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陈海贤09丨第二序列改变:如何区分有效与无效的改变?——学习笔记

来源:图艺博知识网

线索回顾:选择——改变——心理舒适区——心理免疫X光片——检验假设——小步子原理——环境场原理——情感触发原理——第二序列改变

上集回顾

(无)选择——(选择)改变——心理舒适区(阻扰改变)——心理免疫(排斥改变的行为)X光片(知道病因)——检验假设(病因)——小步子(奇迹发生的第一步)——环境场原理(巩固新经验)——情感触发原理(让大象感受到对自己的爱)——第二序列改变(无效的改变)

反思改变本身

一方面,我们总是期待改变,对改变总是心存向往,这是对的。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知道改变的方向,盲目地想要有所不同,“追求改变”本身就会变成我们的心理舒适区,变成我们逃避真正改变的借口。

事实上,想要改变本身就是把双刃剑。

我们追求改变的背后,隐藏的心理状态就是对现在的自己的不满。这种不满,当然可以转化成发展的动力;但它也可能让你走上另外一条路,让你焦虑、迷茫、自卑、手足无措,甚至陷入重复无效的改变之中。

为什么改变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改变本身变成了一个问题。

用不停的改变来应对焦虑的应对方式,盲目寻求变化,没办法安顿下来踏踏实实积累,这时候,“改变”作为应对方式本身,也需要改变。这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作“第二序列改变”。

改变的两个层次

事实上,改变有两个层次:

一个,改变是作为内容的改变。

另一个,改变是作为应对方式的改变。

自我接纳的本质:舍弃

我们对自我接纳有两个重大的误解。

第一个误解是,以为自我接纳是不改变。

接纳自我本身就是一种改变,而且是很难的改变。

难在哪里呢?难在忍受。

人只要有焦虑,总是想要改变的。可是,顺境逆境都是人生的常态,有时候我们需要去忍受不好的境遇,哪怕暂时看不到希望。

第二个误解是,很多人说自我接纳的时候,其实是把它当做获取另一种好处的途径。

心里想的是:如果自我接纳了,那我就会变得更好了。

你看,这在本质上还是想要改变。追求自我接纳这个追求本身,就是他无法接纳自我的原因。

自我接纳不是追求,而是舍弃。

舍弃的是什么呢?就是那种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对“完美自我”和“完美世界”的幻想和执念。

心理治疗领域里,有一种很著名的疗法,叫做“森田疗法”,它的核心理念是:带着问题生存;为所当为。

意思是,不要纠结于你自己的问题,把它当做你生存的常态,而去专注于你真正想做的事情。这才是自我接纳的真谛。

有效改变的判断标准

那么,什么时候该追求改变,什么时候该自我接纳呢?或者说,什么时候改变是有用的,什么时候改变会变成一个问题呢?

我可以给你一个简单的标准:看你改变的动作,究竟是改善了你的状况,还是维持了你的状况,甚至让你变得更糟了。

通常,无效的改变会维持症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如果你的改变包含在这种恶性循环里,那你就要小心了。

所以,当我们想要改变的时候,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我所遇到的,是世界的不如意,还是需要改变的问题?

我们这个世界,本身就有很多不完美,它不是按我们的想法设计的。

比如:我们会偶尔焦虑、会失眠,会心情不好、会遇到各种挫折。

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它是世界运行的常态。如果我们错把世界的不如意,当做了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改变不仅没有效果,有时候还会变成问题。

第二,我们想要改变的努力,有没有打断自然发展的历程?

一棵树从种下种子,到开花结果,有其自然发展的过程;

工作需要积累经验,关系需要培养感情,这也是自然发展的过程;

身体或者心理受到伤害,会缓慢地恢复,这也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

所以,当你想要改变的时候,要思考一下:如果我不做改变,世界自然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怎么样的?

不能因为想要摆脱焦虑就急着改变,如果我们改变的企图打断了这种自然发展的历程,那它不仅没有效果,而且还会变成问题。

改变的课程的回顾与总结

行为是如何被维持的,改变的困难在哪里。改变很难发生,是因为:

旧有的行为有它的好处;

心理舒适区让我们用熟悉的应对方式去处理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有阻碍改变的心理免疫系统。

引发改变的一些方法,包括:

检验行为背后的规则;

积累一些小成功;

为自己制造改变的场;

激发情绪。

辨析了无效和有效的改变。无效的改变本身就是一种心理舒适区。

也许你已经注意到,当我们讲对改变的改变,也就是自我接纳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进入了思维的领域。

改变不仅包括行为的改变,还包括思维的改变,人的想法和行为是相互促进的。

关键词

不知道改变的方向

盲目地想要有所不同

陷入重复无效的改变之中

改变的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的改变

自我接纳

舍弃

生活的过度控制

完美自我

完美世界

有效改变的标准

改善状况

世界的不如意

自然发展的历程

行为和思维的改变

陈海贤09丨第二序列改变:如何区分有效与无效的改变?——学习笔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