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圣人以无为法为本—论语贯通06

来源:图艺博知识网
圣人以无为法为本—论语贯通06

我们一直在试图理解,什么是圣人这个概念。因为这是理解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基础,只有理解了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才能理解孔子的言行的学问与修养的背景,理解《论语》这本书。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圣人”这一生命形态的存在,在生存形式上,与我们所谓的“普通人”有什么差别。

《金刚经》第七品《无得无说分》---“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这段经文指出了二个要点,一是根本没有什么法。这个问题比较深奥,比如在《圆觉经》、《华严经》等了义经典中,觉悟的人眼里,根本没有众生相、寿者相,无人相与我相,在华严圆融的境界了,皆大欢喜,大家都是佛,其实根本没有众生的差别,也根本上没有任何的差别,这个境界在学理上我们不予以讨论。

这段经文指出的另一个要点是,一切圣贤都以无为法为本。那么,什么是无为法?

打个简单的比方,你现在与一个女孩子互动,很有感觉,很投缘,进入一种很迷恋的模式,这是有为法。而同时,有一个因素让你脱离这种状态,起反作用,这是另一个力量在起作用,是反作用力,也是有为法。在这个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背后,还有一种力量,推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知道这个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力量,这个力量就是“无为法”的范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