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平匪事(三)

来源:图艺博知识网

燕子李三的故事想推倒了,另讲。

讲故事其实和打扑克牌一样,不满意就打散了,重新洗一遍,或许会有新的组合新的发现呢。

《安平匪事(二)》之后的几则,越说越远,不受我的控制了,就像棉花秧上长了疯杈,不开花不结棉花桃净蹿秧子了。看来,是打疯杈闷尖的时候了。而且叙述过程中,概括的内容太多,描写抒情的部分太少;庸碌的文字太多,出彩的文字太少。干脆,痛下杀手,挥刀自宫,重新打鼓另开张。

我胡诌的故事本来就是一种尝试,是酸?是甜?是苦?是涩?是辛?是辣?……我是后知后觉的,所以随性地写,随性地改。您如果有兴趣,就将就着看;如果没兴趣,就别听我瞎咧咧。

福克纳说:人生就是痴人说的一个梦,充满喧哗与骚动。

我就是一个说梦的痴人,傻子!

绑票容易索赎金难。

曹大肚子扛着装在麻袋里的冯大少,李三拎着木棍,哥俩这一通跑。跑过了高粱地,淌过了河汊水泡子,跑进了外荒。

外荒是临近运河岸边的一大片荒树林,树木参天,杂草过人,人迹罕至,是狐狸猞猁的世界,是蝎子毒蛇的地盘。大太阳地,往里走二三十米,就落叶过膝幽冥昏暗,让人心生寒意;天一擦黑,夜猫子就开始磔磔怪笑,草间树后就会跳出无数的鬼火。附近的人们避之唯恐不及,没有人敢往里走。

曹大肚子跑了一路,累得要死,胸口跟风箱似的,呼哧呼哧直喘。他把麻袋往榆树下一扔,就不管了,仰头倒在草地上,气还没喘匀净呢,就眼巴巴地问李三:“三哥,人是绑来了,咱赶紧换粮食吃吧!”

李三没功夫搭理他。

李三解开了麻袋,放出冯大少。冯大少还活着,只是经了这番惊吓,人恍恍惚惚软得像面条。

李三靠着一棵坐下,怔怔地发呆。

赎金要多少?如何交接?交接时会出什么问题?如何处理?……无数的问题像黄昏时的一群乌鸦在他的头脑里盘旋,却无处栖落。

曹大肚子累劲一过去,肚子又开始告急,就叫唤开了:“三哥,三哥,咱俩弄点啥吃吧?”

李三不耐烦地说:“饿!去罗锅那爬个西瓜吃吧……”

安平匪事(三)
安平匪事(三)

一提到罗锅,李三脑子里忽然擦出一团火花,一切问题仿佛都有了解决的办法。

“又去爬罗锅的瓜,又不膛饿又有危险!”曹大肚子心有余悸。因为前两天去爬瓜,被罗锅捏着一柄钢叉追得满河滩跑,险些被穿出几个透明的血窟窿。

罗锅子的瓜地就在外荒的不远处。运河岸边是沙包地,又有河塘泥的肥力,很适合种西瓜,西瓜长势好,又脆又沙。罗锅子是瓜把势,莳弄西瓜比侍候亲爹亲妈还仔细还认真。

正是西瓜成熟的季节。西瓜秧己经过了鼎盛时期,叶子开始变小变成灰白的颜色,仿佛所有的生机都被抽调转移到了西瓜里。西瓜硕大得像坛子像八斗,罗锅扯起瓜秧想把她们盖住,免得让人有非份之想;可大西瓜就像怀了七八个月的孕妇的肚子,怎么遮也遮不住。

安平匪事(三)
安平匪事(三)

罗锅在瓜田里边上搭了一个窝棚,手攥一柄钢叉,日夜守护着他那一地大西瓜,西瓜可以卖几个钱换几袋粮食,这是他一季的收成啊。西瓜招来了各路神仙――蛇,獾,小偷小摸,地痞混混,地主老财……罗锅就要和他们做斗争。

罗锅子正在瓜棚里眯着,忽然看到土路上走来了三个人,其中一个竟然是前两天自己追“杀”过的大肚子男人,他抄起了钢叉,走了出来。

一见罗锅子,曹大肚子就往李三背后躲,冯大少恢复了点儿精神,额头上的血渍己经结了痂。燕子李三的身材修长,剽悍,像一只下山的豹子。

罗锅有自己的薄田,不用租住冯家土地,可也认识冯大少,:“这不是老冯家大少爷吗?你怎么了……”

“我……”大少刚想说话却被打断了。

李三说:“他是被我们请来的!劳烦你去通禀冯财主一声。”

罗锅一下子明白了,眼前这两个人是绑票的土匪。

“罗锅,你告诉冯财主出六百大洋,由你带回来。看到钱,这个小伙子我立刻放人。事成之后,有你一百大洋。”李三笑着说。这就是他想出的妙招,不用自己出面,不会引发矛盾冲突,找到一个中间人。

罗锅手攥着钢叉,举棋不定。

“把叉放下吧!好好想想。”李三一边说一边揉身上进,要夺罗锅的钢叉。

罗锅的钢叉一抖,一缩,又灵蛇吐信般的扎向李三的小腹。

这完全是罗锅下意识的反应。他一个残疾人,出于防身,曾和练家子学过大半年的耍钢叉。师傅见他这种体形,教他的都是又毒又狠的招数,务求在最短的时间制服对方。

一叉扎出去,罗锅自己也惊呼了一声,这要扎出人命来,可怎么办?可功夫就是这样,经过千万次的练习,敌方一伸手一捺腿,我方的动作应击而生,以最快最狠最有力最有效的方法撂倒对方。

李三一侧身,一把抓住叉杈,一撞;罗锅已飞了出去,驼背先着地,在地上转了半圈。

俗话说,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一插招换式,罗锅立刻知道自己遇到了高手。

安平匪事(三)
安平匪事(三)
安平匪事(三)

“六百大洋,你要的太多了,我爸拿不出来……”冯大少对李三说。他知道老爸是忠厚的好人,每次收租都要自己运半天气,一到佃户那,租子收不上多少,反而赔上了不少的叹息和眼泪。冯家现在只是一个空架子,披着虎皮的老瘦马。

“不出六百大洋,老子就撕了你这肉票!”李三恶狠狠地说。

“六百不六百单说,我先去给老冯通告一下,别瞎着急,赶紧筹措钱是正经事!”

罗锅一边说一边准备去见冯财主,“我去的期间,不许糟践我的西瓜。”

罗锅往村里去了,只剩下三个人在瓜窝棚这儿。

曹大肚子锤开了一个西瓜,猪八戒似的开啃;李三拿了一小块,转手又递给冯大少一块。“吃吧,吃吧,想吃粮食没有,吃块有贼性味的瓜吧……”

冯大少接过就吃,他自己都觉得奇怪。他不害怕,眼前这两个人又不是凶神恶煞;他也不怨恨,他们不过是为了能活下去;他倒是希望老爸能把钱送过来。而且他觉得这种密林田野中的生活很自由很有意义。

李三见曹大肚子吃下一个西瓜,肚子又圆了,便说道:“去取两只枪来,万一,一会儿来一邦人,见咱们就两人,再和咱们拼起来。”

安平匪事(三)
安平匪事(三)

一会儿功夫,曹大肚子扛着两杆枪回来了。

两杆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流水型褐色的枪托,泛着蓝光的精钢枪管,一股子木漆和枪油的气味弥散开来。

李三和曹大肚子没摸过枪,可却都知道枪的历害。两个人摆弄来摆弄去,一会儿扛一会儿背一会儿端起来瞄准,像是两个孩子在摆弄新玩具。

一看到枪,冯大少的眼睛亮了,他在学校里学过打枪,而且教官还夸他有天赋呢。

冯大少对李三说:“把手解开,让我玩会儿枪,子弹还没装呢,瞎摆弄啥!”

李三正愁不会打枪呢,他解开冯大少,把枪和一颗子弹交给他。

咔,咔,咔,扳开枪机,顶上子弹,推上枪膛,一气呵成。

冯大少端起枪转圈寻找目标。枪口指向曹大肚子时,大肚慌张举起了双手;指向李三时,李三也吓得举起了手。这时天空中一只野鸽子拼命地飞蹿,后面一只鹞子正在追击。鸽子拼命地拍打翅膀发出“啪啪啪”的声音,鹞子却是悄无声息,可速度比野鸽要快。飞过三人头顶时,鹞子己经撵上了野鸽,它忽地一翻身,翅膀内侧的羽翅像花朵一样盛开,双爪刷地一下抓住了野鸽,它的捕猎成功了。可这时传来了一声枪响……

一枪击了鹞子,鹞子挣扎都没挣扎,连同野鸽一头栽了下来。

三个人都惊呆了。

冯大少没想到自己的枪法这么准,李三和曹大肚子惊得张大了嘴巴,像下巴脱臼一样,合拢不上了。

旋即,曹大肚子跑去捡猎物;李三连忙下了冯大少的枪。

这一声枪响意义非凡。

首先,李三曹大肚子不会放冯大少走了。那一箱枪支一箱弹药,在他们手里就是一堆废铜烂铁。明知是好东西,却不会用,今天终于遇上了识货的了。

其次,冯大少的人生就此改变了。他不再是一个学生,一个少爷羔子,一个刚刚尝到爱情滋味的懵懂少年了,而是一名要与枪结缘,投入到这动荡复杂社会中的义士。

安平匪事(三)
安平匪事(三)

再次,冯财主心甘情愿地拿出了四百现大洋。冯财主接到罗锅的口信后,把家里的钱凑出了四百块银元,又带上管家老高和几个佃户,都手持钢刀花枪,做好了两手准备:要么交钱赎人,要么武力抢人。等他们听到枪响,飞奔到瓜地边上时。只见枪在李三手里,曹大肚子高举着鹞子和野鸽,兴奋地叫喊:“打中了,打中啦!”

|冯财主、老高、佃户们都两股战战,把钢刀花枪藏在了身后。最后,老高作为东家代表,带着钱随罗锅走近瓜窝棚。别看老高在平日里山呼海啸,八百人都说不过他;到了事情的节骨眼儿上,尤其是李三的枪口时不时地指向他,他早己魂飞魄散,成了一个哑巴,成了一个只会点头的机械。李三说什么,他就点头称是,最后,放下现大洋,一阵风似的跑了回来。一回到地头,他就被众人围住,他也张得开嘴了。什么大少没事油皮没蹭,什么再送二百大洋人就赎回来了,什么崭新的大枪一箭双雕,什么公开的土匪只有两个隐藏的土匪无数,什么自己如何英明神武舌战匪徒……添油加醋添枝加叶,老高纯属一个说书艺人,场景描摹、人物刻画、来龙去脉说得神乎其神。冯财主一听连连点头,带着一伙人回家再次筹钱。

据说有一种“蝴蝶效应”,一只蝴蝶扇动一下娇弱的翅膀,大洋彼岸就会掀起一阵风暴。这个理论我总是怀疑,洋人的思维太奇特,还是中国人把道理说得明白,也就是“星火燎原”。一点火星,会引发整个草野的大火;极小的一件事,会引发范围广阔出人意料的后果。那瓜田里的一声枪响,就是蝴蝶的翅膀,就是那一星星火。

之前寻枪的各股势力又蠢蠢欲动,但他们又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他们的信息来源是老高,悍匪无数,枪支先进,枪法如神啊。

运河岸边瓜田里的一声枪响,让军械处的吴处长坐立不定寝食难安。虽然他盘剥了张班头五兄弟,插圈弄套,瞒天过海,把丢枪这事按下了;可如果丢失的枪出现了呢?那可就纸里包不住火。

事到如今,纸里包不住火也要包!包得严严实实的!

吴处长带着十几个兄弟连同张班头五人,身着便衣,以最快速度向外荒进发。他们按下不表,另起一头。

安平境内平空出现一支土匪队伍,绑架索赎还手持钢枪。三街五里的地痞流氓想来拜山头,附近的地主富户为求自保都派人来送钱送物,共产党的冀东支队想收编这股武装力量共图抗日反蒋大业。

本来人迹罕见的外荒,一时间人来人往,荒草密林间时不时地就有人影闪现。

吴处长在来外荒之前,就对随行人员下了命令,见人就杀,见枪就夺。

安平匪事(三)
安平匪事(三)

外荒是北运河西岸的一片蛮荒之地,长满了榆柳桑槐,既有几个人抱不过来的大树,也有一人多高的树稞子。水洼子随处可见,既有肮脏污浊爬满毒蛇的烂泥塘,也有芦苇丛生绿水荡漾的河汊。密林中沟沟坎坎,别说藏李三他们几个人,就是一连队伍撒里面,也不见踪影。

吴处长一行十几个人身着便衣端着枪,一字排开,六七米隔一个人,展开地毯式搜捕。他们小心翼翼地往前推进,所过之处蚂蚱蛤蟆蹦开让路,麻雀山雀锛锛凿纷纷向密林深处飞。林子里喧闹而又寂静,因为他们没有听到人的声音。

张班头一肚子恼火,本来自己己经受到器重,长官总把一些美差交给自己,没承想,丢枪这件事像梦魇一样困扰着他。一时的疏忽,就连娶老婆的钱都赔上了,只好让桂芝再煎熬几年,可女人是水性的,人家会不会等自己,还单说哪。如今,安平一出现枪声,他就胆战心惊,生怕出什么仳漏。

前方的树稞子忽然一晃,仿佛有个人影,张班头大喝一声:“什么人?”

“呯!”回答他的是一声枪响。

无数的铁砂子钢珠像闹蚂蟥一样,一团黑雾,呼地一下,把他罩在了里面。

张班头应声倒地,满头满脸,血肉模糊。其他四兄弟急红了眼,端枪就打。对方也不是一个人,鸟枪火铳汉阳造齐鸣。外荒的密林里,枪声如爆豆,树枝树叶刷刷作响。

吴处长暗叫一声:不好!他听出对方的枪声里没有日本快枪,都是土八路的杂牌枪。寻枪不成,反倒捅了一个马蜂窝。他下命令,撤!快撤!

安平匪事(三) 安平匪事(三)

吴处长觉得打错了,可对面的包队长却觉得打对了。

包队长率人也是来寻枪,队伍里枪支短缺啊!没有枪就没有人投入队伍,没有枪就没有战斗力,没有队伍没有战斗力怎么打鬼子。

距离老远时,包队长就看出对方端的是快枪,枪声一响,又听出了制作精良。好枪的声音脆响,一丁点儿杂音都没有;赖枪的声音拖泥带水,含混嘈杂,就像老烟鬼嗖嗓子。包队长心道:找对人啦!遇上好买卖啦!他大喊一声:“冲啊!”

一方要撤一方要冲,胜负立现。

安平匪事(三)

一方无心恋战,一方志在必得。

吴处长这方面且战且退,包队长这方面借树干树稞子的掩护,“篷”“篷”“篷”地放枪。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撤退时,人人争后恐先,谁跑得快谁活命的机率就大。吴处长跑得最快,别人是贱命一条,他的命可金贵,站着房躺着地媳妇相好的一堆,他可不愿意把命扔在这荒林野外。他却不知道有人己经盯上了他。

赵五是张班头带领的四兄弟之一,从小孤苦伶仃。穷家的孩子早当家,没个依靠,什么事都得自己想自己做。他想,追究丢枪的事夺走哥几个财产的是吴处长,害得班头大哥中枪的是吴处长……

吴处长撒开大长腿跑得飞快,赵五紧随其后。赵五隐入一丛树稞子,端枪瞄准,相距不过七八米,一枪命中。吴处长一头栽倒在地,脑壳被掀开了……

遭遇战来得快,去得也快,七八分钟,炒爆豆似的枪声就停止了。包队长一清理战场,打死一人,即吴队长;打伤活捉三人;缴获枪支五只,其中有一只是手枪。

安平匪事(三) 就在吴处长包队长两方面开战的时候,李三、曹大肚子正在安平集上釆买东西,冯大少被捆成了粽子扔在树稞子里。

兄弟二人买了馒头火烧酱肉咸菜,装了满满一包袱。两个人小心翼翼地往外荒走,曹大肚子今天敞开吃,吃顶了,心满意足,一边走还一边哼着小曲。燕子李三也很高兴,有吃有喝还有钱,手里还有一个随时可以生财的“少爷”;但他也意识到一种危机。

这种危机就是自己再也不是一个自由的人,要时时小心,处处提防,生怕别人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做了什么。李三逃荒时落难时搬抢人家东西时,都坦坦荡荡,没有愧疚与悔恨:这回他忽然有了一种无处容身的感觉。罗锅子老冯财主肯定会猜到自己栖身外荒,近两三天在外荒边上徘徊的各色人等肯定是冲着他来的。

两个人寻着小路蜿蜿蜒蜒地向外荒走去。小路很僻静,少有人来;可这次前面却传来脚步声和小声说话声,李三拉曹大肚子隐身在庄稼地里。不想,对方也听到了曹大肚子哼的小曲声,也躲到了青纱帐里。

安平匪事(三)

等李三察觉到对方时,己有十几条枪对准了他;曹大肚子一看这阵势,转身就要跑,被李三一把按下了。只要一跑,准被打成筛子眼儿。

这一按,曹大肚子就势坐在了地上。

一看对方十几个人全是粗布裤褂打着绑腿,李三作了一圈揖,说道:"各位兄弟!我也是贫苦人家,刚赶集回来,还望各位高抬贵手,放我们俩过去。"

人群中传来了一声冷笑。

包队长站了出来“二位带这么多吃的,干什么去?贫苦人家谁舍得买这么多酱肉啊?赶集回来?已经过村子了,前面只有大运河了,你俩儿要去哪?

老实说,你们是干什么的?”

包队长一问挨着一问,每一问都像刀子一样直戳李三的心窝子

擒贼先擒王,李三连十几杆枪对着自己都不顾忌了,只要在最短时间内拿下包队长,或许一切还有个转机。

李三陡然出手,一个箭步冲到包队长面前,一拳捣向腰眼儿,一手抓向胳膊。这是最实际最有效的方法,李三相信自己的速度、力度和火候的拿捏。

那一拳捣在腰眼儿上了。一般人挨了这一拳,早就疼得猫下腰,丧失了抵抗能力了;可这一拳如同打在墙上一般,震得李三手臂发麻。

那一手抓住胳膊了。本来一闪身,一扭,就能把对方的手臂背过来;可是包队长身形一变,手臂被背过来的竟然是李三!

一个照面,李三就被拿下。

安平匪事(三) 安平匪事(三) 安平匪事(三) 安平匪事(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