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不是猫

来源:图艺博知识网

小时候因为声音小,治疗视力的医生奶奶给我起了“小猫”的外号;再加上肚子左下方有一只卧猫型的胎记,我格外关注猫。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了,“云养猫”一直是我与猫相处之道,对于现实中的猫,我的内心始终有着一种排斥。思前想后,这本质上是对自己的性格和某些特质的自我厌恶所致吧。去年到上海求学,校园中有很多猫,反倒在现实中与猫有了零距离的接触。实际上,我很清楚自己内心的情感并没有太多的改变;即使有,我也不自知罢了。

去年十一月初,降温天气不期而至。这是我在南方度过的第一个冬天,在来上海之前,我这个靠着暖气过冬的北方人,无数次想象上海的冬天如何得湿冷。但是出乎我的意料,这里的冬季并不是不能忍受,一个冬天也没在宿舍开空调。但是图书馆的橘猫妈妈却难以忍受这样的寒冷降温的天气,因为她恰在气温跌至零下,一个北风呼啸的深夜里,诞下小猫。因为气温太低,她的宝宝可能无缘目睹次年的春光。听图书馆的老师说,此前她已经经历两次寒冬生产,两窝小猫都夭折了。后来,在图书馆学习的好心的小情把橘猫妈妈抱走了,小男生把她抱去诊所,后来再也没有见到她。

之所以对她印象深刻,是因为她是很多年来我摸过的第一只猫。记得小时候到家里长辈的朋友家做客,有只白猫,大概跟他一起玩耍过吧,因为年岁太久远,已经忘却了。因为日常猫图书馆,因而与这只“霸占”图书馆庭院的橘猫熟络起来。她不怕人,甚至常常翘着尾巴溜达到人身边,用身体蹭人们的腿;看到休闲区有吃东西的,她就坐立在你对面,十有八九,学生手里的食物就分享给她,她也来者不拒,一点都不挑食。那对小情侣每天定时定点给她投喂猫粮,喊着“小黄猫”,不知道在哪猫着的橘猫就不慌不忙地出来了。有人总结橘猫,十猫九胖,但是这只是剩下的那一只,她修长灵巧,格外惹人怜爱。

有一天在庭院里跟家人通电话,她就静静躺在我面前晒太阳。我放下手中的水杯,轻轻抚摸她的头、脖子和肚子。她双眼微闭,很享受的样子。不知道跟家人聊了多久,一只手一直在她姜黄色的毛发上抚摸。猫的毛和我想象那种软软的感觉并不一样,甚至有些粗糙的感觉。这让我略微有些失望,人总会把自己的想象力增添在事物之上,使之更加光鲜。说来也巧,上个月在另一片草坪边,摸到了另一只粘人的橘猫妈妈,但是和之前图书馆的不是同一只。这一只体型更大,毛色更深,喜欢在马路上“碰瓷”,她会直接歪倒在你脚旁边,让行人停留下来抚摸她的脑袋和脖子,但是不许碰肚子,只要手挪到肚子附近,她便用牙齿轻轻咬住你的手,直到挪开,甚至可以看到被她咬出的浅浅牙印。

后来很长时间没有猫镇守图书馆的小花园,鸟倒是多起来了。春天的时候,总有一只黑色的鸟大摇大摆走来走去。地上的斑斑驳驳的痕迹,似乎证明这是黑鸟的天下。后来有一只白色的小猫不定期出没,与橘猫妈妈主动靠上人求摸摸搂搂不同,这只白猫很怕人,但凡有人经过,他一溜烟就躲起来了。

近期又看到一只灰白相间的花猫,很警惕,喜欢慢慢顺着墙边走,最后停在楼梯下,路过他身边,便警惕地抬起身,我怕打扰到他,就径直走过了。不知道他会不会驻扎在院子里呢?

曾有不止一个朋友问我以后会不会养猫?我每次都坚决否定。我不是猫,不想养猫,只喜欢“云养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