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吧。
每天的碎片时间都要点开关注的微信公众号或者简书看几篇鸡汤干货:《我是如何在1年内阅读100本书的》《我是如何靠写作来挣钱的》《我是怎样学会3门外语的》......
这还不算完,周末还要报各种微课、线下课来充实自己:《微信公众号如何运营》《从零开始学插画》......
你说这些人努力么?努力!你说这些人行动么?行动!可往往我们会发现,半年之后甚至两三个月过后,这些人又回到了以前的样子。似乎之前看到过怎么阅读,可阅读还是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着;似乎以前看过怎么学英语,可学了几天发现没效果,又放下了。
这时候,反鸡汤开始大行其道。这些写反鸡汤的人大多是看了鸡汤后也曾热血澎湃的人,可最终的结果却让他们失望,于是他们开始鼓吹反鸡汤,称鸡汤为“毒鸡汤”。
其实鸡汤并不可怕,鸡汤真的是一种能够给人力量的东西,特别是在你彷徨犹豫、陷入人生低谷时,一篇鸡汤干货能为你注入不少活力,有的人从一篇鸡汤文开始,又对这个世界充满希望。
鸡汤确实有价值,那么我们到底如何从鸡汤干货中真正提升自己?其实答案很简单:精简和持续行动。
1.精简
人人都喜欢新鲜感。
刚刚交往的男女朋友,你会觉得他/她真好看,他/她就是你心中的唯一,可几年之后呢?失去了新鲜感的你一定会在大街偷瞄几眼帅哥美女,他/她在你心中已经没有当初那么好看了。
刚买的衣服,百般喜爱。不能脏,不能皱。可穿过几次便不再珍惜,随意堆放,皱了脏了也无所谓,因为又有新的衣服被你看中,旧衣服自然不再重要。
成长中的我们,也对各种没见过的概念、理念充满新鲜感:今天看如何阅读,明天看如何写作,后天看如何手绘......我们喜欢追概念,似乎看了如何阅读我们就已经学会了阅读,看了如何写作我们就已经学会了写作,殊不知新鲜的概念层出不穷,我们就像狗熊掰棒子,捡一个扔一个,长时间过后才发现,我们看了那么多鸡汤干货,却最终一无所获。
追求新鲜感,是人的本性,但要想从鸡汤干货中有所收获,首先要做的就是:精简——抑制我们对新概念的新鲜感。
从IPhone开始流行,极简的理念就开始深入人心。无论是互联网产品,还是工艺设计产品,极简都是大势所趋。
在我们的成长中,精简也是重要的一环。我们想学的东西实在太多,我们获得的信息也变得无穷无尽。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获得一个概念、一个知识变得更加简单,但这也正是我们止步不前的原因之一。我们不停地更新概念、获取新的知识,却忘了要掌握一项新技能并不是看几篇文章就可以解决的。
如果你的目标是1年内成为简书签约作者,那么不妨多看看写作方面的干货,并不断练习,学英语的事暂且可以先缓缓。
如果你的目标是赶紧通过GRE考试,那么不妨多看看英语学习方面的干货,多加练习,学插画的概念就先搁在一边。
所以从现在起,好好思考一下吧:到底你现阶段的目标是什么?理清思路,精简概念,朝着一个目标前进,鸡汤干货才能更大程度地帮助到你。
2.持续行动
现在,我们精简了概念,下一步就是持续行动。
要知道无论是掌握一个概念还是习得一项技能,最关键的就是持续的行动。
一个拥有完美身材的人,一定是持续锻炼了三五年以上的人;
一个拥有地道口音的英语人才,也一定是持续练习英语三五年以上的人。
看看吧,持续行动到底有多重要?
鸡汤干货所能告诉你的只是一个概念或者作者自己的经历,而要想获得成功,唯有你自己持续行动才是唯一的途径。
持续行动当然也可以换一个词:重复。
熟练掌握一项技能的关键就是重复。开车需要不断地上路、停车,你的车技肯定会越来越好;学英语需要不断地背单词、练听力,你的英语也会大幅度进步。
当然,重复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放弃部分新鲜感,无视一些我们暂时不需要的概念,可这也正是我们成长的关键啊,不是吗?
结语
无论是鸡汤也好,反鸡汤也罢,人人都可以在其中悟出道理,可悟出道理是一件简单的事,真正能够让自己从鸡汤中获得成长却没有几个人能做到。
放下一些对你暂时无用的概念吧,要相信一口吃不成胖子的道理,要相信精简和持续行动的力量,能够让一篇鸡汤干货为你所用,这才是你看鸡汤干货的真正意义。
我是炫一,你的喜欢和关注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