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第二本。愈是有热心的人,愈需要有冷眼!使你不失之主观、不反应过度、不意气用事!使你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人世的恩恩怨怨,都能冷冷静静、一一化解。
有一天终于顿悟:这就是人生!
这一针可能很痛、可能发烧、可能使你有些退缩而畏惧。但是,横在你眼前 —— 充满疫病的社会,却是你不得不跨入的。
人生的风景,需要我们用热心,以冷眼,横看成岭侧成峰!人若不能欣赏悲剧的美,就无法在精神上建立起来。
幼年时,我们要看喜剧,憧憬快乐的人生。
青年时,我们要欣赏悲剧,磨练脆弱的灵魂。
中年,我们要看悲喜剧,在悲中找喜、苦中作乐!
老年,我们要欣赏默剧,于沉寂中感悟人生。
《桃"礼"满天下》
"为了陶冶性灵、减少社会暴戾之气,我决定免费教琴,条件必须是初学者."一位刚回国的小提琴家,召开记者会宣布,"来学的人不必自备琴,由我免费提供,在教室练习."
上千人报名参加,小提琴家应接不暇,只好分为十几班,每班三十人.尽管如此,仍然无法应付,轮不到的只好等下一梯次.
更麻烦的是,虽然准备了三十多把小提琴,却因为班班学生都要用,每星期只能在课堂里练习两个钟头,实在不够.何况用的人多,又是初学,公用的琴很容易出毛病,单是调音,就浪费不少时间.
三个月的梯次,晃眼就结束了,每个学生都依依不舍,他们送上蛋糕、鲜花,纪念品和感谢.
许多人要求进入需要交费的中级班.有些人买了厚厚的乐谱,自己回家练.
当然他们不是把"公用琴"带回家.绝大多数的人,在学琴一个月后,就到老师指定的乐器行买了琴,虽然价钱比别地方贵些,也没有人迟疑.
"老师连学费都不收,怎么可能赚卖琴的回扣呢"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何况这是老师亲戚开的店,贵的原因是品质好!"
小提琴家成为桃李满天下的名师,没几年就买了豪华住宅,里面挂满褒扬和感谢状.即使在免费班结束多年后,他的琴班仍然人满为患.
《六亲不认》
洪总经理外号"洪铁面",因为他做事刚直、铁面无私.
"要想承包我们的工程,条件半项不符都不成,如果你勉强通融这半项,改天有人少一项,也会来找你放水."洪铁面在高级主管会上义正辞严,"用人也一样,规定三十五岁以下,超过一天都不成;规定大学毕业,专科就不能算数.什么都按法来,要做到六亲不认!"
洪铁面确实六亲不认,连小舅子学历差了一点,想进新成立的分公司,求姐夫关照一下,都被洪铁面一口回绝.
"你不帮,我帮!"洪太太指着丈夫鼻子骂,第二天就自己打电话给分公司的主管.
"真对不起,洪大嫂,您知道这是总经理规定的,我们下面的人只好照办."分公司主管直赔笑脸,"当然您说得也对,条件只差一点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了,只怪我们真是毫无弹性、六亲不认哪!"
"六亲不认!不是六亲就会认了!"小舅子也冒了火,居然不知透过什么管道,硬是进了分公司.而且绝没打姐夫的招牌,收红包的人根本不知道他是谁.
"告诉你,老姐!像我这样进去的不知有多少人了!但你可别让姐夫知道."
洪铁面硬是知道了,是洪太太跟他吵架时骂出来的,洪铁面大吃一惊,偷偷查人事档案,居然是真的.
洪铁面头大了,想把黑手抓出来,又怕连累亲戚.看小舅子做得胜任愉快,一家和乐,真是于心不忍.何况抓了他,不但自己颜面无光,家里恐怕也要闹革命.
考虑再三,他决定装不知道.
没过多久,突然有个老同学造访,居然也是为儿子想进分公司,资历却差一点的问题.
"你知道我的脾气,一辈子大公无私,可是碰上你这老朋友,就为难了!"洪铁面拍着老同学肩膀,"这样吧!我给你介绍个人,比我有办法,叫令郎直接找他,问问有什么路子,但是千万别讲是我说的."
洪铁面把小舅子的电话抄给了老同学.
—— 不存在密不透风的墙,只要想方设法凿开一个口子,就会更多。人是感情的动物,有感情就不可能真做到大公无私,至少对自己人不是。
《又见少女搭便车》
"请等一下!请等一下!"
游客正要离去,一个女孩子突然飞奔而至,挡在车前.
"你们是不是要下山?能不能载我一程?"少女喘着气,脸上透出山村女孩特有的稚气与腼腆,"我要到姐姐家去,她就住在下山的路上."
游客一家四口,正好空出个位子,立刻欣然同意.坐在后面的两个小孩尤其兴奋,盯着坐进来的大姐姐上下打量.
少女的腼腆很快就消失了,跟孩子有说有笑,还说欢迎游客一家,在丰年祭的时候,到山上喝小米酿的酒.
男主人对着后视镜中的少女直笑着点头.
少女要去的地方一下子就到了,大家好像还有许多话没说完似地.
"进去坐坐吧!"少女说,"这是我姐姐开的店,喝杯荼再走,她的茶特别香呢!"
游客一家人不但进去喝了茶,而且买了不少茶.女主人还选了昂贵的蜂王乳,小孩儿则要了两个木雕的玩具.
少女帮着把东西拿上车,依依不舍地挥手,直到车子消失在远处.
远处正有一辆小轿车开上山,少女拼命地挥手把车拦下:
"先生太太!你们是不是要上去?能不能顺道载我一程?我要去姐姐家,她就住在上山的路旁."
—— 高明的销售手段,让你以为是在帮我的忙,我是为了感谢才请你喝茶,那么接下来你喝茶,领了感谢,那么买东西,也只是你自愿的行为罢了。
《人性黑盒子》
午夜,深山的小村落早已沉入了睡眠.突然一声震天的巨响,把每个人惊醒.
不是雷声,因为外面正是皎洁的星空,也不可能是炮声,因为这里贫穷得没有力气打仗.
但是山头那边竟窜起一片火光,受惊的乌鸦发出"啊啊"的叫声,村子里的狗也吠成一团.
村民举着火把、拿着斧头,小心翼翼地朝山头前进.队伍中有人发出惊叫,因为树梢的露水滴在脸上,咸咸地,用火把照,是鲜血!
一个庞然大物断成几截,正在火中燃烧.到处都是断胳臂、残腿,甚至一块块的肉,挂在枝梢.
突然听见有人哀号,一个穿金戴银的贵妇正在飞机残骸间挣扎,才被拖出来,就断了气.
其他的乘客,不是被烧焦,就是被炸碎,没有一个生还.但是村民不死心,他们争先恐后地搜索,检查每小片残骸,并不时发出惊叹…
城市里的救难人员到了,立刻封锁现场,把继续在树丛间搜索的村民赶走.
遇难者的家属也赶来,坐在不能辨认的尸体间哭泣.
"既然命运相同,又分不出谁是谁,就葬在一块吧!"家属决定将碎成片片的尸体放在一起焚化,一起哀悼.
他们并到村子里喊话:"如果有人看见没有用的照片、记事本和证件,请丢进这个塑胶袋."举着袋子的家属哭泣着说:"我们会非常感激!"
航空公司也来了代表,愿出高价给收藏到黑盒了的人.
—— 为什么他们不第一时间救出伤者,或者呼叫医院?也许是因为知道即使救出来了也活不成了,甚至还得惹上大麻烦,更重要的是,当其他人都在抢钱时,我干嘛要做赔本买卖?在集体行为中,个人意识会被压抑到最小。
《老孙挖宝记》
离开四十多年,老孙这次回去探亲,真是衣锦还乡,好不风光.被亲戚前呼后拥,扮演"散财老人"十多天.临行,突然有个侄子半夜求见,还带了个朋友,手上抱了一卷东西.
"这是晚辈的街坊,有样东西想请您老指教指教!"侄子小声说.
便见那朋友神神秘秘地打开东西,原来是张破成好几块的画.大概因为年久了,画面灰灰暗暗的.不过一块块拼起来,倒还挺完整.
"这是唐朝的古画,我们家收藏十几代了,文化大革命时藏在墙缝里,才没被抄了去…"
"最近我这街坊要娶媳妇,急着用钱!"侄子接过话.
老孙问价钱,吓一跳,赶紧摇了头,嘴里却直叹气,心想:"这么一张古画,要是拿到外面脱手,可几百倍的赚头,只怪自己回来这阵子,把钱都散得差不多了."
还是侄子聪明,把老孙拉到隔壁房间:"您不用听他的,他手头紧,急着要钱,您剩下多少?说不定也能成!"
老孙连贴身的小腰包都掏了出来,侄子点点数,摇头沉吟了一下;"我试试吧!"
老孙真是清洁溜溜了,去的时候两大皮箱,回程只剩个小布包,倒是口袋里塞的那张古画,让他有枯木逢春、中了奖券的兴奋.
把画折起来塞在口袋,也是侄子的主意.这种稀世国宝不准出口,要是被抓,最少也得判个五六年,不过想到报纸上常登国际艺术品拍卖,一张中国古画能值几十万美元,老孙心里就怦怦狂跳.
不知道是不是脸上的神色不对,让海关看了出来,把老孙叫到一边搜身.
"这是什么东西?"关员说着把藏在老孙上衣口袋的古画掏了出来.
老孙的脸一下子变得惨白.
关员把画摊在桌上,拼了一阵子,居然重新折好,还给了老孙,笑道:"这么好的东西,不能乱带哟!小心关监牢!"说完,居然把老孙放了.
回到台北,老孙连口气都没喘,就把古画送到裱褙店.
"您看这画怎么样?是不是唐朝的?"老孙喜孜孜地问.
老板把画一块块拼好,笑笑:"这种东西稀有,我看不出来,不过我得跟您说,破成这个样子,很难裱.好东西又得用好料,价钱少不了!"
"全照你的意思,钱,我不在乎!"老孙哈哈笑道,"这种价值连城的东西,能不好好伺候吗?"
两个星期之后取件,老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本破破烂烂的画,接得天衣无缝,加上三色式的"港绫"、两条垂下的"惊燕"、象牙轴头和粟金的"诗堂",除了缺几方鉴赏家的题记钤印,简直跟故宫博物院的珍藏一样了.
谈到鉴赏家,老孙突然想起同一栋大楼住了位名家,赶紧把画带了过去.
名画家先进去洗手,说是怕弄脏了古画.然后正襟危坐,慢慢把画展开,但是才看到上半幅,就又卷了起来:
"只怕您老上了当,这是在一般艺品店,都买得到的仿古假画!"
老孙满脸通红地匆匆告辞,才出门就狠狠骂道:"人人都说真,就你说假.什么名家?根本就是不识货的狗屁!"
—— 被人骗了,反而痛骂愿意告诉他真相的人,为什么?因为他已经付出了太多,这些付出弄假成真,更因为周围的人都善意或恶意的不戳穿,这些谎言让他坚守自己的判断,对不符合判断的真相拒绝接受。
《慈悲的死刑》
"看看,有多少愤怒的民众,要置你于死地!"警察局长探身窗外,又回头对站在桌前的犯人说,"你这是第几次逃狱了?你有本事逃,为什么没本事做个好人?逃出去又杀人,你就仗着本州没有死刑?"
犯人倨傲不答,居然还哼哼地笑了起来,连站在旁边的警官,都忍不住地想上去给他几拳.
"你也不要激动,陪我下去安抚一下群众!"局长拦住已经举起拳头的警官,并强力把部属拖出门去,"这家伙距死期不远了!"
他们从十楼坐电梯下去,把愤怒的民众请到大厅.
"你们到底是保护好人,还是保护坏人?"受害人家属冲到局长前面,指着鼻子骂,"已有多少无辜的女孩被他害死了!把他放出来,让我们打死,法律不处他死刑,我们来处死他!"
"这样你们不是也犯杀人罪了吗?"
"我们愿意!"愤怒的吼声,震得老旧大厅的玻璃窗都嗡嗡作响.
突然外面传来一声惨叫,伴随着叮叮当当的金属撞击声.有警官跑进来报告:
"那家伙由局长办公室的窗外,想攀着水管逃走,结果管子断了,摔得脑袋开花!"
"我说吧!他距死期不远了!"局长拍拍陪他下去的警官,"不过我窗外那条排水管,也早该修了!前几天已经发现九楼那边有松脱的现象!"
—— 你以为只有你才是独享这个特权的人,别人不知道也不敢,殊不知别人也许正在利用这个特权给你下套!
《寡母的心》
"给我滚出去!我不认你这畜牲!"小弟才进门,老母就抓起扁担打过去,却被小弟一把抢了下来.
"放手!你想打妈妈不成?"大哥从里屋冲出来吼着:"下流无耻的东西!"
"你们不要逼我!"小弟突然发疯似地浑身颤抖,不但没把扁担放下,反而举得更高了.
眼看小弟失去了理智,哥哥冲上前一把将老母拉开,并给了弟弟一脚,只是没踢到,扁担却狠狠地挥了下来,从里屋赶出的嫂子,竟没能见到丈夫最后一面.
村里一片悲戚,人人都为老妇失去孝顺的大儿子伤心.他陪侍寡母,近四十才结婚,年纪轻轻的媳妇刚怀孕,竟被那逐出门的弟弟一扁担打死,杀人者是非偿命不可了!
问题是,弟弟不但没偿命,而且好端端地回家了,原来老母和嫂子,都作证是哥哥先动手拿锄头砍弟弟,弟弟自卫杀人,而锄头上确实有哥哥的指纹.
变故之后,老妇人沉默了,只是常见她对着丈夫的遗照喃喃地说:"老二原来杀了两个人,我救下一个."
还是年轻人忘得快,没多久就听见小叔和嫂子的笑声,而且或许为了补偿,小叔对新生侄子的疼爱,简直就像父亲一样.
—— 多么残忍的一家,母亲和妻子都出卖了最亲的儿子和丈夫,反而帮助要毁掉她们的恶人!为什么?站在整个家庭未来生活的角度来看,也许,这是最优的解决方案吧......
《时不我予》
"不是我嫉妒周科长修学位,实在自从他去读博士后,就把公司丢在一边,尤其是最近写论文,上班也等于没上,再这样下去,整个公司都会被拖垮!"小孙最近逢人就抱怨.
他说得一点没错,而且要不是小孙把周科长的烂摊子一手接过来,每天加班为周科长补破洞,公司真是早出问题了.
总经理也觉察了事情不妙,主动找小孙谈话,并计划采取行动.偏偏这时周科长的学位拿到了.
当大蛋糕搬进公司时,再不满意的人,也过去道贺.全公司唯一的博士啊!何况,当天晚上周科长就开始加班,没多久便上了轨道.
正因此,周科长升官,没有人表示异议,堂堂大博士,只做科长,太委屈了!
接科长位子的,当然应该是曾经救公司一命的小孙,只是人事命令迟未发布,小孙突然自己请辞了.
小孙抱着纸箱走出办公室时,大家都作成很忙的样子,慌慌张张地打个招呼,便低下头去.
只有总经理追到门口,为小孙拦了辆计程车,并在走回办公室后,耸了耸肩、摊了摊手,却什么也没说.
—— 功高震主的人,如果不懂得低调和谦逊,反而到处表现,必定会被清算。
《众望所归》
"每家电视台,都有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现场报导,为什么我们的新闻独漏?"早餐会报,总经理一进门就拍桌子.
"不是我们的驻地记者没采访,实在因为我们欠卫星公司的钱,已经拖了三个月,人家不给我们卫星转播啊!"新闻部经理解释.
"是吗?会计室主任等会儿到我办公室来,这件事要好好查明责任!"总经理翻了一下"新闻比较表",突然又跳了起来,"新移民法修正通过,人家都有详细报导,附加专题分析,我们怎么只见'干稿,?连画面都没有?这可无关卫星了吧?"
"虽然不必用卫星,可是我们新闻部不论人员或机器,都只有人家的一半,跑得了这边,就顾不到那边…"新闻部经理快要哭出来了,"我不是早已经申请了吗?"
"人不够,当然要加人!机器不足,当然要加机器!会计室主任等下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才散会,会计室主任就报到了:
"这些案子确实有一段时间了,您不是说…"
"不急!"总经理打断他的话,"因为新闻部不是钱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你先压着,但对外不用多说,让我把人事整顿好!"
于是新闻继续漏,品质也愈来愈坏,最糟糕的是士气低落,记者纷纷求去.观众责难的信件像雪片般飞至,董事会也骂了下来.连新闻署署长,都在餐会中问总经理:"贵台的新闻部是怎么搞的?"
"要整顿,要整顿!"总经理唯唯诺诺地说,"都怪我监督不周."
而且一回公司就向董事长报告:
"连新闻署长都责怪下来,看样子我是非大动人事不可了,其实我有合意的人选,只因为沾点亲戚关系,不太…"
"内举不避亲"董事长说.
总经理果然大刀阔斧地整顿,原任新闻部经理下台,由总经理的小舅子接掌.
新人新政果然不凡,而且魄力大.买机器,添新人,甚至先斩后奏,没几个月,收视率直线上升.
"人不上路,早就该换!"董事长笑着说,"你办事,我们放心,不必避自己人,事情办好最重要."
"原来新闻差,全是因为那个经理不上路.你看才换人,就大不相同了."观众普遍反应.
"有魄力,不平凡,你老兄堪称知人善任,今之伯乐!"新闻署长竖起大姆指.
总经理众望所归地获选为当年"电视风云人物".
—— 要提防领导给你穿小鞋,一旦出现这样的征兆,你就要盘算一下了,是早点儿走做个顺水人情,还是被人轰走成了背黑锅的人。
《父与女》
怀特医生放下电话,就急急地冲出诊所,老病人没有一个抱怨,只是摇头:
"他那个宝贝女儿又出事了!无怪这个老爹气急败坏地离开!"
镇上无人不知怀特有个令他头痛的女儿,三天两头因为吸毒打架被抓.老伴早早过世,怀特工作忙,回家只知道用溺爱来补偿,出了错又没头没脑地打骂,可能也是孩子变坏的原因.
那孩子怕怀特到了极点,有一次被父亲保出来,大概是处罚重了,逃家失踪了十几天,成为社区报纸的头条新闻.
怪不得诊所里的病人,交头接耳地说:"这下保出来,又不知道要怎么处罚,可别再上了报!"
大家是猜错也猜对了.
第一,警察没让怀特保女儿出来,却把怀特留在了警察局.
第二,怀特和他的女儿都上了报…
"莎丽控告父亲乱伦
怀特医生面临起诉"
不啻一颗原子弹.在这平静的小镇爆炸了.
"可怜的莎丽和她那变态的老爸住在一个屋檐下.已经过了这么些年的恶梦生涯."
"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就带着那么一个十几岁的女儿,又不再婚,根本就是有毛病!"
"只怕怀特的老婆就因为知道乱伦,而被活活气出心脏病死掉!"
"天哪!我们家的丫头都是找怀特看牙,没吃亏吧?"
每个有十几岁丫头的人家,都盯着女儿问:"怀特那老色鬼,有没有对你怎么样?"然后在知道没事之后,猛感谢老天.连老头子都少不得问他们的老伴:"喂!他没吃你豆腐吧!"
所以怀特虽然因为证据不足,没有被起诉,他的诊所却门可罗雀,只有些大胆的糟老头子偶尔去光顾.
怀特一下子缩小了,当他佝偻着闪过巷口,没有人认得出那是当年雄赳赳的怀特医生.
…
怀特死了.
他失去联络多年、已经结了婚的女儿,居然知道消息,老远赶到,参加了老爸的丧礼.
当怀特的棺木,缓缓垂入墓穴中时,他的女儿尖叫着冲出人群,扑倒在草地上嚎啕痛哭:
"爹地!爹地!我对不起你!只怪人们宁愿相信我的谎言,也不相信你!"
—— 人言可畏,流言蜚语确实可以杀人!
《死敌》
工会的主席去找老板:
"下一任的会长马上就要选举了,想必你早知道,竞争的人相当多,所以我需要你暗中支持,没有你的财力帮忙,我非输不可!"
"什么?要我给你钱,却帮你选上之后回来对付我?"老板跳了起来,"你没搞错吧?过去你指着鼻子骂我,骂得还不够吗?"
"是骂得不少!问题是,如果我不骂,还会有人让我当会长吗?而且骂了这么久,把你骂死了吗?把工厂弄垮了吗?工厂不是比以前还赚钱?"
"对不起!我没那么贱!我受够了,换个人当主席,说不定还对我好一点!"
"少做梦了!"主席笑起来,"没听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如果是你当选,能不好好表现表现吗?如果前一任三句一骂,你不两句一骂,就要显得你弱了吧!如果前一任争取到一年加薪百分之十,你不争取到百分之十以上,还有什么意思?所以等着瞧好了!你会更头痛!"
"那么你当选之后,能不能少骂一些呢?"
"不能!否则下一任我就甭选了!"
"你能不能少争取一点加薪的比例?"
"不能!否则有谁要投票选我?"
"这么说来,你一点也不比别人好,我何必支持你!"
"只有一个原因:因为过去我没把你整垮.我做事的方法你已经清楚,你的脾气我也知道,维持一个不至于要命的老对手,总比换一个可能要命,又必须重新估箅、重新备战的新对手好些,不是吗?"
老板打开保险柜…".
"果如我所料!"扬一扬手里的纸袋,"他居然想贿赂我,不要我再出来竞选!"主席大声喊着,"我把他的钱捐出来,做工会的福利,而且一定竞选到底!"
他再度高票当选!
—— 为什么美国很多事实已经是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垄断企业却不会被垄断法制裁?因为他们都“养着”一个永远市场占有率第二的企业,既不把第二弄死,也让他长不大。
也许你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