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夜十一点,我躺在床上写下这些文字,住处外面挨着餐馆,女子的说话声和小孩子的欢笑声不断地在夜色中弥漫,彰显着这个城市的繁华,仔细思索再过一个小时就是国庆节啊,普天同庆的日子。
可是我丝毫没有感受到节假日的氛围,除了走在大街上各种打着普天同庆的旗号促销打折一浪比一浪更高的呐喊声,我体会不到这个节假日原本的意义。
也许是自己本身不放假的原因吧,或多或少有些许淡淡的感伤。
中秋节那天,和一位工作上的朋友偶然聊起了现在的节假日感受,我淡淡的笑了笑:除了春节,我对任何节日都没有感觉,包括我自己的生日。
其实,我喜欢的不是过春节,而是可以回家,可以看望我的妈妈。
我的叛逆期来得特别早,读小学的时候我便无数次的在心里想,以后一定要离开家,离得越远越好。
每次和妈妈吵架,这便成为了我攻击妈妈的理由,我以后一定走得远远的,哼,最好不回来。
而妈妈,每次都隐忍着不说话,只是,我还是瞟到了她转身时眼角的泪水。
那个时候的我,虽看见但是还是装作不知道,反而变本加厉的一次又一次伤害她。
只是她不知道,每次争吵后我躲在被窝里流的眼泪,是那么的咸。
高中时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梦”,填了一所离家最远的学校,2013年的那个九月,我托着大包小包准备去我心中最远的学校报道,爷爷实在放心不下我,打着帮我分担行李的名义陪我在大巴车上颠簸了好几个小时。
我清楚的记得,在爷爷帮我把棉被背到我所在的宿舍楼时,宿管阿姨说了一句:这么大年纪了,真不容易啊!
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刻,我想到了我的妈妈。
高中三年我极少回家,学校规定每个星期只有半天假期,一来,想着路程太远,二来,是我体内的叛逆因素作祟吧。
每次下晚自习后,我都会看着月亮,想着家,想起我的妈妈,她此刻在做什么呢?是不是我不在家的日子也会想起我?
可是,那时的我每次和她通电话不到几分钟便不耐烦起来,索性后来电话也不在频繁了。
那是高三九月的一个中午,我抽出午间休息时间给她打电话:妈妈,今天下午我们半天假,我想回家。
回家做什么?好好学习。电话那头说到。
一句话打断了我所有想说的话,其实,我想说,您难道不记得今天是我的生日吗?我想家了,更想你了。
我在教学楼一旁的角落强憋住声音呜呜噎噎起来,上课铃声打响,仔细擦干眼泪面带笑容的去上下一节课,那个下午,我给自己买了一小盒蛋糕,在空无一人的教学楼里站在教室四楼的走廊上,看着远处的风景,把蛋糕吃得一点不剩。
【2】
临睡前喝了满满一大瓶啤酒,不知是否值得庆幸,平时滴酒不沾的我竟然没有一点醉意!
仔细想想毕业后我才慢慢找到自我的存在,以前极度的玻璃心,害怕这个害怕那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对的,只有我自己是错的。
现在偶尔还是会伤感,但不会如过去般易碎了,这也许就是成长吧。
高三最后一天,班长组织出去聚餐吃散伙饭,那个夜晚,也是我们青春期最疯狂的夜晚。
我们把一大摞一大摞曾经虐待过我们的试卷撕成雪花般大小,从四楼的走廊上倾盆而下,到处都是解放了的呐喊声和低年级学弟学妹的起哄声,教导主任在一片雪白的操场上朝着我们呐喊,第一次,我们觉得不惧怕他的“威胁”。
那一晚,我哭了。那一晚,很多人都哭了。
散伙饭定在了晚上七点,三五好友似乎都有聊不完的话题,在同学眼中我一直都是不爱说话的乖乖好学生,那一晚,每当有同学来敬酒,我都一满杯一满杯的干,我的青春,我最美好的年华啊。
聚会持续到了深夜十点钟,说来奇怪,晕晕乎乎连走路都歪歪斜斜的我竟然一个人走回到了宿舍。
现在每当和朋友说起毕业那些事,我都笑笑说着那时完全没知觉的我竟然一个人走回到了宿舍啊,而且还是没有走错哦。
朋友惊讶的问:你是怎么走回去的?没发生意外吗?
我淡然一笑:有发生意外啊,回来的过程中我弄丢了班长退给我们的十元钱,哈哈,而且我竟然站在寝室门口敲了半天门,直到夜风把我唤醒,我才猛然想起此刻宿舍哪有人在啊。
一次看到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问: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最勇敢?
有一位沉默寡言的女嘉宾说:当我喝醉酒时,我还能自己独自回到家的时候。
我突然就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
人虽醉,心不能醉。因为只有自己清楚没有什么人能够送自己回家。
【3】
刚刚看完了一部英国电影,看着看着眼泪突然就流了出来。
再过十几分钟,九月就告别了。
这一个月来,自己又有什么进步呢?有没有比之前过得好一点点?
自我感觉进步最大的时候是,自己给自己规定每周必须看一本书,写下一个总结。
那是一种心灵上的成长,也是在那时,我想明白了很多之前一直都迷惘的事。
时钟已经显示到了零点多,在这九月份的最后一个夜晚,我感悟到了很多事,很多事也慢慢让我明白。
无论此刻何种心情,
清晨醒来,我相信又是新一天的阳光灿烂。
九月,谢谢。
十月,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