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大家出个题目:假如一个人可以活80岁,从大学毕业23岁工作到60岁,那么他在职业工作上花了一生时间的百分之几?在看下面的答案前,请你估计一下,答案哪个最接近?10%?20%?30%?40%?
职业路途漫漫兮我们可以好好算一下,从23岁到60岁是37年,一年365天,扣掉每年120天左右的假期。每天工作8小时,一年工作1960小时,37年工作72500小时,相当于8.3年左右。这也就是一生的10%左右。也就是说,人的一辈子,只有10%的时间处于职业工作。你要用10%的时间来支持80岁的生命。职业规划可谓意义重大。
那么什么是职业规划呢?根据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的定义是: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职业规划过程职业规划的目的何在?职业规划的目的是在个人现状和个人目标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认识自己的现状是职业规划的前提。现状包括个人兴趣、特长、性格、能力、健康状况、教育情况、工作经验、年龄、智商情商、价值观、家庭环境等情况。这些是进行职业规划的基础。了解这些情况可是技术活,结合了心理学、测量学、社会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个人目标是行动的指南针。有效的个人目标可以激发潜能,坚定信心,让个人勇于去争取掌握未来。因此,正确地设计和制定个人目标是职业规划的关键。目标设计包括以下四方面:目标的细分,目标的组合,目标实现的路径以及实现的策略和措施。
职业规划的方法很多,包括了:
(1)直接法。主要借助个人内在的感觉,辅助以个人经验来做决定。该方法简单,但缺乏依据。
(2)比较法。运用推理比较方法,从多个方案中优选较合理的方案。
(3)测试法。通过各种量表测试结果来进行职业规划。
(4)咨询法。通过找有经验的咨询师来指导决策职业规划。如果结合测量法,效果更好。
职业发展时间表一般进行职业规划的最佳阶段是进入社会工作一两年后到30岁左右。这时候,个人体会到了什么是职业,有了初步的社会生存能力。如果此时进行职业规划,效果较佳。不过,任何时候进行职业规划都是可以的。褚时健先生可以在退休后重新规划和创立自己的事业,并且取得成功。任何时候都是职业规划的好时候。
所以,如果你在职业路途上遇到了任何疑惑,可以通过职业规划设计,为自己找到最合适的人生10%。
立哥,关注创业经济和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学习,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