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于悲剧中品文学

来源:图艺博知识网
于悲剧中品文学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悲剧将美好撕碎之后,必将焕发出强大的震撼力,引领着我们走向新生。

悲剧之所以伟大,在于它能震动一个人的心灵,让我们在绞痛之后获得震撼,在绝望之后发出呐喊,在死亡之后迎向新生。

在《巴黎圣母院》中,善良纯真的爱斯梅拉达在弗比斯虚假的爱情和克洛德扭曲的爱情中走向死亡,而面貌丑陋的卡莫西多却隐藏着一颗真爱的心,最后他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遁入了墓地,留下两具拥抱的遗骸。

悲剧让我们更加清晰地审视美与丑,他将人的面具撕碎,剖析人的心灵,最终将一颗滚烫的心呈上。

《珍妮姑娘》中珍妮颠沛流转于爱情与命运的冲撞之中,她的痛苦与绝望正体现着美国底层阶级不可避免的悲惨命运,在小说的最后,雷斯托死在了她的怀中,她带着遗孤开始了她孤独的生活,没有恸心的悲怆,正如小说结尾的那句话“那末——”,谁又知道未来会是怎样。

有的人选择让生命在无数个擦肩而过后选择默默无言,转身回归宁静,沉溺于平庸,这是隐含式的悲剧,终其一生也不会感受到。而有的人,却选择在碰撞中毁灭,付出自己的一生去撕碎梦幻,即使忍受爆发式悲痛也要看清世界的真实,不让自己的心受一点委屈与欺骗,这是爆发式的悲剧。

《呼啸山庄》中吉普赛弃儿希斯克利夫在命运与爱情的双层打击下对凯瑟琳与林顿的家庭进行了撕毁式的复仇,悲剧的再燃不是因为绝望式的复仇而是源于最初错误的抉择,当一代纯美的爱情打碎他内心的坚冰之后,他终于在睡梦中寻找那爱入肺腑远在天国的凯瑟琳。被金钱与权利所伤害的希斯克利夫最终却要利用金钱与权利进行复仇,这是一种被遗忘的人性深处的悲剧。

《飘》的悲剧是有力的,斯嘉丽在南北战争中守护着融入她骨髓与血液的塔拉庄园。她人生中最想得到的是金钱与爱慕许久的希礼,直到在最后梅勒妮的死亡中她才发现自己心中的光与希望是瑞德所在的家的方向。“你从不懂我和希礼,如果你懂得他,你就不会爱上他,如果你懂得我,你就不会失去我。”当她看清了所爱之时瑞德已离她远去,她在绝悲痛之中回到她深爱的塔拉庄园去——那片她深爱的泥土,毕竟,明天又是另外一天,她又将燃起新的希望。

生命中有些伤害与悲痛也许能够随风而逝,然而有一种毁灭叫做悲哀,它深深地渗入骨髓与血液,必将长久地缠绕我们一生,它也许是种族、宗教、阶级、人性……那些使我们感觉到自身渺小与脆弱的,我们必将在悲剧中完成对它的超越。

《穆斯林的葬礼》中,韩新月与楚雁潮最终碍于种族与宗教的隔阂而生死分离,个人的幸福虽然在信仰的碰撞中泯灭,可是爱是不会停止的,夕阳下那个优雅的身影依旧在坟前拉着小提琴,诉说着爱恋。文化与青春融合成白莲花一样的纯净,这清静的悲剧洗刷净了我们的灵魂。

《边城》故事发生在桃花源一般的湘西水域,天保与傩送同时爱慕着温柔清纯的翠翠,可有时命运的一个擦肩、一个转身便可颠覆一生,海水吞噬了天保,也吞噬了傩送与翠翠的感情,只留下翠翠在海边寂寞地等着心上人的归期。

人也许不能在与这跌宕起伏的命运斗争中赢得胜利,但我们没有选择游戏人生,将悲欢离合看做梦境一场,而是深刻地感知生活,咬紧牙关承受悲痛,在对悲剧的超越中彰显了人性的伟大。

《活着》中福贵的一生被席卷于政治斗争与社会变迁中,苦难将他的挚爱一次次地夺去,使他的希望一寸寸地冷却。可就是这样一个最平庸的老人却诠释了生命的意义:活着,再艰难也会活下去。

《子夜》中民族资产阶级在外国列强与买办阶层的双重挤压下难以生存,萎缩不前,这是一个落后民族的悲哀,然而这悲哀之后必将焕发出新生力量,工人民众逐渐崛起,个体的人必将受到社会的关注。

痛定思痛,进而引发深入的思考与求索,这便是悲剧的伟大。悲剧,不是停止前行的理由,你可痛,你可以彷徨,你甚至可以呐喊,但没有力量能阻挡你的新生,和你对爱与美好的向往。

作者:南昶东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