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本的五官带有硬朗的线条,浓眉高鼻,英气十足,像是古希腊神像上雕刻出的那种美。她的眼睛如同小鹿一样,俏皮活泼,修长的脖颈被赞誉为天鹅般的颈项,高贵且优雅。
出身名门的她,母亲是荷兰王室贵族后裔,父亲是一位英国的银行家,但父亲的政治意向倾向纳粹,在赫本6岁那年,离家抛下她们母女二人,让母亲一夜白头,这件事情也成了赫本一生中最大的伤害。
随后欧战爆发,赫本跟随母亲来到荷兰。因担心奥黛丽这个名字英国色彩太浓,为保护女儿,母亲将其临时改写为Edda以求平安度世。战乱饥荒,食品短缺,而她正值发育阶段,营养不良,身高1.7米的她,长成了一副排骨,贫血伴随一生。
但贫苦并未囚禁赫本的好品味,她从小就喜欢音乐,对贝多芬和巴赫的作品尤甚,9岁时进入荷兰安恒音乐学院正规学习芭蕾舞,梦想有一天成为芭蕾演员,当时跳舞成为她生活的唯一追求。
她后来回忆道:“我不知怎的,在枪炮声和杀戮面前,努力坚守我自幼的梦想―——音乐,芭蕾。”
母亲也从未间断对女儿的爱与支持,战争结束后,她把赫本送到了白俄芭蕾舞教师索尼亚·加斯开尔处学习。17岁的赫本进入英国伦敦的玛莉·蓝伯特芭蕾舞学校,由于年龄和身高以及早年因营养不良而影响发育的原因,她被告知无法成为一流的芭蕾舞者,赫本明白自己成不了主角,便果断选择放弃。
▲ 罗马假日
一个人清楚知道自己手里有多少牌,扬长避短,并能把优势发挥到极致,无疑是有智慧的。她开始接一些广告和电影中的配角角色,但都反响平平。直到《罗马假日》,赫本饰演逃跑公主一角,这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影片,它诠释了一个女孩所能享受到的狂欢。第一次担任女主角就一举成名,夺下了奥斯卡和金球奖最佳女主角。
▲ 龙凤配
之后,派拉蒙公司为她量身定做《龙凤配》,并去巴黎选购服装,奥黛丽与纪梵希的时尚传奇也由此拉开序幕。
▲ 窈窕淑女
接下来一系列电影让她更广为人知,《甜妞儿》、《窈窕淑女》、《双姝怨》、《蒂凡尼的早餐》、《盲女惊魂记》等。
▲ 蒂凡尼的早餐
她一生共参演了26部电影,获得五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第一任丈夫是好莱坞著名导演梅尔·费勒,他们相识那一年赫本24岁,费勒36岁。期间她两度怀孕,两次流产,决定息影专心养胎。次年,生下儿子肖恩。
▲ 赫本和费勒热恋时
赫本和所有人都能愉快相处,只有一个人除外,就是费勒。他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但事业平平,赫本却如日中天。费勒变得情绪暴躁,控制欲强,赫本演什么角色都要过问,两人的裂痕越来越深。费勒的出轨,致使这段14年的围城生活,走到尽头。
▲ 赫本和安德烈
这年秋天,赫本去希腊旅行,在这里邂逅意大利心理医生安德烈·多蒂。圣诞前夕,她和前夫刚办完手续,就到罗马同多蒂家人一起过圣诞,并很快闪婚。次年,赫本生下第二个儿子卢卡。她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为此完全息影,她心中洋溢着兴奋、满足和喜悦。
▲ 赫本与伴随余生的爱人,罗伯特
不过,生性风流的意大利人,风流韵事不绝于耳。赫本为了孩子,选择隐忍。并试图用宽容去收回那颗放纵的心,事实证明这是徒劳,11年后,这场婚姻再次触礁。可这个对爱一直保持炽热之心的女人,终究还是得到上天的垂怜。1980年冬,51岁的赫本与演员罗伯特·沃德斯相遇。
这个后来被她称为“灵魂伴侣”的男人,当时正遭受丧妻之痛。两颗受伤的心灵相互抚慰,两人成为终生伴侣,他陪赫本度过了平静和美的晚年。这位天使却被查出身患癌症,但当人们想起她时,总会想到她那标志性的装扮,小黑裙、七分裤、赫本头、太阳眼镜和平底芭蕾舞鞋。
这永不过时的时尚风潮,有一个人不得不提,赫本每一部作品中的经典造型都有他的帮衬,他就是陪伴了赫本42年的纪梵希,两人相识于《罗马假日》拍摄期间,那时赫本演艺事业刚起步。
▲ 赫本在拍摄《罗马假日》时,和格里高利派克打牌
后来这位时装大师纪梵希回忆道:”关于她的一切回忆,我依然历历在目。对我而言,她是上帝赐给我的礼物。是我的最重要的朋友,对我来说,她雍容闲雅、品性良善、高贵姱容。她德才卓绝、无可比拟,这使她与当世女性判然不同,而她热切爱别人的入微心境更是绝世独立。”
女人的美丽不在于外表,一个女人真正的美丽在于她的灵魂深处。在于她给予的关怀,爱心,和她的激情。新的一年,小赞就带大家去赫本的福地,罗马,永恒之城。《罗马假日》后成为无数人心中与巴黎齐名的浪漫之都。
自从大儿子西恩开始读书后,赫本便不再怎么接拍电影了。回归家庭生活的赫本开始全心照顾家人的生活起居
赫本很喜欢吃,也喜欢和那些五颜六色的蔬菜和水果打交道,她会精心地为家人和朋友准备各种食物,每次西恩和卢卡都把盘子舔得一干二净。
你看到了吗?无论你多么富有,生活只有回归生活本身才能拥有细水长流的幸福。
爱可以治愈、可以修理、可以改进世间的一切不美好,可以使所有的事情变得完美。
从1988年到1993年,赫本都在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工作。她所去的每一个地方对于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常常还要冒极大的风险。
充满爱的眼神
索马里是赫本在联合国基金会工作时访问的最后一个国家。她说:
"在埃塞俄比亚和孟加拉国,我目睹了饥饿带来的灾难,而在索马里,情况比我想象的更骇人。在说这番话时我再三斟酌,不想夸大事实。但是来到这之后,我确实不解,为什么上帝会遗忘了索马里"。
当别人的孩子正在减肥,他们却死于饥饿,很多的孩子瘦骨如柴,奄奄一息。从索马里回来后赫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她觉的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那些一无所有的人。
老年时的赫本一直醉心于救助更多的儿童
1992年11月,赫本从索马里回来后一直胃疼,后来在美国的一次检查中发现在腹腔内有了癌细胞,癌细胞可能是在阑尾附近生成的,并且已经开始扩散,情况不容乐观。
赫本决定不再接受化疗,同时医生宣布她的病情已经到了末期。她想要回家并在瑞士庆祝圣诞节,她的好友纪梵希安排自己的私人飞机送赫本回了瑞士。
圣诞节和往年一样进行,并且圣诞晚餐也像往常一样丰盛,所有的亲人和朋友都来了。
赫本还为大家读了一篇曾经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演讲时用过的短文,她把这篇短文编辑成了一首诗,并且加了一个标题"永葆青春的秘诀"。
魅力的双唇,在于亲切友善的语言。
可爱的双眼,要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
苗条的身材,在于肯将食物与饥饿的人分享。
美丽的秀发,因为每天有孩子的手指穿过它。
优雅的姿态,来源于知识同行。
人之所为人,是必须充满精力、自我反省、自我更新、自我成长;
而并非向他人抱怨。
请记得,如果你需要帮助,请从现在起善用你的双手。
随着岁月的增长,你会发现,你有两只手,一只帮助自己,一只帮助他人
你的"美好的流金岁月"还在你的前方,希望你能拥有
1993年1月20日赫本去世了,享年63岁。
临终前大儿子里恩问赫本有没有什么遗憾,她说:"没有,我没有遗憾…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儿童在经受痛苦。"这是她睡去前,说的最后的话。
向落入凡间的天使致敬--奥黛丽赫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