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福州:白塔寺/定光寺

来源:图艺博知识网

       福州定光寺,坐落在福州市内“三山”之一“于山”的西麓,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为闽国的建立者“开闵省王”王审知(公元909-925年在位)所建。

        定光寺俗称“白塔寺”,因寺内有一座七级白色砖塔而得名。此塔全名是报恩定光多宝塔,是闵王王审知为其父母荐福而建的砖心木塔。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白塔被雷火焚毁,后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重建为砖塔,清代进行过二次重修,保存至今。

         下图、在“古田路”旁远拍“定光寺白塔”

下图、拉近镜头拍摄

下图、山门:

下图、山门右侧的拱门

下图、前廊的石雕墙裙

下图、前廊石柱对联,上联:

下图、山门右侧对联,上联:

下图、山门左侧对联,下联:

下图、前廊左侧石柱对联,下联:

下图、

下图、殿内供奉的主尊坐像,据说是“皆大欢喜佛”,常见的天王殿主尊为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而这位佛则衣冠整齐,不苟言笑。

下图、远看“毘卢殿”

下图、天王殿实际是一个敞轩,没有后墙和后门,这是殿内右侧的二位天王立像和楹柱下联,

下图、天王殿左侧的二位天王立像和楹柱对联,上联:

下图、天王殿主尊后面的护法神“韦驮”立像

下图、匾额:

下图、毘卢殿前的石雕丹陛石

下图、毘卢殿殿前廊石柱对联、上联

下图、下联

下图、殿内供奉的主尊:毘卢殿遮那佛,此时殿内正举行佛事。

下图、石柱对联

下图、最后一座大殿“法雨堂”和后面的白塔

下图、毘卢殿殿后门匾额和“千手千眼观音”

下图、这是在通往“法雨堂”的抄手回廊内拍摄的佛教故事壁画

下图、抄手回廊

下图、无字碑

下图、“法雨堂”和白塔

下图、“法雨堂”前廊右侧边柱的对联

下图、法雨堂的脊兽

下图、边廊

下图、法雨堂前廊石雕盘龙柱

下图、匾额

下图、右侧盘龙石柱和石刻对联、上联

下图、左侧盘龙石柱和对联,下联

下图、在“法雨堂”回望“pi卢殿”后面

下图、边廊

下图、定光寺后院的“定光塔”上部

下图、“定光塔”下部

下图、定光塔正面,一层入口门已上锁,不开放。

下图、《重修报恩定光塔记》碑

下图、碑文近拍

下图、塔身一层的佛龛

下图、文物保护单位碑

下图、碑文

下图、“法雨堂”后面

  全文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