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老耿销售谈|产品培训的错误你犯了吗?

来源:图艺博知识网

培训员工产品知识,是产品经理(包括销售经理)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内容。

然而,真正能做好培训的人,却少之又少。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今天先说两点:

一是,培训师就产品讲产品,只讲产品本身,而没有让听众从更远处、更高处对产品有一个更全面、更系统的认知。

什么意思?举个例子:

比如有人讲格列美脲,如果只是孤立讲格列美脲这一个产品、而不是系统的让大家认知降糖产品,哪怕你讲的再好、听众学的再好,到时候客户(顾客)一个问题可能就会把他问傻了,比如:

我血糖有点高,这么多的产品哪个适合我?

要回答好这个问题、或者要想卖好格列美脲这个产品,你必须要系统的了解降糖药。比如:

要知道同类产品的机理、特点、短长:

有了整体的认知后,再来追求对于具体产品的深入了解。

二是,培训师往往错误的认为:我只要把产品PPT讲明白就行了!至于如何记住产品知识,那是你听众的事,和我无关。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只需思考一个问题:“培训”这个动作的目的是什么——是因为这是你的工作,你讲完了、讲清楚了,就算完成任务了?还是为了把被培训者教会?

当然是后者!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作为培训师,你理所当然的有义务帮助大家记住你所讲的内容!你是要对结果负责的。否则,就算你知识再丰富、PPT讲得再熟、你的演讲技巧再丰富(其实应用演讲技巧还是为了让受众更爱听、更好的掌握知识),你也仍然算不得优秀的培训师。

比如有这样一个产品:

它有15种成份: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荆芥穗、白芷、黄芩、栀子(炒) 、芦根、桔梗、苦杏仁、前胡山楂(焦) 、麦芽(焦)、六神曲(焦)

这些成分需要记住吗?需要啊!第一,因为成份是产品的根,成份决定功能,知到了成份能更加充分的表述产品的功能和优势;第二,你了解得越多、表现得越专业,客户也就越能高看你一眼、也就越能有助于销售的达成。

如果你是培训师,你怎么做?是告诉他们:这个成份很重要,你们要想办法记住,我会考试,考不过罚款!还是你来想办法,帮助他们记住?我想应该是后者。

怎么帮助他们记?这需要培训师多花点心思。

坦率的说,记这个东西,有点折磨人,不好记是一方面,而且即使记住了,也会很容易忘。关键是我们记这个东西不是像学生一样,临阵磨枪应付考试,而是为了长久记忆、为了应用。

记东西是枯燥的,相比之下,还是看故事更有意思。那好,那我们就先看个故事:

    说古代有一个美女,叫潘金莲——千万别告诉我你不知道她。

    有一天,她精心打扮了一番:先是喷了点香水,薄荷味的。然后给自己脑袋左边插了一朵牛蒡子花,右边插了一枝荆芥穗,然后又在脸上贴了一张A4的白纸。为啥贴白纸?不知道,可能是她觉得这么弄好看吧。

    拾掇完毕,她打算去勾引一下太子,于是进了太子家,太子府邸叫“皇子庐”。

    太子果然在呢。只见太子的左面放着一个篮球大的桔子,右边放着一个篮球大的杏仁儿(你没见过这么大的吧),而且他面前居然还摆着一把胡琴(很高雅嘛)。

    太子在干嘛呢?他正在拜佛呢!只见他捧着一个山楂形状的香炉,香炉里面插的不是香,而是长得和香一样高的麦芽,正在跪拜前面的一排神仙——神仙足足有六个之多!

    后来呢?少儿不易,自己脑补吧……

你可能已经看出来了,故事是我瞎编的。

所谓潘金莲,是指金银花、连翘,它们的作用是清热、解毒;

薄荷、牛蒡子、荆芥穗、白芷:清热通窍;

黄芩、栀子、芦根:清热、利咽;

桔梗、杏仁、前胡:止咳、化痰、平喘;

山楂、六神曲、麦芽:健脾、消食。

你有没有发现,通过这个故事,你很容易就能记住了这些成份,而且想忘掉都不容易!

总结一下,就是下面这个图:

其实培训是这样,无论哪个岗位都一样,如果只想达到及格水平,应该不算太难;但是如果想把一项工作做到优秀、做到极致,不多花些心思、不多下些功夫肯定是不行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