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贫穷的本质 ——太舒适!?

来源:图艺博知识网

来蹭一下诺奖的热点,最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位获奖的获奖研究课题一直是受到大家热议,他们的研究课题是关于扶贫的话题。

他们的这本书《贫穷的本质》,也受到各大读书平台的追捧,我也想结合自己从一个贫穷家庭一路走过来的经历,以及近几年来自己的扶贫工作实际,谈一下自己对贫穷的认识。

贫困的本质

为此我刻意百度了一下,研究了一下汉字的奥妙。

贫,会意兼形声。字从贝,从分,分亦声。“贝”指钱币、财富。“分”意为“一分为二”、“由一而多”。“分”与“贝”联合起来表示“钱财从一家转移到多家”。本义:分钱、散财。转义:钱财减少。钱包空瘪。
穷,最早见于甲骨文,造字本义为身居洞穴,身体被迫弯屈、不自由,后引申为物质上困顿的、不得志的、贫困的,又引申为追究、终结、尽、完等。

从上面可以看出,贫的本质是什么?是因为分钱不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会花钱,不会理财。

穷的本质是什么?不自由,不去改变环境,这属于思想和心态方面的问题。

如此这样看来,贫穷实际上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花钱不当导致的贫,另一种是由于自己从思想上就不想改变所造成的穷。

对于第一种,因为花钱不当所导致的贫困,只要还想着改变,想着脱离贫困,就可以学习一些适合于自己的理财方法,逐步改善自己的花钱方式,让自己走出贫困!

但对于第二种情况,思想上就不想改变,那真的就属于烂泥扶不上墙,朽木不可雕也!可能你会说哪里有人会不想过的好一点?非要守着贫穷呢?是啊,你要是问他,他一定是想过的好一点,也想早日摆脱贫穷,但来看一下他们是怎么做的?

在我所见到的贫困户当中,就有这样一户家庭,我设法帮她联系了打扫卫生的工作,就是扫个院子,她居然说不会!一心就只想着靠政府救济——你们给我钱,可以让我劳动挣钱,没门!

还有这样一户,一拿到救济款,就去赌博,手机不好,输了就等下一次救济,如果能够赢一点,那就去买点面儿(毒品)!

这种人的本质就是属于思想上和心理上的问题,习惯了弓着腰活着,习惯于被贫穷奴役~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习得性无助,他们从思想上已经放弃了,想要改变的那种想法或者失去了那种勇气。他们已经适应了现在的这种生活习惯或者思维方式,换而言之也就是说,现在的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是他们所适应了的舒适的方式,从思想上来说,这属于舒适区。

心理学上来讲,要想突破舒适区,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改变,无异于一种自我革命!

所以,针对这种人,扶贫,要先扶志!

其实,这种心态上的“穷”,并不都是贫困户,我们身边很多看似物质上不贫困的人,因为无法突破心理上的舒适区,造成了心理上的“穷"!进而也会发展成为物质上的贫!

正所谓理财就是理生活,我想,理生活的第一步就是理思想!要真的想富有!

今日总结

1.读书1小时《学会花钱》,听书2本

2.步行12127步,负重!

3.生平第一次抗柳栽!

4.劳动,除土?

5.陪丢丢做数学启蒙课,认识情绪脸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