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9-07-30与其抱怨父母无能,不如想想是不是自己太怂

来源:图艺博知识网

最近朋友的孩子过来家里玩,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

后来才发现,这个孩子话特别少,说是因为父母亲管理特别严格的原因,在家不能随便说话。

看着身边滔滔不绝说话的孩子,感觉眼睛里面闪烁着探索世界的亮光,就像一颗颗小星星,想要把全世界都照亮似的。

                                                 壹

以前有个热帖是讨论原生家庭罪的,说的是一个去美国留学的孩子十年未归,只给父亲写了一封信。

据说信的内容是细数了父亲的十宗罪,消息一出,舆论一篇哗然。

当时觉得没有什么太大的触动,毕竟在国内这样一个传统的环境里,这样的孩子只能是冰山一角。

但今天对比了一下这个孩子,我突然发现,也许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呢。

在孩子的眼里,永远还是“别人家的家长”才是想要的类型。

在许多孩子的眼里,原生家庭的父母有着各种各样的短板。

父母资源不够丰富,没有给到令人羡慕的私教资源。

父母文化不高,没有给子女出人头地攒下足够的人气和热度。

父母经济水平有限,没有给子女留下肆意挥霍的资产。

正如边际效用递减理论指出的那样,当你拥有足够多的资源之后,你的幸福感同样会逐次递减。

所以生活就是这样,即使它给了你需要的全部,你也会想要得更多。

                                                贰

大多数的父母确实如此,有着各种各样的不足。

但这并不影响他们蹒跚早起送你上学。

也同样会在下班后的第一时间顾不上喝一口水就给你做各种可口的饭菜。

他们表达爱意的方式,就是每天给你唠唠叨叨,叮嘱你要好好学习。

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举动背后,是父母殚精竭力为子女付出的所有。

相比较那些连说话都要思虑半天,不敢有丝毫自己主张的家庭。

父母给了我们敢于自由说话和权利和勇于探索世界的勇气,这就足够了。

                                                  叁

记得心理学读本上说:只有在幼年时期享受了父母亲无条件的爱,这样的孩子才能有探索世界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底气。

如果相反,孩子会把这世界上的不公平当作是自己的过错,那样孩子的精力就会在无限制的内耗中消耗殆尽,这样他就没有了探索的世界的可能。

以前总是哀叹自己的父母没有给自己足够的资源,其实最宝贵的资源是让自己拥有了可以无穷探索资源的勇气和动力。

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聚宝盆”吧。

因为别人给的,总会用完。自己挣来的,才永远不会枯竭的。

与其一味抱怨父母无能,不如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的很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