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ackLiaonm.
昨天发生的圣彼得堡地铁站爆炸,以及刚刚过去的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竟然让我想到了死。这可并不表示我就要去寻死,而是经过这两件事,引发了我对于死亡这个永恒的主题一些自己新的思考。
我想到了死如果不是昨天下午收到大学老师的微信,我甚至都不知道昨天是清明节。但是这不能说明我不热爱自己的祖国,唯一的合理化解释就是到了俄罗斯没有了中国的假期,我干脆就记不住祖国的传统节日。
这是格物自知第8篇原创文章,作者JackLiaonm。
1. 第一次认识死亡
在我们老家,大人是不让小孩轻易提起“死”这个字的,尤其是早上刚起床或大年初一的时候。毋庸置疑,像我这种从小就谨言慎行且沉默寡言的人,应该从来没有触犯过这一忌讳。
后来上了学识了字,才知道死也有很多种不同的死法。特别是在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神奇国度,人的死法更是数不胜数。除此之外,死还是有轻重的。比如我们的课本上就讲到,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也有人死得轻如鸿毛。
不过,纸上得来终觉浅。就算之前也经常听到有人死亡的消息,比如远房的姨婆/舅公/姑婆去世了,或者再久远一点,我的曾祖父和曾祖母的去世。
直到上了四年级,我才第一次经历自己的至亲的死亡。因为就在那一年,我爷爷去世了。
他经常会因为工作上的需要,喝太多酒后醉得不省人事被同事扶回家。后来他终究饮酒过度患上了食道癌,到了癌症晚期已经无法医治的时候,全家都笼罩在即将失去至亲的乌云之中。而就在那时,小小的我也开始对死亡有了一些认识。
那天早上特别早,我不知道被谁喊醒去看爷爷,可是他却再也醒不过来了。等我走到他跟前的时候,他已经闭上了眼睛。我想知道就在他要闭上眼睛那一刻,会不会因为没能见到我最后一面而带着遗憾离去。
他是否带着遗憾离去当时他坐在椅子上一动也不动,对于一个9岁的孩子来讲,或许根本就不能懂得那种失去至亲的痛苦。当时小小的我,还不知道什么是死亡,更不会知道这个世上从此再也没有这个人了。
2. 我应该已经死了三次
几乎每次回老家,我都能听到奶奶聊起一件事。22年前,全家人都在商量到底要不要生下我。我听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记住了我为什么能来到这个世界。当年要不是我的曾祖父执意要我妈生下我,估计这22年足够我再投几个轮回的胎了。
自认为现在的我是非常健康的,但是我却有一个不那么健康的童年。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经常被打针打到都没法好好坐在凳子上。
尤其到了六年级,爷爷去世后出于某些我当时无法理解的原因,我转学了并且长住在外公家。不过那一年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那一年外公带着我看了很多次医生,我吃了很多药,还有多少个胃痛的睡不着觉的夜晚。
直到今天我都不知道为什么,当年我的胃的健康状况会那么糟糕。只记得我吃了很多药,中药西药都有,而且还要忌食。最痛苦的是,花生太硬所以我不能吃,即使我到现在都还非常喜欢吃花生。
这段经历已经过去了十年,现在我只能回想起其中最难忘的三个片段。
有一次语文课上突然胃特别难受,我竭力忍住让自己不要呕吐,但是后来还是没有忍住。再就是一天早上我刚起床在漱口的时候,什么东西都还没有吃,都吐得一塌糊涂。最痛苦的体验还是晚上,我经常会一个人胃疼得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当时小小的我,根本就分不清楚各种各样的病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以为我会像爷爷那样,后来什么都吃不了,只能靠生理盐水维持生命。我甚至以为我自己很快就要死了。
我死了三次还活的很好多年后上了大学,有天经历了感情挫折,正好有朋友过生日。于是在朋友的生日宴上,喝了我这辈子最多的白酒,我还记得刚开始是小杯慢饮,后来直接端起吃米饭用的碗一碗一碗的干。
结束后朋友把我扛回宿舍的时候我已经烂醉如泥,我以为会和往常一样睡一觉起来就好了。可是并没有好得那么快,当天晚上起床呕吐了多少次我已经不记得了。我却怎么也忘不了,直到第二天晚上都还能不停的呕吐,并且一天都未进食。
说来矫情,之前听过很多过度饮酒导致酒精中毒身亡的例子,当时我也以为自己也要死了。所以现在我要么一开始就不喝,要么就一定会控制量。
3. 现在我如何看待死亡
总的来说,我对死亡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恐惧。大概是从小就受到封建迷信深深的毒害,直到现在我都还不敢一个人走夜路,害怕看到坟墓和死人。
培养了我多年的爷爷已经去世十三年,这些年我见证了更多的死亡,也去过鬼门关,也开始对死亡有了一些浅薄的认识。
前段时间经常在朋友圈看到同学的家人、同学的朋友的家人到轻松筹平台上筹集医疗资金。我觉得原来生命是如此的脆弱,这些曾让我一度对眼前这个世界充满了怀疑,变得非常悲观,甚至想过要及时行乐。
不过,后来我不再那么想了。前天圣彼得堡发生恐袭后,很多国内朋友发来消息问候,我会打趣的说,我还没看过足够多的风景,还没到达我想要的远方,我怎么能这么快死去?
哪怕我明天就要死去,今天的我依然会好好上课,好好生活,好好写作,好好爱自己。至少我留下的是积极向上、不甘于命运的背影。我希望留下美好的背影
就像马云校长在湖畔大学开学典礼上演讲时说的那样:我们最后的结局都会进火葬场,不管你有多努力,这就是最坏的结局,仍为之。
对呀,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宿命,这只是所有生命必经的过程,而已。
2017/04/04 22:40
В Деревне универсиад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