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刻意练习》这本书揭开了天才的真相

来源:图艺博知识网

文/清乔逍遥

今天分享一本书《刻意练习》,这本书打破了我们对于天才的认识。

天才真的都是天生的吗?作者用整本书给出了答案:所有的天才都经过了刻意练习。

01

说起天才我们会想到很多著名的人物,其中就有莫扎特和帕克尼尼。

莫扎特被誉为天才的作曲家,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演奏多种乐曲。4岁开始作曲,6岁开始巡回演出,人们都把莫扎特看成是天才。

但很少有人知道,莫扎特的爸爸是一位音乐教师,写了一本如何教小孩子学习音乐方面的书籍。有了女儿之后,从小就开始训练莫扎特的姐姐,莫扎特的姐姐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演奏钢琴和小提琴。

莫扎特的父亲有了培养莫扎特姐姐的经验后,开始培养小莫扎特。莫扎特杰出音乐才能和父亲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帕克尼尼是历史上著名的小提琴家,对于这位天才,人们听说最多次数的故事就是:帕克尼尼在一次演出时在琴弦断裂的情况下,只用了一根弦就拉完了整首曲子。

一份古老的报告里帕克尼尼讲述了一个故事,之前帕克尼尼在追求一位女士的时候,准备写一首歌给她。

帕克尼尼有了一个奇妙的主意,将小提琴的两根琴弦取掉,留下了两根,演奏出了类似于男女对话的一首曲子。

在一次演奏结束之后,有一位女士提出了要求,问是否可以尝试在一根弦上演奏。

在那次演奏前,帕克尼尼已经可以用单弦演奏,但没有事先通知观众。而是在演奏时故意绷断琴弦。刚开始用四根琴弦演奏,然后一根根绷断,最后使用一根琴弦来演奏。

很多人会觉得帕克尼尼是个天才,其实他事先就演练过很多遍了,在我们不知道背后的事情时很容易造成这样的假象。

有人对天才经过了长时间的研究,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天才都用到了一个方法,就是刻意练习

02

很多人会说,之前不是有一万小时理论的说法吗?只要一万小时的练习,人人都可以成为天才。

这个理论有不太严谨的地方,不是任何一个行业内花费一万小时都可以成为专家。

就比如说老师,教一万小时的课,很可能还是几年前讲的内容,唯一的不同可能就是比之前更加熟练了,所以超过一万小时也没有用。

有时候一万小时理论会把人吓到,就开始退缩了。

天才的秘诀在于刻意练习,那什么是真正的刻意练习?

有一个教授作了一个实验,找到几位大学生来测试,主要的内容是测试记一串数字,每天练习一个小时。

在教授念完之后,由学生背出,一个普通人大概能记住7位数字以内。

经过四个月的训练,学生记住数字的位数在逐渐升高。在经过一百多次的练习后,位数突破了40。在两百多次的练习后,有位学生可以记忆到82位数字。

我们可以看到,人的极限是可以不断的挑战。只要不断的进行刻意练习,运用正确的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03

这里来看下刻意练习的步骤,刻意练习与其它的一些方法有着很大的不同。

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可以将目标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制定短期目标可以更好的帮助自己的练习。比如说马拉松记录。

之后就是专注,在一段时间只做一件事情,事情太多会让人无法身心的投入到这件事情上。

下一个是走出舒适区,每次练习的难度要比之前的要高,不能因为这个已经会了就一直做一件事情,这样很难有提高。

最后是要有反馈,要找专业的人士来给自己做反馈,找到自己的不足,再加以练习。

天才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神奇,只要通过刻意练习的方法,在几百个小时之后就可以进入某个领域,下一篇文章会讲述如何运用刻意练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