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整顿学而思背后的原因分析

来源:图艺博知识网
整顿学而思背后的原因分析

树大招风,许多人会对最近教育部整顿培训机构,特别是学而思的理解。

学而思致力于为3-18岁的孩子提供高品质的课外辅导,已成为北京乃至全国范围内颇受家长和学生信赖的中小幼课外辅导品牌。目前,学而思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沈阳...等多个城市建立分校,分校及教学点均为全资拥有的直营模式,师资统一培训。(本条来自百度)

学而思教育培训范围涵盖从幼升小,小学.初中到高中,可以说覆盖整个基础义务教育阶段。作为一个教育盈利机构,在美国上市,无疑在企业经营上是成功的。

既然如此成功,为啥教育部要整顿它呢?作为一名多年教育从业人员,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它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培训理念与教育部原则背道而驰,越走越远。

1违背教育规律的大跃进

如今,各种教育理念在中国大行其道,西式的蒙台梭利,华福德等,中式的国学读经热,已经把家长弄的眼花缭乱,孩子自然成了小白鼠,教育的实验品和牺牲品。例如,南方周末曾深入报道读经热,那些孩子远离教室,学古人日读夜诵,最后大学都考不上,没有任何专长,与社会格格不入。家长们都留下悔恨的泪水,很可惜,为时已晚。

正常上学的孩子也受到超前教育的影响,各种教育培训机构都在拼命争夺教育的大蛋糕,"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才"。家长用心良苦,希望孩子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让孩子加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

有些培训班为了效果最大化,上课不侧重培养分析推理能力,而是直接告诉孩子应试的套路和技巧。孩子一知半解的苦背公式,做题效果短期是好,时间一长,遇到复杂多变的题型就傻眼了。

1958年大跃进的年代,人们内心狂热,一天相当二十年,我们要赶英超美,盲目大炼钢铁,最后导致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好心并不一定能办成好事,任何忽视客观规律的大运动都是徒劳无益的。教育也是如此,忽视儿童成长的客观规律,盲目拔高,一年级上三年级或者四年级的课,满堂灌是得不偿失的。

2造神运动

现在好一点的培训机构,培训前要通过考试来确定入读资格。很多家长不解,我掏钱,那应该只有我有权力选择啊!他们哪知道,培训机构通过这样选拔的学生都是拔尖的,以后参加比赛是容易出成果的。这样的优质生源,就是自己的活名片啊!连广告费都省了。这如意算盘打的啪啪响啊!

这些优质生源的示范效应,让培训机构坐地起价,由于这些孩子自身条件不错,教学培训机构不用花太大力气,惨的就是普通孩子,忽悠进来后怎么也提高不了,家长埋怨自己也辛苦。家长们宁愿相信勤能补拙,而不愿意直面自己孩子平庸的事实。培训机构深谙其道,为己所用。

3与现行公立学校公开竞争

如果说在同一教育语境下,大家可以公平公正的竞争。但当教育部倡导素质教育的时候,某些培训机构仍在开历史倒车,在应试教育思维上狂奔。素质教育是新鲜事物,对学校和家长的要求并不比应试教育低。

很多家长不懂教育理论,只要孩子成绩提高,就觉得有用。素质教育需要时间积累,短期看不出成效。家长焦虑不安,能抓住一点是一点的心态,让孩子无法脱离应试思维的阴影。

在一个短期出成果和长期需积累的教育对比下,大部分家长会选择前者,直接导致孩子精力不在学校,而侧重陪优。这样追求分数的家长,盘算着孩子的前途能否找个好饭碗,而忽视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也是大量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根源。优秀的学生除了成绩好,其他素质也很强。

由于在培训机构学习,很多上课内容都提前学过,导致孩子听课不认真,良好学习习惯无法养成,老师教学活动无法正常开展。这些给公办学校带来冲击。一面是教育部的严格规定,一面是培训机构无原则的扩张,公立学校举步维艰。

希望通过这次整顿培训机构的行动,还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快乐成长时光,让应试化教育远离孩子,让他们发自内心的热爱学习,发奋学习,学会学习,早日成为学习的主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