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没谁愿意总发“收到请回复”

来源:图艺博知识网

文|张小鱼

图片系作者原创

最近做了三年的社团又要换届了。

从干事到部长到主任,我在这个地方体会了所有能在大学社团里面体会的角色。

现在满满的是一种老干部要退休的即视感。

1、

曾经大一,刚刚进入大学知道了世界上居然有这样一类短信叫“回复型”短信。

这类短信的显著特征就是,在短信结尾强行加一句“收到请回复”,语气强硬不容商量。

当时还是小豆豆的我对这一类短信一向是有求必回,内容更是撒娇卖萌样样有。但很快,我开始觉得烦,开始觉得短信的意义就在于收的人可以自行选择处理这段信息的方式,不像电话是一定要拿起来就给出应答的。

而且短信叫我回复的事情,往往是看起来不是那么重要的事。

然后,我的回复短信就变成了:

“收!“

“复!”

“~”

图片来自网络

再到最后,看到某些要求回复的短信,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切,你给我报销话费么。

2、

当然风水轮流转,上了大二就开始变成了我给别人发“回复型”短信。

而这件我自己不那么喜欢的事情,我竟然到现在一做就是两年。

举最近的一个例子:

最近办的一场活动,很晚给同学发短信,因为事情紧急,所以在内容写完后,加了一句“一定要回我吼~”

然后,当然没有回复。

于是,我就开始猜:

啊,我把任务重要性说清楚了,他会去做吧?

最近活动太紧急,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大半夜总催人家,不合适吧?

说了最好今天晚上做完,任务不难可以做完吧?

图片来自网络

之后就等啊等,等到了半夜也没有任何回复。我忍不住又问了一下,连发几条短信连环问,第二天早上才收到了一个,我今天傍晚做完

3、

最近看“奇葩说”,在讨论一种被称作“时保联”的人。

所谓“时保联”,就是想要时刻和你保持联系的人。辩手们讨论的不亦乐乎,虽然比赛有胜负,但观点其实永远说不清胜负。

可事实情况,往往短信后面加了“收到请回复”的人,并没有爱你爱到要和你“时保联”。

而他让你回复原因可能仅仅是——

你的回复可能对于完成当下这一件事情来说,

是至关重要的。

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不论在什么位置,

不要永远对“请回复”嗤之以鼻。

也许它的后面,就是一份真挚的等待。

4、

说起来,回复短信算是件小事,更是件有时候会让人烦心的事。

想想在大学里面,我们加入社团是为了什么——

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了结交更多的朋友?

但暂且不考虑你们社团的培养体制如何,

无论在社团里面你是否获得了成长自己的机会,你是否找到了自己在大学的知己,你都不应该忘记的是自己占了这个社团的一个“坑儿”。用“坑儿”来比喻是因为很多时候,社团里面的任务确实让人觉得——

开学一入坑,一年爬不出。

但在社团里面做事情,光考虑自己是不是开心,是不是轻松远远其实是不够的。

在社团里面,我们至少要学会为自己的工作负责,学会接纳和包容不同的想法,也许因为你的不回复,就带来了你社团的伙伴们在手机另一边长时间的等待。

你选择了这个社团,

就等于要开始承担这个社团的工作;

你在这个社团收获友谊,

也意味着你们要和这个社团共进退。

图片来自网络

大一的时候觉得天天发传单、写新闻稿特没存在感,到了大三学会了写策划、组织活动依然觉得要学得很多,所以无论是在哪个位置,最重要的都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既然加入了社团,

就要珍惜自己每一次和这个社团相处的机会,

就像学着珍惜自己每一个发出去和收到的“请回复”。

(本文系作者原创,欢迎私信转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