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今天开始,我决定日更

来源:图艺博知识网

其实在想这篇文章应该起个什么样的标题时,我脑子里闪现的日期是“明天”。但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以我对自己的了解,拖到明天的结果就是我可以找出一万个不写的理由,直到放弃。

刘同说:记录是一件拯救生命的决定

做出日更的决定是我思考了很久的结果,我不是一个爱喝鸡汤的人,但当我第一次看到‘世界上最可怕的是比你聪明的人比你还努力’这句话时我被深深震撼和打击了,直到现在听到这句话还是如过电般震颤大脑。

我必须承认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我和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一样平凡而平庸。除了没有天赋的异禀,我还是一个懒癌患者,缺乏行动力,今日事不能今日毕,拖到最后焦头烂额又无能为力。

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写作是门基础课也是必修课。2015年12月发现了简书APP,并尝试在简书写作,现在算起来在简书写作已经一年有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写了大概20几篇文章,总数不到三万字。因各种原因最后公开的有一万多字。对于一个文采不出众又没人气的写作者来说一年写一万字,基本等于判了死刑。

一个连写都没开始的作者,怎么能奢望有大批的粉丝和读者呢,如果有,那大概也是痴人说梦。

一年多的时间我看到许多写作者忍住寂寞,坚持写文,最后成为简书签约作者,心里钦佩不已。一方面必须承认人家文采、思想确实远远赶超自己,但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佩服人家守住初心坚持下去的毅力。比我牛逼的人都这么努力,我有什么理由畏葸不前。不比天赋,就勤奋二字自己也和别人差了好大一截。

除了摆脱懒癌,另一个让我有日更想法的就是用写作表达自己。

可能家庭和性格原因,我天生自卑且内向。这就意味着我不敢在别人面前勇敢的表达自己。看到有些人在公众场合侃侃而谈,我心生羡慕,心想能成为他那样的人就好了。可是真当我被推到众人面前时,我便四肢颤抖,口齿不清,事先组织好的语言,全部被紧张打乱,最后只能尴尬收场。

不爱在公众面前讲话,并不代表我没有自己内心的想法,这些想法有的不能跟人诉说,有的找不到人诉说,所以我选择用写的方式记录。

写作是一个沉淀的过程,在写作前我可能有满腔的怒气,可是在写作的过程中,经过思索事件的原委最终平息了内心的怒火。这何尝不是一种心灵的洗涤与解脱。

同时把想法诉诸文字也并非易事,这需要较好的语言运用能力,这是我欠缺的,也是我需要我锻炼和补充的。

在简书首页多次投稿,多次被拒之门外,编辑发过来的简信里提到,写作者的文字要有意义,要么别人读了你的文章能从里面了解到什么,要么你的文章能引起别人的共鸣。我次次被拒的原因应该是两者都没做到。

每次被拒稿之后我大多都会把被拒的文章放到私密文章一栏,因为我觉得只要被拒了那就说明它一定是不好的,它没有脸见人。

从现在开始,我写的文字不会让它再躲在私密的角落里,因为从它成文的那一刻,它就拥有了意义。它是我写作的见证。我是我的文字的作者,也是它的第一位读者。

种树最好的时间,一个是十年前,一个就是现在。只要愿意,随时都是写作的最佳时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