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一次和外国人说话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来源:图艺博知识网
第一次和外国人说话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在上海做服务员已经一个多月了,看到了很多的外国人来到我们的餐厅就餐,有美国人日本人俄罗斯人以及非洲人等等。他们来到餐厅大多都是在中国人的陪伴下,所以我们服务员基本上和他们说不了什么话。

记得初中刚学英语的时候,我还有种抵触的心理,认为英语无用论。毕竟,在我们市里也几乎看不到外国人,更何况在我们偏远的小村庄。

但是,上海这个魔都,在街头随处可见外国人。

那天晚上,店里来了三个外国人,只有他们三个,鼻子高挺,眼睛发蓝,我猜测他们应该欧美国家的人。

当我看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已经坐下来吃饭了。我走在他们的旁边,我心里想着这是一个机会,学了那么多年的英语,还从来没有主动和外国人说出话。

于是,我想等着给他们买单,施展施展自己学了多年的英语。他们走的挺晚,其实早就吃好了,只是一直在那里说话,说的很快,我听的一脸懵逼。

我看到他们的餐桌上的盘子,吃的很干净。我还和我工作的大叔说他们外国人真节约粮食,盘子里吃的空空的!相比之下,中国人就碍于面子,每一次点的菜几乎都吃不完,浪费了很多的饭菜。

买单的时候,坐在边上的那位帅气的外国小哥朝着我们说了一句“买单”,然后离他最近的一位的阿姨服务员就过去了。我知道阿姨她是小学都没毕业的半文盲,就更不会说英语了。

看着大姐过去了,我也跟着过去了。大姐在电脑上查看了账单,总共花费是604元。我知道大姐说不好英语,知道我是大学生,就用期待的眼神看了看我,当时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总算可以学以致用了。我就笑着和那位买单的外国人说了"six  hunderd four"。

事后,我才发觉自己少了一个"and",但是所幸运的是那个外国小哥听懂了。他从钱包里掏出了六百零五块钱,交给了大姐。大姐拿到收银台,然后找给他一块钱。那一块钱是我交给外国友人的,我顺口说了一句“your change”。

然后大姐让我翻译他们要个人发票还是公司发票。因为长时间没有接触英语了,我竟然不知道“发票”怎么读了。于是我赶快地掏出手机,查了“invoice”,但是这个单词,我一点也不熟悉,毕竟是自己的英语太差了。

我拿着手机,让他看那个手机屏幕上的单词,意思就是说他要公司还是个人发票,当时紧张加激动,我说了"company or ",我看到他满脸疑惑的表情,然后脑子一转似乎明白了。他说了"no,just…",我便知道他要的是个人发票。然后我让收银台给他开了一张个人发票。

临走的时候,我的领班对我说,你是大学生,跟那外国人聊几句呀。于是,我鼓足了勇气,在众人的面前一口气说了“welcome to our restaurant again ”,就是欢迎再来我们的餐厅。外国人听懂了,又对我笑一笑说"thank you!"。

第一次和外国人说话,我的内心都是砰砰跳着的,直到他们走了,我紧张的心情才恢复平静。

此次的经历给曾经那个说英语无用的我狠狠的一巴掌,因为当时的自己眼界狭隘,目光短浅,认为今天用不到的东西学了都没有用,殊不知明天可能会用到。

就像蔡康永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了18岁,遇到了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于是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语难,放弃英语,28岁遇到一个很棒却要会英语的工作,你也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的风景。

所以,经此一事,让我知道了“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希望年轻的我们,每天上升一点点,不管你有没有诗和远方,等你达到攀登到一定的高度时回头再看,你一定会今天所看到的风景而感谢昨天的辛苦付出!

Top