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青木老贼II我说微信之死期将至

来源:图艺博知识网

    临近深夜,突然兴起想写点什么,我得说明我写的都是我个人的感受,不代表官方意思,听听就算啦。

      使用微信应该是大学大二的时候,记得那时大家用微信还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摇一摇“约pao”,我觉得微信火起来应该有两个原因:一是14年春晚“微信红包”一把火儿烧起了大家的热情,从那个时候起,刷微信成为每个人必不可少的事情,我们常说的手机是人体的一部分器官,对于我--原因只有是微信,你们是这样吗?二是微商的崛起让微信工具化加深;

        睡前刷微信、早上起来看微信,从最早的微信群的崛起莫不如是抢红包或者闲扯,对于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的朋友而言,微信成为了上下班工作必备神器,包括我也是把微信当作工作用途,但是不知道怎么了心理有点心酸,为什么呢?在这之前我还不觉得有这样的感觉,也就刚才我在朋友圈以及微信群发起活动,不再有人积极响应了,心理有点落寞,这在今年的4-7月份不是这样的,那个时候我自己也比较热衷于在各个微信群活跃闲聊也好谈业务也罢都会花费大量精力在微信世界里,现在自己也不在各个微信群混迹了,仅把微信当作工作工具使用,不再愿意花费时间在闲聊上了,这个时候突然有这样的感觉,加深我这样感受的还有几个疑点:1.朋友圈:在朋友圈推送的内容基本就是几样:晒生活照、个人心情、赤裸裸产品广告、活动连接、其他文章链接,这其中个人动态比例明显减少,我相信大家都把微信当作营销工具了,而这是违背微信设计原理的,基本的沟通被替换了;微信官方广告: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九月份连续一周居然有两到三次广告(京东2次.格力董明珠1次.建设银行1次),而这些之前基本是不可能这么频繁的,之前也只是一个月一次,到一星期一次到现在的一天两次,这说明什么?官方也干起了曾今微商干的活儿,谁才是真正的微商?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起当下热门的社群,想想我也是玩过社群的人,不禁一顿自豪感呀,想当初自组织、自传播、那是杠杠的,可惜一直没有看到自裂变(喂喂喂主题不在这),也是那时知道了社群的威力之大,一人之力可以忽略,众人之力却不可小视,那时可是两小时10+万的阅读量,当时就惊呆了,为了找到巅峰的感觉,所以至今还在玩这个社群,但是玩着玩着又有了一些看法,从那时候的埋头做事到现在的深刻反思,这一路也是看着深圳这座城市从躁动到浮躁的整个过程(创业氛围、周末活动蹭蹭涨),这其中的缘由就不过多的解说,总之国家提出”互联网+“就火爆了,总之虚火旺盛,病入骨髓;

      好了牛逼吹完了说正题,社群一直很火,但是也是今天看了下百度指数,”社群,社群经济,社群模式“等等关键词火热程度已经下降,这个时候大家也许不再冲动了,也开始变得理性,就像如今的投资圈,进入寒冬之说不如说是进入理性阶段,和当下的微信群是一样一样的了,大家开始在大海般的信息流里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了,不再是冲动型扫码进群,嘿嘿。。。说着说着貌似整个市场氛围都在朝着一个方向变动---价值索取.理性消费

      如果说微信死期将至,那创业者或者商家的路在何方?下一个营销战场在哪?从这大半年的种种迹象,”020“一词儿再不断的被念叨,阿里+苏宁.阿里+万达.万达+新景界.京东+便利店.微信支付+商家.支付宝+城市服务等等迹象说明互联网开始拥抱传统企业,线下线上相互融合,而正好当下社群的思路是和020是相吻合的,所以很多人都在说社群是未来十年商业的出路,虽然我也在玩社群,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就像一些人说的微信死了绝对是被一个跨界的产品替代,怎么都感觉是UBER的节奏,而微信的死因我想是因为违背初心了吧---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忘了那就是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