志向,就想随心所欲活在当下;也没啥梦想,就想走一步算一步。那么,你可以走开了。

想请不甘沉迷于手机的你看一看,同样玩手机,为何有人实现了梦想,有些人却在浪费生命?以及,如何正确对待手机。

一、王诗文:不放过任何零散的20分钟,用手机写了三本书

为什么有人玩手机浪费了青春,有人玩手机成就了梦想?

用手机能干啥,纯玩?看看她吧。

@王诗文是个媒体人,工作压力不小,经常出差,作息不规律,所以她的创作时间就是:蹲厕所,飞机或火车上,星巴克等朋友,排队叫号吃饭,敷面膜,以及临睡前,诸如此类你用来发呆,追剧,刷微信的碎片时间。她的写书工具:手机。

如果你说你不甘现状,也有梦想,那就别放过每一个零散的20分钟。就拿写作这件事来说,我一般都用晚上闭目养神的时间和运动锻炼的时间进行情节构思,构思完整后,可以在敷面膜的时候记录在手机里,第二天一早蹲马桶时进行修缮,然后再抽空构思,落笔……一般情况下,20分钟里,我能在手机里敲下500字。

所以,我的写作从来不与工作和生活冲突,也丝毫没有成为我不去旅行,不去享受亲情友情爱情的绊脚石。

二、彭小六:当你们用“葛优躺”刷朋友圈时,他业余时间月挣5万

为什么有人玩手机浪费了青春,有人玩手机成就了梦想?

觉得自己很忙,没时间实现梦想吗?看看他吧。

@彭小六是《简书》上最火的斜杠青年,每天要读一本书,写一篇文章,排版发布到公众号和微博上,要回复读者的问题,每天晚上要分享和互动,周六周曰全国各地飞,靠分享知识一个月能挣6位数。作为一个上市公司的部门负责人,他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来做这些事情呢?

下面是他自己列的时间管理表:

为什么有人玩手机浪费了青春,有人玩手机成就了梦想?

很多人说,你每天都在做很多事情,这样安排时间会不会太过太机械化?

我说你错了,保持充分的自律,从容的生活节奏,才是节约时间最好的方式。

充分利用好时间,才能空余出很多闲暇时间来做其他的事情。我们下班后的时间都一样多,我用你在“葛优躺”、在刷朋友圈的时间挣钱。

这个世界很公平,不是给我们平等的机会,而是给予你的能力配得上的机会。你要得到多大的收益,就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三、路人甲乙丙:如果有想法有执行力,谁都可以搭乘分享经济的快车

觉得这些大神太遥远,无论如何也追不上?好吧,看看《三联生活周刊》上,这些与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吧。

珍珍,土生土长的云南妹子。从小就是一枚吃货,热爱美食。来到上海后,发现很少能吃到地道美味的云南菜。后来,她注册成了“我有饭"饭局主人,周末在自己家中摆开了互联网饭局,分享云南美食给素未谋面的朋友。每次起订人数4-6人,菜金分享价138rmb/人。她很快成了圈中小红人,既交了朋友又挣了零花钱。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在一款号称“花钱找人陪唠嗑”的APP“在行”上,很多人将自己的经验在网上有偿分享。有教人化妆做发型的,有教人如何整理收纳的,有教人怎样说话的。办公室白领北北,在“在行”挂出2999元4次的写作培训课,刚一上线,一个小时内就收到三个学员的约见请求。

女孩ZZ是一名编织控,她开通了微博,向外展示她的手工作品,“真爱粉”一路涨到上万。后来,她找到烘培达人暖暖的下午茶工作室,在那里开办沙龙。30多场手工沙龙,场场爆满。她为参加沙龙的朋友们讲解每一个编织图案背后的文化内涵,热烈的回应让她有宴会女主人的感觉。

近来很火的一个以家居设计分享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好好住”,是创始人冯骕受母亲之托装修家里的房子时,受不了设计师的胡侃而荫生想法的,一年内吸引了35万“粉丝”。

同样玩手机,有人玩得眼圈发青、时空颠倒、五指痉挛,有人将人生玩得一片红火,玩出了事业的新天地。

四、你将时间花在哪儿,你的成就就在哪儿

为什么有人玩手机浪费了青春,有人玩手机成就了梦想?

一天到晚放不下手机,你会有一万个理由。

刘墉在《再试一次就成功》中写道:或许你要说,朋友很重要,不能跟父母做一辈子朋友。问题是,朋友一起走,应该彼此提携,不是彼此牵绊。如果你们天天把时间精力耗在电话、微信上,还可能有高的成就、走向人生远大的目标吗?

如果你是学生,有那么繁重的功课,有那么多该专心学习的东西,为什么总开着手机呢?如果你是在等电话、微信、邮件,那么等待会让你分心;如果你不在等,又何必放个随时打扰你的东西在身旁呢?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说,在你爱别人之前要先爱自己,因为你连自己都不爱,哪有资格去爱别人。

作为一个有自我期许的人,你要先把自己的事搞好,要求每个人尊重你的时间,使你能成功,将来才有能力去帮助别人。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说,有些人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一万个小时努力。

算一算,如果每天使用手机4个小时,六到七年就达到一万个小时。你能成为哪方面的专家?

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理论: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每晚抽出2个小时用来阅读、进修、思考,或参加有意义的讨论,人生就会发生改变。

这个理论不知真假,但我觉得有道理:一个人现在的成绩,全是基于他过去的积累。

而你,在晚上八点到十点之间,是抱着手机在网上闲逛聊天,在学习讨论,还是在创业赚钱?

阿兰·拉金在《 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中写道:要学会说“不” ,它可以帮你节约很多时间。千万不要让别人消磨掉你的时间,在表示拒绝的时候一定要坚决果断。

这句话,同样可以用作我们对待手机的态度:如果你不用手机创业和做研究,那么,坚决放下手机吧,别让它浪费你过多的时间。

这就是本篇文章的结论:同样玩手机,之所以有人成为大神,有人成为屌丝,是因为有人将手机作为工具,而有人却被手机主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