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访三股泉

来源:图艺博知识网
初访三股泉

端午前夕,天气渐渐燥热起。骄阳似火,城市紧张局促的空间,快节奏的生活,迫使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回归山林的田园梦。早就听说南漳的三股泉,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而闻名。 三股泉村位于南漳县、宜城市、荆门市三地交界之处,是南漳县武安镇管辖下的一个自然村。又因每当雨季来临,暴雨倾泻之后,陆续有三股泉水从地下汨涌而出,景致煞是奇特。怀着好奇之心,我们三五好友相邀,这个周末天气晴好,丢开凡尘琐事 给心情放个假,踏上访古探幽之旅。

初访三股泉 初访三股泉 初访三股泉 初访三股泉 初访三股泉 初访三股泉 初访三股泉

我们从襄阳出发,沿着207国道,穿过了宜城刘猴镇,南漳的武安镇。沿途车窗外,阡陌纵横,远处山峦俊秀。田间稻农正在收割金灿灿的小麦,另一边又播种下绿油油的的秧苗,几只长腿的白鹭在水田里啄食麦穗儿残粒,一片农耕收获季节的景像尽收眼底。大约三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南漳三股泉村。

当我们一脚踏在这三县交界之地,莫名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环顾这个小小的山区村落,奇闻自有奇象,它实际上是由三个自然村合并为一个村落的。那座落在陇上的民宅鳞次栉比,乌瓦白墙,错落有致。隐没在苍翠的崇山峻岭中,倒平添出几许超凡脱俗的静谧和安逸,因为鲜有人来探访,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怡然自得的闲适气息,遗世而独立。

初访三股泉 初访三股泉 初访三股泉

视线越过成片的玉米地,看见一个老农在田埂上翻晒麦场,正四处张望间,三股泉村年轻的80后团支书郭万涛,带着热情的笑容,向我们大步流星地走过来。好客的村支书盛情款待了我们。有甘甜的泉水养殖出的小龙虾,红烧出来的虾肉更紧实,虾子的颜色也更鲜艳,色香味俱全;用山上杉木生长出来的蘑菇煲土鸡汤,汤料原汁原味。呡上一口真有小时候家乡的味道;还有用松木熏蒸出来的黑猪肉,口感劲道,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初访三股泉 初访三股泉

郭书记虽是年轻,可是说起三股泉村的人文地理,可头头是道,如数家珍。这都得益他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人生经历。这里的草,木,水,石,寨。无一不晓,无一不通。村里的石头居多,以青岩为主,地形主要为喀斯特地貌,奇石林立。物尽其用,这里开发了几个由青砂岩冶炼石灰都小型工厂。当然最值得称道的就是这里的水,据说是南漳小南河的源头。泉水清洌,从石缝中涌出,越过峰峦,流过山川。走过漫长的岁月,造就了三股泉村的峰峦叠翠。滋养一方生灵,灌溉着淳朴的民风。

初访三股泉 初访三股泉 初访三股泉 初访三股泉 初访三股泉 初访三股泉

午饭后,在郭书记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去探寻三股泉之地。沿着村囗的土夯路一直往南走,路旁田陇上的玉米叶儿郁郁葱葱,竞赛似的比着拨高。据书记讲,大约1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流动的水域,时过境迁。曾经的河流现在只露出了嶙峋的岩石滩底,向来人诉说着往日的辉煌。途经三股泉桥,桥体朴拙厚重,充满历史的画面感。郭书记说,在这里有很多建筑和民宅山寨都是晚清到民国年间的,很有年头了,有的地方都还立得有碑文记载。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姥姥在讲述着它们的传奇故事。村儿里最古老的那个宅子,是书记的堂叔的。己是残垣断壁废弃的旧宅,可是却还并没有拆掉。现在留着一只大黄狗看门儿。土夯实墙上还印着很清晰的毛主席语录,历经了多少年的雨水冲刷字迹仍然那样清晰。推开木门,堂前的青石级上,半人多高的杂草丛生,见证着岁月的荒芜。书记说这是晚清的时候留下的古宅,屋檐的瓦片都是清末代时期烧铸的,过去人盖房子很讲究风水,在这个迎着大门的方向,正好可以望见荊门的最高峰,取“龙抬头″之吉祥寓意。古宅的两旁栽满了枇杷树。现在正是枇杷金黄的时候,馋得我们忍不住上去摘两个,真的是汁多饱满,甘甜润喉。沿着山股泉桥往上游走,泉水清澈见底水草葳蕤  ,阳光影布石上,有很多成群的小鱼,在水中上下游移,不停的换着阵列,像是飘浮在空中无所依托,好不悠然自在。溪水的两侧,绿萝成荫,藤蔓长长的垂在水面上,夹岸植物茂盛,岩石上苔藓密布。有那么两,三朵不知名的野花零星的散落在石缝间。终于到了要揭开神秘面纱的时刻。

初访三股泉 初访三股泉 初访三股泉 初访三股泉 初访三股泉 初访三股泉

随着郭书记的一声“就是这里了。″我们都齐刷刷观望着,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生怕漏过了一个瞬间。期盼着有一股,泉水从地下喷涌而出。可是,眼前只有一片平静的河面,成片的莲叶浮萍覆盖着水面。郭书记讲解说这种现象是有的,只不过是因为现在不是在暴雨期,地下水还没有达到。但是他们后期会通过相关部门做工作,促进这一景象完美展现。虽然眼睛没看到,可是我们的内心也并没有失望,好像又多些希翼起来。在三县交界地,看三股泉村,集三县力量源泉,厚积薄发,喷涌而出,焕发出新时代的异彩,是梦想放飞的时刻。是年轻的团支书,大展宏图实现抱负的愿景。好像我们看景人,更加有吸引力,每个人都用灼热的眼神痴痴地期待着,比景色本身要更像景观了。

初访三股泉 初访三股泉 初访三股泉 初访三股泉 初访三股泉 初访三股泉 初访三股泉 初访三股泉 初访三股泉

随后又跟随郭书记去探寻传说中的奇石阵,仙人板仙人灶。民间很多美丽的传说,都来源于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和对美好的向往。故事是什么样的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百折不挠人生态度。沿着村小路往山上直线爬升300米后,看到一条干涸的古河道,这是一条由大河水冲出来的峡谷,河底布满大块岩石,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由几千万年前的河水冲刷而出,在岩石上形成了很多象形的奇形异状,让人浮想联翩。是还挺像家里用的床啊,缸啊灶呀什么的。这条峡谷宽约五米。长度约有5公里,匍匐在密林之中。我们一边在石块上像山羊那样跳跃着前行,一边要避开两侧长着刺的槐树枝。有些阴凉的地方长了很多的苔藓,潮湿还是很滑的。可是这也丝豪没有妨碍我们去摘路旁的紫红,紫红诱人的桑葚。正小心翼翼的走着,书记带我们来到一个大水坑的岩洞旁。说这个坑里的泉水常年都不干涸,水质也很清澈,水深大约一米左右。至于它为什么常年的不干,可能是因为在岩石下面有地下水相连。太神奇了,那里面会不会有鱼呢?一边儿想着,一边儿颤颤巍巍的,在朋友们的互相扶持下,已经走过了河床。看着脚下的乱石滩,一路走过来,还挺有成就感的。

美好的时间总是短暂。吹着山间清爽的风,听着美丽动人的传说。 感觉自己蓦然心旷神怡,好像回到了梦里老家,疲惫的身心又充足的电力。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的行程也快要结束了。 可是听郭书记说,前面还有千年的古树和可以攀岩的光绪年间的古山寨值得一看,只有相约下次了。  带着不舍的心情回头望去,远山如黛,一只白鹭翩飞在山坳间,倏的,贴着地面打了个回旋向更高的地方飞去,渐行渐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