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南海之争,其实就是经济之战

来源:图艺博知识网
南海之争,其实就是经济之战

01.

昨天,菲律宾南海仲裁案最终裁决结果已公布:南海部分岛屿划归为菲律宾。

这一所谓的裁决结果一出来,朋友圈里面就频频发出诸如“中国要维护国土主权不受侵犯,与菲律宾之间有不可避免的一战。”等相关呼吁,大家都在表达共同的心声: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确实,当我国的主权受到侵犯时,我们必须维护。但维护主权的方式有很多种,最野蛮的方式就是打军队战,伤害他人的生命。我国与菲律宾会打仗吗?如果打仗,其他国家会参与进来吗(例如美国)?

其实按我的观点:我国与菲律宾之间不会打武器战争,这场战争其实就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战争。

真实的结果一定需要最真实的理由。我们需要明白南海之争的根本原因,同时也要明白一个与美国毫不相干的事件,他为什么要跑过来凑热闹支持菲律宾?

(举例来说,美国就是个高大的“青壮年”,菲律宾是个瘦小的“毛孩子”,中国是个“成年人”。美国想跟中国打架,为了稳赢,美国也不应该找菲律宾这个帮手,而是应该找俄罗斯这头“棕榈熊”)

我们看待事情必须透过现象看其本质,回归到问题最根本的出发点。从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到今天,任何战争都是建立在以争夺利益的基础上的较量。

02.

再来看一下菲律宾为什么要争夺中国南海领土。

理由很简单,因为我国在南海发现了大量的储备油田,它的经济价值不可估量。对于一个穷得发慌的菲律宾,此时此刻就不顾上道德与法律的面子了,一个字——抢。

那么美国为了什么利益呢?南海石油它能占有吗?我们都知道是不可能的。那为了什么利益?

我们细细想就会知道,其实美国是把经济利益布局于全球。只要有美元流通的角落,美国的经济就会触及到这个角落。美国把《孙子兵法》真是学到家了,好一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美国想要的就是“美元”与”人民币“在亚洲的霸主之争。

03.

要搞清楚“美元”与“人民币”之争,我们必须先要弄明白它们在国际上的前期争端。

这就需要了解两个全球支付系统:

SWIFT支付系统:SWIFT又称“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是国际银行同业间的国际合作组织,成立于1973年。

目前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大多数银行已使用SWIFT系统,它是一个国际银行间非盈利性的国际合作组织,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同时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和美国纽约分别设立交换中心(Swifting Center),并为各参加国开设集线中心(National Concentration),为国际金融业务提供快捷、准确、优良的服务。

CIPS支付系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英文全称为Cross-borderInterbank Payment System,简称CIPS支付系统,进一步整合现有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渠道和资源,提高跨境清算效率,满足各主要时区的人民币业务发展需要,提高交易的安全性,构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2015年10月8日上午正式启动,标志着人民币国内支付和国际支付统筹兼顾的现代化支付体系取得重要进展。

我再具体介绍一下SWIFT支付系统的情况。

在全球四大支付系统里,它排名第一。本来是一个国际银行间非盈利性的国际合作组织,不受各国政府的干扰。但自从美国受到9.11恐怖事件袭击后,美国为了打击恐怖分子,就想到了这个支付系统,美国想通过SWIFT系统数据来查找各国恐怖分子的资金交易。由于组织迫于美国的压力,美国正式进入此系统。

随着时间的变迁,此系统实际上已经由美国控制了。也就是说全球之间通过此系统的资金交易行为,美国都一清二楚。

再介绍一下CIPS支付系统情况。

自从我国加入WTO后,人民币在全球支付量越来越庞大。处于支付安全的考虑下,我国从2009年就开始正式研究此支付系统。2015年8月正式启动。

从启动到现在,短短的一年时间不到,CIPS系统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支付系统,这就成了美国心头肉上的一根刺——痛。

04.

最近几年由于美元一直处于疲惫期,亚洲各国都纷纷减持美元,开始慢慢的以人民币做为储蓄货币。现在,人民币已经成为了亚洲第一支付货币,同时也成为了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

从2014年开始,美元开始慢慢的走强。要想再次成为全球第一宝座,它必须面临着英镑,欧元,日元,人民币的竞争。在今年,英国已经脱欧,英镑大幅贬值,欧盟正面临解体的局面,日本是美国的小跟班,最大的竞争就是人民币。

所以只要有能够打击中国的借口,它都会参与一脚。

南海之争的菲律宾,只是美国所借用的一颗棋子,我国根本不会陪着菲律宾耍小性子。

在信息化的今天,全球经济贸易的往来越来越频繁。大国之间的竞争就是经济与科技之争,不再是以前那种最野蛮的武器战争。我国要想进一步提高国际地位与声誉,经济与科技必需要两手抓,还要时刻的抓牢(在不违背国际道德的情况下)。

做为四有青年的我此时该为祖国做些什么贡献呢?还是好好学好经济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