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看完《月亮与六便士》。看到斯特里克兰临死时的情形,以及妻子爱塔尊重他的遗愿,烧了他的“灵感小屋”,烧了他灵魂深处的归宿。心中隐隐作痛。
我爱《月亮与六便士》初读《月亮与六便士》开头的语言,和第一章的大量铺垫让我一度搁置了这本名著。再次拿起时,我耐下心来仔细阅读,随着深入阅读,我开始佩服作者毛姆深入骨髓般地对人心的刻画,和对当时社会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剖析。
斯特里克兰传奇的一生是毛姆给的。他从一名普通的证券交易人成长为名噪一时的大画家。毛姆赋予他生命,赋予他灵魂,赋予他对美的追求。
斯特里克兰的一生是不幸的,他的出身无从考究。一开始认识斯特里克兰是从他的夫人那里得知他的丈夫。在她的眼里,她的丈夫是一个庸俗的小市民,而且无聊透顶。
“他从来不冒充天才。虽然在股票交易所上班,可是赚的钱也不多。但他的为人非常善良。”
从斯特里克兰夫人的口中,斯特里克兰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已婚男人。他没有兴趣爱好,也不懂得经营之道。读到这里,我仿佛听到斯特里克兰夫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丈夫“无能”的抱怨。
如果他们的婚姻在经历了十七年的平庸和冷淡后而解体,也是可以理解的。斯特里克兰并不是追求平庸的人,他的夫人亦是如此,两个人各有理想。斯特里克兰心中埋下“画画”的种子,他的夫人则想方设法想进入文学的殿堂。貌合神离的婚姻注定无法走到尽头。
只不过由斯特里克兰提出来让他那位爱面子的夫人难以接受。所以编出丈夫出轨的理由来博得众人的同情,也进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成为一名作家。
斯特里克兰心里追求艺术的“种子”一旦生根发芽,便如施加了“生长素”般疯长。他不惜抛妻弃子,背负薄情寡义的骂名,奔赴巴黎,他不惜忍饥挨饿,流浪街头,只为获取绘画的灵感。
我爱《月亮与六便士》斯特里克兰又是幸运的,他遇到了斯特罗夫。他们有相同的追求,只不过斯特里克兰对艺术之“美”的追求太过纯粹,以至于从来不出售自己的画,因为他一直不满足。而斯特罗夫则不同,如果说斯特里克兰是住在天上的画家,那斯特罗夫就是站在画室里出售自己作品的画家。
斯特罗夫更懂得生活。他用他画的并不“纯粹”的艺术品来度日,来满足自己生活所需。他有一副热心肠,喜欢帮助有求于他的“朋友”,他的这幅热心肠让他失去辨别真假的能力,即使有人假装可怜向他借钱,他也会二话不说的借给那人。
正是他的古道心肠,让“惜才”的他向斯特里克兰伸出了援助之手。
“其实他是个伟大的艺术家,非常伟大的艺术家。”
斯特罗夫虽然作品很“务实”,但是他看人的眼光一向很准,这句“高度赞美”,让他在斯特里克兰生病时毫不犹疑地把他接到自己的家里,并要求自己心爱的妻子布兰琪去照顾他。
即使她的妻子在照顾斯特里克兰时移情别恋,并为了斯特里克兰抛弃了斯特罗夫,他还是选择了原谅,并让出自己的画室给他们。
纵然他的妻子因为得不到斯特里克兰的心,而伤心欲绝地选择轻生时,斯特罗夫还是选择了原谅斯特里克兰。因为他太崇拜斯特里克兰。
也许斯特里克兰选择接纳布兰琪,只是一种身体上的宣泄,因为他的内心对艺术的追求太过狂热,灵魂得不到安置,只有通过身体上的放纵才能放走过剩的能量。当他得到了释放,便不需要布兰琪。而布兰琪偏偏是个尊崇“爱情至上”的女人,斯特里克兰对她的冷漠,和抛弃她并无差别,所以无法忍受“背叛”的她最后选择轻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样看来,斯特里克兰心里好像没有爱,除了爱“艺术”他连自己都不爱。他离开巴黎,远赴马赛,在陌生的城市,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他打工赚钱的目的就是为了买画纸、颜料和笔。
即使他的画作没有得到任何人的赏识和认可,他依然投入所有精力,甚至用他的灵魂在画画。
他的登峰造极之作是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诞生的。那时他已经离开了马赛,来到了“世外桃源”塔希提岛。在那里他和爱塔结了婚。
我爱《月亮与六便士》我认为他对爱塔是有爱的,否则他不会陪他一起来到属于他们俩的“圣地”,并安居下来,生育了两个孩子。
尤其是当斯特里克兰得了重病,医生宣告他将不久于人世时。爱塔死死地缠着他不愿离开他。
刹那间,斯特里克兰的铁石心肠被打动了,两滴眼泪从他的两只眼睛里涌出来,慢慢地流下他的脸颊。
当所有人都离他远去,只有爱塔一直默默地陪着他,直到他生命的尽头。
随着斯特里克兰生命的结束,他的人生也变得饱满起来。生前的穷途落魄、放荡不羁,死后成为艺术家成名之前的磨炼。生前没有人赏识他的作品,更无人愿意出钱买他的画作,死后他的作品被人们奉为“旷世珍奇”,并不惜出巨资竞相购买。
斯特里克兰生前宁愿一直仰望头顶的“月亮”,也不远俯首捡拾满地的“六便士”。他把他对美的追求刻画在一副副画作上,却从来没有满足对美的追求。他临死时选择和自己的画作一起化成灰烬,是宁可选择成为“月亮”,也不给世人留下过多的“六便士”。
即便如此,他死后,留下来的部分作品还是以“六便士”的化身存在,他的画作价值连城,很多艺术家、收藏家不惜重金四处打听购买。这和斯特里克兰生前的窘迫形成了多大鲜明的对比,这是多么尖锐的讽刺啊?
读完了《月亮与六便士》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值得反复咀嚼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