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时候起,“常山赵子龙,当阳长坂坡”,这些耳熟能详的词句总是激荡着自己的内心。对三国的痴迷,对赵云的情有独钟,这些都激励着我不辞辛苦,远赴千里来到当阳这片有着厚重历史积淀的土地上,寻找那逝去的英灵魂魄。
还未到当阳客运站,我就开始了前往长坂坡的徒步朝圣旅程,途经关公文化园,由于施工,没有作过多停留。天空断断续续地飘着绵绵细雨,不用刻意打伞,也完全没有阻碍,反而更添了一种诗意的迷境。不到两公里,前后十几分钟,我终于见到了不远处门牌上的“长坂坡”几个大字。
兴奋不已的我不顾周边的行人,激动地想要穿过马路赶到对面去,复古的城墙沿着分岔路口的一段下坡路,一直延伸到远处。从长坂坡城门下穿过,正前方是一片树林,右侧的长廊展示着多姿多彩的壁画,单骑救主,声震长坂坡,世人总是在为过去的丰功伟绩歌颂立碑。
徐徐漫步到园中的小道上,写有长坂雄风的石碑,英武地屹立于眼前,仿佛能从中看到当前赵子龙奋战长坂坡的飒爽英姿。不远处的石膏雕像,虽部分隐匿于荆棘之中,却并不妨碍过往的游人凭吊。游览完最后的一座阁楼之后,从另一个出口往外,只见附近的十字路口,竖立着似乎像是青铜做的赵云持枪雕像,气势如虹,声威震天。来往的车辆穿行如梭,但或多或少也会有些许的敬畏吧!
重新进入到城门内,我感觉有些意犹未尽,不过从阁楼上往下走,已是普通不过的开放公园,与其他地方并无二致。返返复复,步步回头,但时间的紧迫已容不得我继续沉迷此地,未来还有更远的路要走。
长坂坡,多少年来的幻想与期待,来到实地之后,这份心结终于可以告一段落。无所谓这个遗迹是否还符合当初的期许,也无在乎内心如何评价,世易时移,只有心底的那份情怀始终未曾改变。不管岁月怎么变迁,有那么一处圣地——当阳长坂坡,总也萦绕心间,从来不曾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