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忽觉头发太长甚是烦人,遂起意去理发店一把把它剪了,落得痛快。我一踏进理发店,理发师便满脸笑容地邀我坐下。他见我一脸稚气,问道:“姑娘是大一新生吗?”我也不是第一次被误会了,平静地回答道:“我已经大四了。”
“大四啊,看不出来。你毕业以后是考研呢?还是找工作呢?”
“毕业以后去上海工作。”
“上海啊,”他深沉隐秘地一笑,意味深长。接着问:“为什么要去上海啊?那里人那么多,生活节奏那么快。”
是啊,我一个外省人,为什么要千里迢迢,离乡背井地跑到上海当茫茫人海中一名不起眼的无名小卒呢?面试时经过淮海中路,两旁高楼大厦耸立,气派令人不敢直视,仿佛置身于电影中的画面。等待红绿灯时,对面西装革履,谈笑晏晏的都市白领们与我擦肩而过,望见他们一派成熟,风度翩翩的样子,心里好生羡慕。想着,要是我也能像他们一样生活就好了。
我也体验过朝九晚五的生活,很清楚的知道每一个表面上看起来游刃有余的都市白领们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辛酸苦楚。我曾经很努力地去跟上这种生活节奏,付出的代价便是三餐不准时而导致的习惯性胃疼和内心焦虑而导致的失眠。
回想起我在日本工作的半年间,很少自己做饭,几乎每天都是吃着便利店里冷冰冰的饭菜,从冬日便当吃到夏日便当。最后在东京旅游的那几天,第一次吃到好友的妈妈给我做的一碗热腾腾的炒饭,我感动到几近落泪。为了能在工作中振作精神,我会每天喝一瓶健力宝,有没有用我不知道,但味道实在难喝。因为公司里只有我一个外国人,没有能够参照的对象告诉我遇到某种情况该如何反应,所以只能事事小心,时时在意,生怕自己做错什么招来同事对中国人的不满,连部长带我去见社长打招呼的时候,我都紧张到说不出话来。即使我听得懂大部分日语,但与上司同事的沟通还是不尽如人意,每次开完会我都要费尽心思,小心翼翼地去推测日本人暧昧不明的话语背后隐藏的真正含义。
我也曾经问过自己,这种神经紧绷,步步惊心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吗?其实在一年以前,我从来没想过要去上海,作为国内少有的一线城市,光是它高腾的房价就足以让人望而却步。如今以我那可怜巴巴的实习工资更是不足以支撑我在上海生活下去。和所有的文艺小清新们一样,我曾经幻想的理想生活是一杯茶,一本书,一片能遮风挡雨的屋檐足矣。可当我想将其付诸行动时,脑海却一片空白,甚至连那本书的名字都想象不出来。
为什么我会想去上海?因为我没有其他地方可去。家乡早已变了样子,家人也不能成为牵绊住我的理由。在福州读了三年的大学,恍然发现,除了老师同学,我在校外竟然没有一个认识的人。我根本没能真正融入这座城市,不得不说,这是我的悲哀。不如走吧,去到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地方,重新开始。向天发誓,这是我目前最真实的想法。
我可以暂时不在意工资低,生活成本高,办法总比困难多,不是吗?就如同我之前从未想过,我可以一个人打三份工,同时兼顾工作和学习,每天过得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歇。人不逼自己一下,可能永远不知道潜力的极限在哪里。还没开始就因畏难而放弃,实在可惜。
剪完头发之后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形象并无太大变化,但心里豁然开朗许多。也许我不能功成名就,但至少经历过,努力过。要是以后灰头土脸地逃离上海,也能昂首挺胸地向后辈们介绍经验,姐姐我也曾经奋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