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果腹的穷人的期盼:等攒够了钱,吃的穿的住的都不用愁了;兢兢业业的小员工的期盼:等升职加薪,就不用再加班受罪了。;躺在病床上的患者的期盼:等身体康复,我就可以尽情享受生活了;经历过失恋的小姑娘的期盼:在等到下一个对的人出现之前,我要磨炼好自己。
而那个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的期盼:等那一封信寄来,一切问题就都能解决了。
对美好事物的盼望和等待让我们得以度过艰难困苦的日子,我们不知道是否能苦尽甘来,但这未知的诱惑能给予我们生存下去的信念和勇气。
如果上帝给每人发来一封密函:你永远不可能飞黄腾达,你的疾病也永远不能痊愈,你的工作更不可能有丝毫起色,你再也不会遇见一个爱你的人,上校你的那封信已经销声匿迹,绝对不会到来。
当我们都活在已被明确告知的绝望中,那么这一切等待也就失去了意义,心也不再有任何期盼,活着也没有了盼头。到时候或许人人皆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活着真没意思啊。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这部小说篇幅不长,仅五万余字,讲述一个退伍的上校与妻子为了政府曾承诺过的一份退伍金而苦苦等待十五年的故事。他们一贫如洗,家中稍微值钱的物件都全被变卖,仅剩下一只全镇战斗力最好的公鸡,他们的儿子就是在一次斗鸡场上被意外射杀而死亡。这只鸡成为了夫妻两的企盼之一。
大的等待,是等那一封改变他们生活的来信;
小的等待,是等节日的到来,期望这只鸡能用一场胜利为他们带来一些赢头,以维持生计,保证在信到来之前,两人还不至于饿死。
“没几天退伍金就要来了。”
“这话你说了十五年了。”
“所以,”上校说,“不会再耽搁太长时间了。”
等待,之所以能有意义,是因为那个人始终相信他要等的东西一定会来。甚至他的执念还可以感染身边的人,让他人也愿意相信,那一份美好终归会来,只是时间问题。
等待很漫长,也很苦涩,但是等本身就为一天的生活赋予了意义和滋味。
倘若不是为了等这封迟迟未来的信,不是为了等这份本属于他们的退伍金,失去了唯一一个儿子后,七十多岁的上校和妻子该如何度过这难熬的几十年光阴,两人身体不佳,妻子的哮喘病严重,这封信成为了两人活下去的意念支撑。
谁也不能倒下,因为这封信还没到来。
“等雨停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他真心实意地相信这一点,确信自己能活到来信的那一天。
在一个又一个的等待中,我们度过了这一生。
我们等婴孩出生的那一声啼哭,等赚足了钱亲自带父母去环游世界,等减肥成功后穿上漂亮的比基尼,到海边大胆拍照,等十几年的老友从列车上缓缓走下来的那一瞬,等实现梦想,成为作家、音乐家、艺术家的那一天。
正是因为我们拥有值得自己等待,值得自己寻求的东西,生才变得有意义,有价值。
如始终不出场的戈多先生却是全剧的主角一样,那封十五年甚至更长时间都没有寄来的信,成为了这部小说的关键,没有了它,整部小说无法展开叙事,上校的人格魅力也就失去了光彩和摄人心魄的力量。
如果人生是一出戏,那么整部戏的主题便是——等待。如果非要在这个等待上加一个期限,我想不止是一万年。
哈罗德告诉身患癌症的老友奎妮要等着他跨越整个英格兰来到她身边;紫霞仙子等待着她的盖世英雄踩着七彩祥云来到她面前;七十五岁的上校等待着那封在每周星期五从邮轮上打包下来的信件。
有憧憬,才有未来。没有等待,哪来的人生?
世上唯一不用等的事情就是死亡,但人在临死之际,仍旧在等,在期盼,那一封跨越了几十年的信,是否会在我双眼闭合前迅速赶来?
2016.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