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打卡群坚持这么久,最大的收获是写作习惯的养成。现在每天不用闹钟,每天六点,我就自然醒,睁开眼睛,知道是打卡群时间到了。这样的习惯养成,只是形式上的收获,写作内容上,我也有一定的收获。
第一、对写作打卡关键词的解读;
写作打卡,每期都有不同的关键词。比如今天的内容,就是“持久力”。我逐渐形成了仔细解读关键词的习惯。如何解读关键词呢?鱼在查看全文部分有说明,这并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做一件事情有多久的能力,而是要写自己在写作上的收获、写作质量的提升、写作时的困惑等等。所以,我解写作读持久力后,今天的内容确定为自己这段时间的收获和困惑等等。
第二、对写作内容的结构安排做到了心中有数。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看别人的打卡内容,我是经常看一些伙伴们的打卡内容的。因为同期打卡的关键词是相同的,但是所有伙伴们的解读都是各不相同,正是这样的不同告诉我们,同一个话题,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去阐述。
既然大家都在写同一个话题,什么内容是更合适的呢?
通过阅读对比,我发现写作内容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比如、引出关键词、个人对关键词的理解、结合一个自己知道的事情,以讲故事的方式讲出那件事,从事例中提炼和关键词有关联的点,逐层分析。分析大致由浅入深,按逻辑性,分二点、三点、四点都可以。分点完成之后,回过头来总结全文内容,紧扣打卡关键词,给文章结尾。
第三、对打卡内容质量的自我要求;
最近,读了一些链接文章,惊讶于别人的好,羞愧于自己的不足。
有几篇链接文给我印象特别深刻,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结构上的紧凑、完整。除此之外,他们的文字好特别走心。所谓走心,就是它说的苦,正好是我正在或者曾经经历过的苦,它写的忧,正好是我曾经或正在纠结的忧。
是什么让别人的文章一下子就打入了我们的视线?我的理解是,字里行间走心。很多人会说这个词大家都知道重要,可惜自己力不从心。
我理解的走心文字,是围绕一个“真”字展开。
写自己真的困惑,真的看法、真的事例、真的喜悦……一切联系个人的经历,用讲故事的方式说出来。读热文,我们明显感觉到那些好文,他们的写作者都是讲故事的高手,他们的高明之处在于,把关键词、个人经历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讲出来,看似讲一个自己的小故事,实际上是在娓娓道来他今天想分享的主题。
这样一种不急不缓的讲述,引导读者不知不觉就掉进了他的文字,等你回过神,全文已经结束,最后让读者不得不佩服他的妙。
我喜欢读这样一类的文章,尤其是针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的话题。比如、坚持,梦想,压力,解压,升职,能力提升等等。看似一个个枯燥陈旧的话题,而大咖们却能够写成十分走心的文字,让人一边阅读、一边思索、一边感慨、一边结束阅读。
以前我十分抗拒写这样的“心灵鸡汤”文,感觉一看标题,人家就知道你写的内容。最近发现一些大咖们的高明,标题首先新颖、内容有层次、结构紧凑完整,我也正在朝着这几个方面更加完善自己的写作,以便自己在写作上,更具战斗力,更有持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