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正面管教》课程已经到第六节课了。本次课程的主题是:有效的解决问题。在本次课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
新知
1.父母用不同态度的话语对孩子有不同的影响:
(1)善于用说教的方法,埋怨孩子,结果总是适得其反,孩子的内心易产生恨,想要远离。
(2)利用理解的态度和孩子沟通,和孩子共情,孩子更容易接受,同时培养孩子的同理心等更多的优质品质。
2.当我们和孩子的想法不统一时,我们要善于用启发式问句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再详述利与弊而不是盲目去指责孩子。
3.很多时候都是我们大人想当然了。
4.同样问题,父母和孩子看法、观点和感受不一定一样,不要强求孩子和你有一样的看法和感受,强迫孩子都不会长久。
改变旧知
1.当我们发现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时,我们可以尝试召开家庭会议,人人参与,合理分工,共同寻找解决方案,错误是学习的大好机会。不要期待完美,要庆祝每一个改善。
2.共同解决问题的步骤:
(1)说出你观察到的情况:“我注意到_____,我希望找到一种我们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我也希望我们能够认真的对待彼此,而不是相互攻击,相互伤害。
(2)询问孩子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和感受。孩子回答时要注意倾听,不要打断。除非你想问类似“还有吗?还有其他的吗?”之类的问题。倾听孩子的回答时也不要争论。孩子说完后,用以下句式复述他所说的话:“你感到……因为……你希望……”
(3)表达你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感受和看法。然后请孩子复述你所说的话。
(4)表达感谢:“谢谢你能告诉我你的想法和感受。”
(5)询问:“你想到别的办法了吗?”如果没有,就开始用头脑风暴寻找解决办法。
(6)选择你们双方都能接受的一个短期一周和一天等替代方案做尝试。如果时间足够,要对所选择的方案做角色扮演。(这一项能够提前知道是否有效)
(7)约定下次回顾的日期,表达感谢。
这一切的基础是相互尊重,这样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
实践
上次侯爸举例说如果孩子早上出门不穿鞋子,那我们就让他尝试不穿鞋子的自然后果,只有让孩子真正体验到对自己的不利时,他才能够记住,我们大人告诉他的经验他未必理解。这两天念念起床后总是不愿意梳头发,之前总是会和她说很多,比如:不梳头就不漂亮了,小朋友不喜欢和你玩了等等,这次正好想起了侯爸的话,于是我就只给念念穿好衣服,就骑着电动车带着念念去幼儿园了,在路上等吹着凌乱的头发,头发忽而飘到脸颊上,忽而飘到嘴巴上,痒痒的,很不舒服,念念开始埋怨头发,于是我就说:“看来散着头发会让我们念念不舒服,那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办呢?”念念说:“把头发扎起来。”到学校以后就赶快让我帮她扎好辫子。第二天早晨起床,我先问念念“今天是扎着辫子去学校还是不扎?”念念说“扎着辫子”。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所以孩子们在生活中很多的经验需要她们自己去体验和总结,这样她们才会“长记性”。
我是春蕾六幼李媛,正在参加侯爸的正面管教第六课,让我和身边的人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