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曾经遇到过这种情况?当你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医生在处方单和病历本上写的字,你根本看不懂。
看不懂的原因大概分两种:一种是医生写的字迹比较潦草,他写的什么,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一种是虽然医生写的字很规整,不过作为业外人士,那些医用专业术语你可能根本不认识。
话说2011年11月份,我正在市里上高一,双膝关节肿大发炎、积液严重,行走困难,班主任老师建议我暂时休学治疗,我写了申请,去到校长办公室,校长说必须要有医院‘诊断证明’才能同意我休学。
随后,我妈带着我去了州医院(老区),门诊挂了个号,拍了几张片子,做了几项检查,之后门诊医生在我病历本上‘初步诊断’那栏里写下了几个字:怀疑是RA或AS,建议住院治疗。当时我病情危急,休学心切,比较疏忽,也不知道,仔仔细细的瞅一下病历本,可能当时想的是,反正也只是做一个休学凭证,写的啥也无关紧要,反正接下来就要住院了。
休学后,由于州医院(老区)病房住不下,就转到州医院(新区)骨三科住院,也不记得,当时住院有没有带着先前那个病历本,这次被诊断出 化脓性关节炎,随后做了膝关节镜冲洗手术,住院两个多月,医生建议回家休养,加强功能锻炼,好几个月过去了,仍旧没有好转,病情还越发糟糕,还不如住院之前呢,胃口也越来越差。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又到多家小诊所去看,泡脚,刮痧,贴药膏,喝中药……,都不奏效。
2012年10月,到省上ⅩⅩ医院风湿免疫科,被诊断为 强直性脊柱炎,主治医生说,我先前在州医院是被误诊误治了。在省上医院住院一个多星期,病情有些好转,食欲大增,后续用生物制剂治疗一年多,基本可以拄拐行走,我边治疗边上学。
2014年7月,我从学校放假回家,当时病情又有些加重(都无法拄拐行走了),但由于家里一时忙不开,可能经济方面也比较紧张,毕竟那段时间我和弟弟都要上学,还要给我治病,家里经济压力很大,经常入不敷出,父母没能及时带我去医院注射生物制剂,病情恶化的很快,失了学不说,还生活不能自理,全身硬的像个死尸,关节和肌肉阵发性痉挛,连医院都去不了,现已瘫痪在床。
不该有的疏忽几年前,有一次我无意中翻看病历本,才发现在省上医院被诊断出的那种病,就是那次休学时那个医生在病历本上所写的那两种其中之一——(AS)强直性脊柱炎,只是那次休学时我还不知道AS就是强直性脊柱炎,RA指的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医生也没给我解释那几个字母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因为字迹又小又潦草,所以当时并没引起我的注意。
如果当时细心一点,好好的瞅瞅病历本,多余的问问医生,或许就不至于被误诊误治,白白在膝关节上动了手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还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