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做个喝酒的人

来源:图艺博知识网

        第一次喝酒是七八岁,在大姑家玩耍,独自闯入没人的房间,柜子上放着一个大肚子酒壶,是白瓷带蓝道的那种,壶口上还放着一个大大的福字盅子。拿起来晃动一下,竟然有酒。平时看大人喝酒香香的样子,幻想着喝酒美味的样子。倒了满满的一盅,一饮而尽,顿时觉得上当,从入口到下肚辣的像火一样。一个下午迷迷瞪瞪,还有些亢奋。

        再次喝酒,已是高中毕业。父亲觉得我已经成人,给了一些零钱,可以应对同学宴请。

图片来自网络

        这时对酒有了一些认知和幻想,李白斗酒诗百篇,苏轼酒酣胸胆尚开张,杜甫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李清照虽有着女儿家的温婉多情,她也会举杯独饮。“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图片来自网络

        读三国,被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英雄气概折服。读水浒,敬佩武松豪饮十八碗打死老虎的胆气。看到电影少林寺中醉拳的表演,更是对武术如醉如痴。自己在梦想中把英雄做了一回又一回,向往着美酒和牛肉的江湖生活。感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真正男儿的未来。

        可是,每每喝的都没有飘飘欲仙的感觉,也喝不出英雄气概。反而弄得昏天黑地。后来经过大学,上班阶段,喝酒一直都是这个状态。

        接近不惑之年,有机会拜读了李渔的文章始有所感悟,他用“五贵”作概括,且引他的说法如下: “宴集之事,其可贵者有五:饮量无论宽窄,贵在能好;饮伴无论多寡,贵在善谈;饮具无论丰啬,贵在可继;饮政无论宽猛,贵在可行;饮候无论短长,贵在能止。备此五贵,始可与言饮酒之乐;否则曲蘖宾朋,皆凿性斧身之具也。”

        原来喜欢人多热闹,每次都聚好多人,酒过三巡,就乱作一团,不知所云,第二天懵懵的。

        后来,邀请几个可以谈的来的,边喝边谈,海阔天空,反倒是话投机,酒也投缘。

        传说酒有三种状态,文人,武人,痴人。初喝酒时人们相互敬酒,彬彬有礼;等酒喝到一定的量大家就开始群情激昂了,划拳行令;等酒喝到超量了这时人就疯疯癫癫的了。

        文人酒太过儒雅,武人酒太过壮烈,过度饮酒乱了方寸,也就儒雅壮烈不起来了。所以喝酒保持到文人到武人之间最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