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浏览器异步加载和同源策略

来源:图艺博知识网

静态页面

在浏览器脚本的概念没有出现之前,所有的网页都是静态的。我们知道浏览器的工作模式是:

  1. 浏览器向网站服务器发起请求
  2. 网站接受浏览器的请求,返回一些字符串(比如一些组成页面的 HTML 字符串)
  3. 浏览器接收到网站返回的用于组成页面的字符串后,就可以关闭连接了
  4. 浏览器将组成页面的字符串渲染到屏幕上,使得用户可以看到一个可视化的结果

看起来就像下面这样:

                                                                                   
                                       Client Request                              
              +-------------+                                     +--------+       
+------+      |  User Agent | +-------------------------------->  |        |       
| User +------>             |                                     | Server |       
+--^---+      |  (Browser)  | <--------------------------------+  |        |       
   |          +-------+-----+                                     +--------+       
   |                  |                Server Response                             
   |                  |                                                            
   |                  |                                                            
   |        +---------v--------+                                                   
   |        | Close Connection |                                                   
   |        +---------+--------+                                                   
   |                  |                                                            
   |                  |                                                            
   |         +--------v--------+                                                   
   ^---------+ Render response |                                                   
             +-----------------+                                                   

我们看到,一旦用户代理(浏览器)关闭了和服务器之间的链接之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将不能继续通信。

动态页面

为了让页面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多的交互,浏览器开发厂商们制造出了名为浏览器脚本的东西。比如你在浏览一个页面的时候,你觉得页面的字体太小了。在静态页面的时候,页面制作者在右上角给你提供了名为 “放大字体” 的按钮,你点击那个按钮,然后开启一轮新的请求,显著的说就是说你感觉到浏览器刷新了。这其实是浏览器重新从服务器加载页面的资源,只不过这一次的资源是用于显示字体放大后的页面。

浏览器脚本就是一小段由浏览器执行的代码,页面制作者将这一小段代码,和网页面的内容(比如一篇优美的散文,和它右上角的 “放大字体” 按钮)一起返回给浏览器。浏览器接收到页面资源后,首先就是先将散文和 “放大字体” 按钮显示出来。注意到返回的内容实际上还有一段由浏览器执行的代码,页面制作者在这段带代码中告诉浏览器:如果用户点击了 “放大字体” 按钮,那么你就将页面的字体放大。于是,当你点击 “放大字体” 按钮之后,浏览器严格执行页面制作者在脚本中撰写的内容 - 将页面的字体放大。

异步加载

注意在静态页面中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过程。浏览器在向服务器发起了对页面的请求之后,在服务器没有将页面的内容返回之前,页面是无法被显示出来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我们在点击了浏览器的 “刷新” 按钮之后,页面会 “白屏” 一小段时间。

起初浏览器脚本是没有网络通信的功能的,只能做一些页面的特效,比如“点击按钮放大了字体”。不过浏览器厂商发现,如果给脚本赋予网络通信的功能,将使得页面制作者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好的页面交互体验。于是在早期的 IE 浏览器中,首先赋予了浏览器脚本的通信功能。

浏览器脚本可以和服务器进行网络通信之后,页面制作者可以做出具有更好体验的页面。比如你现在需要搜索商品,假设是要买一本编程的书,你在网页的搜索框中输入了 “编程的数”,很明显是输错了,你将 “书” 错输成了 “数”。在你点击了 “搜索” 按钮之后,进过短暂的白屏之后,页面中显示了:

找不到关于 “编程的数” 的产品,你是不是要找 “编程的书”

很不错,网站给了我们一个提示,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自己的输入错误。不过这个体验还是有待提高的,因为每一次的搜索都会有一个短暂的 “白屏”,在白屏期间用户只能等待。在浏览器脚本可以通信之后,搜索就可以以一个异步的方式进行:

  1. 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搜索页面的地址 “”
  2. 浏览器会向网站请求搜索页面的内容,用于显示这个页面
  3. 网站在返回页面的显示内容的同时,包含了一小段脚本,脚本的内容是告诉浏览器 “用户在点击了搜索之后,你给用户一个提示,让用户知道服务器正在紧张的搜索用户所需的资源,然后你显示了提示后,你再向服务器请求搜索的结果,当得到搜索结果后,你再把搜索结果显示给用户”

这样的话,用户不必在搜索时面对页面的刷新时的 “白屏” 了,有一个提示框告诉用户稍等片刻。

同源策略

我们需要有一种方式将网络上的资源(比如散文和图画)标识出来,区别它们是来自于不同的作者。如果我们将颗粒度定位到每一个独立的资源,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我们知道作家不可能只有一篇散文,而美术家也不会只有一幅画。于是我们选择了使用:通信协议,完整的域名,以及端口号去描述一个源,只有三者都相同,才标识两个资源是同源的。

下面的几个资源是同源的:

 
 

下面的资源是不同源的:

 
 
 
 
 
http://example.org/ 
http://ietf.org/

现在知道了同源,那么同源策略是什么意思呢?同源策略就是,两个不同源的资源相互是不能访问对方的资源的。同源策略主要就是限制脚本的网络访问。

绕过同源策略

我们知道直接在页面中载入不同源的外部资源是可以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动态的载入一段外部的脚本。

(function () {
    window['showNickname'] = function (json) {
        alert(json['nickname']);
    };

    var userInfoServiceUrl = 

    var doCrossSiteRequest = function (url, callback) {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url + '?callback=' + callback;
        var head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
        if (head[0]) {
            head.append(script);
        }
    };

    document.querySelector('#btnShowNickName').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doCrossSiteRequest(userInfoServiceUrl, 'showNickname');
    });
})();
<?php

$callback = isset($_GET['callback']) ? $_GET['callback'] : null;
if ($callback === null) die('invalid request');

$userInfo = [
    'nickname' => 'net-user'
];
$json = json_encode($userInfo);

echo "{$callback}({$json});";
showNickname({"nickname":"net-us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